干預生活是指作家在加強文藝創作同社會生活和人民民眾的聯繫時,要發揮文學的批判功能,勇於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鞭撻生活中的消極落後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干預生活
- 出處:《寫作大辭典》
- 定義:指作家在加強文藝創作同社會生活和人民民眾的聯繫時,要發揮文學的批判功能,勇於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鞭撻生活中的消極落後現象
- 屬性:寫作術語
干預生活是指作家在加強文藝創作同社會生活和人民民眾的聯繫時,要發揮文學的批判功能,勇於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鞭撻生活中的消極落後現象。
干預生活是指作家在加強文藝創作同社會生活和人民民眾的聯繫時,要發揮文學的批判功能,勇於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鞭撻生活中的消極落後現象。“干預生活”作為一個文學創作的口號,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蘇聯。1953年11...
“干預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釋生活,對生活有所行動。即作家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勇敢地去探索現實生活里的問題,把它們揭示出來,給腐朽、落後的事物以狠狠鞭打,並且呼喚與鼓舞人民與種種阻礙我們事業前進的醜惡現象作鬥爭,以...
直面百姓生活中的盲點、疑點和難點,全力為百姓解難、解悶又解氣。節目介紹 《生活幫》圍繞“有事您說話,熱心生活幫”的節目宗旨,緊緊圍繞百姓需要、百姓喜歡這箇中心,從報導生活,到介入生活,進而干預生活,全面貼近百姓,陽光主題,...
《在橋樑工地上》是由作家劉賓雁於1956年發表的報告文學。該作是50年代"干預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內容簡介 圍繞橋樑工程隊三分隊隊長兼主管工程師曾剛與工程隊隊長羅立正尖銳的矛盾衝突,鞭撻了官僚主義、保守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刻畫了...
介入文學,法國作家J.-P.薩特提出的文學主張。“介入”一詞的原意是指作家對當代問題表示的態度和採取的行動,“介入文學”就是指文學必須干預生活。起源 薩特在1945年創辦《現代》雜誌,在創刊號的社論里就提出了“介入文學”的口號。...
1980年起,執行“反映生活,干預生活,引導生活,豐富生活”的辦報方針,使《羊城晚報》第一版具有新、短、快、活的特色。所寫的短小精悍、尖銳潑辣的文論,受到讀者歡迎。因病醫治無效,許實於2004年9月23日16時3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
三、“干預生活”的理論和創作 “於預生活”的創作主張——對“靈魂銹損”的警示——“偵察兵式”的特寫——《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及其修改——“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 四.《人民文學》和《文藝報》1956年的文學期刊——《...
第三章 “干預生活”的理論和創作 “干預生活”的創作主張 對“靈魂銹損”的警示 “偵察兵式”的特寫 《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及其修改 “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第四章 《人民文學》和《文藝報》1956年的文學期刊 《人民文學》...
他們從前輩作家那裡繼續了承擔“社會責任”的“傳統”,並從蘇聯的同行那裡接過“寫真實”、“干預生活”的口號。他們的這些創作,從表面上看,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趨向。一種是要求創作加強其現實政治的“干預性”,更多負起揭發時弊、...
第三章 “干預生活”的理論和創作 “干預生活”的創作主張 對“靈魂銹損”的警示 “偵察兵式”的特寫 《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及其修改 “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第四章 《人民文學》和《文藝報》1956年的文學期刊 《人民文學》...
三、“干預生活”的理論和創作 “干預生活”的創作主張——對“靈魂銹損”的警示——“偵察兵式”的特寫——《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及其修改——“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四、《人民文學》和《文藝報》1956年的文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