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自我保健術

常用穴位自我保健術

《常用穴位自我保健術》是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曉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用穴位自我保健術
  • 作者:范曉清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223 頁
  • ISBN:978-7-122-05645-0
  • 類別:生活類圖書
  • 定價:2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穴位保健按摩是中醫傳統治療方法之一;也是最實用、簡便、有效的自然療法。其療效獨特,百病皆宜,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很適合人們自我保健的需求。無論小病、大病,尤其是各種常見慢性病,不用出門,通過自我按摩,都可以得到防治。
本書介紹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任、督兩條經脈,以及這些經脈上的重要穴位。每一章講述一條經脈重要穴位的保健治療方法。全書共介紹了138個穴位,內容包括穴位的位置、按摩手法、保健功效、配穴套用,以及在保健按摩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並且配製了相應的插圖,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第一章還專門介紹了穴位選取法,常用按摩手法等,言簡意賅,通俗實用。
全書圖文並茂,方法易懂、易學、易上手。本書非常適宜廣大讀者在工作閒暇或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保健,自我按摩。可以輕鬆地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自我保健,延年益壽。

目錄

第一章如何取穴與按摩手法介紹/2
穴位選取法2
手法套用注意事項4
常用按摩手法6
第二章手太陰肺經穴位保健術/28
手太陰肺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陰、為金。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肺部有關,因此按摩本經的穴位對防治肺部(呼吸系統)病症以及呼吸系統的日常保健有直接效果。中府穴: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要穴30
天府穴:立止鼻出血31
尺澤穴:對多種胸脅疾病均有效32
孔最穴:治療咽喉腫痛效果好33
列缺穴:防治哮喘要穴34
太淵穴:輕揉防治胸悶心痛35
魚際穴:止血鎮咳36
少商穴:治療急性咽喉炎37
第三章手厥陰心包經穴位保健術/38
與心臟有關的經脈有兩條: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這在整個經絡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可見“心”確如中醫所講是“君主之官”。按摩本經穴位既可以防治心臟病變,也可以安心安神。天泉穴:按揉治療胸悶心痛40
曲澤穴:點按緩解心絞痛41
郄門穴:按揉防治冠心病42
間使穴:立刻緩解岔氣43
內關穴:按摩治療實證44
大陵穴:點按治療心悸症45
勞宮穴:快速緩解心悸心痛46
中沖穴:有效防中風47
第四章手少陰心經穴位保健術/48
手少陰心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陰、為火。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心臟有關,因此按摩本經的穴位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尤為重要;並且對神經系統病變也非常有效。極泉穴:輕揉治療冠心病50
少海穴:快速治療肩臂痛51
靈道穴:迅速緩解心絞痛52
通里穴:治療坐骨神經痛52
神門穴:預防神經系統疾病53
少沖穴:揉搓安神定志54
第五章手陽明大腸經穴位保健術/56
手陽明大腸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陽、為金(大腸與肺為表里關係,因此五行屬性也為金)。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口鼻、腸道等有關。按摩本經穴位對上述部位的病症有保健治療效果。商陽穴:揉搓治療五官病58
合谷穴:按揉防治多種病症59
陽溪穴:防治五官病60
下廉穴:止頭風、牙痛62
手三里穴:腹痛、齒痛、腰扭傷63
曲池穴:腹痛、嘔吐、泄瀉64
臂臑穴:防治視力下降65
肩髃穴:有效防治上肢病症66
迎香穴:對面部病症有效67
第六章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保健術/68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路過的部位較多,因而病變的表現也較龐雜。但本經在生理、病理改變時,其咽喉、耳部的症狀尤為明顯;如耳聾、耳鳴、咽喉腫痛等。故按摩本經穴位可以防治此類病症。關沖穴:揉捻防治眼耳病症70
液門穴:對五官病症有效71中渚穴:頭痛目赤、耳聾耳鳴72
陽池穴:按摩防治耳聾耳鳴73
外關穴:頭痛、落枕、急性腰扭傷、便秘74
支溝穴:風熱頭痛、耳聾耳鳴74
三陽絡穴:可以治療多種疼痛75
翳風穴:防治突發性耳聾76
角孫穴:按壓治療頭面疼痛76
耳門穴:常按預防耳聾耳鳴77
第七章手太陽小腸經穴位保健術/78
手太陽小腸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陽、為火(小腸與心為表里關係,因此五行屬性也為火)。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五官、脖頸、肩臂等有關。按摩本經穴位對上述部位的病症有保健治療效果。少澤穴:頭痛、目腫、耳聾、產後缺乳80
後溪穴:頭痛、脖子痛、落枕81
腕骨穴:風熱頭痛、目翳、臂肘不能伸81
養老穴:按摩防治頸椎病82
臑俞穴:有效緩解肩周炎83
天宗穴:肩臂痛、急性乳腺炎84
天容穴:揉按治療癔症性失語85
顴髎穴:對面部疾病有效果86
聽宮穴:按摩可以清除肝膽之火87
第八章足太陰脾經穴位保健術/88
手太陰脾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陰、為土。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脾失運化有關,因此按摩本經的穴位對防治腹脹、四肢無力、食少、脾虛腹瀉等症狀非常有效。隱白穴:對婦科疾病尤其有效90
公孫穴:按摩防治婦科病91
太白穴:腹痛腸鳴、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等92
商丘穴:防治消化系統症狀93
三陰交穴:對婦科男科病症均有效94
地機穴:3分鐘解決腹脹問題96
陰陵泉穴:膝關節疼痛、小便不利、男子遺精97
血海穴:防治婦科病的主要穴位98
大橫穴:防治消化系統病症99
第九章足厥陰肝經穴位保健術/100
足厥陰肝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陰、為木。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肝主疏泄、藏血的功能有關,因此經常按摩本經的穴位對防治肝鬱氣滯、精神抑鬱、視物昏花、面色晦暗等症狀非常有效。行間穴:失眠時按摩3~5分鐘102
太沖穴:按摩防治婦科病103
曲泉穴:防治陽痿的大穴104
章門穴:咳嗽哮喘、脅痛、泄瀉、腰痛105
期門穴:解決產後缺乳106
第十章足少陰腎經穴位保健術/108
足少陰腎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陰、為水。本經的生理、病理改變主要與腎主水、藏精的功能有關。因此按摩本經的穴位對防治口渴煩躁、神志不寧、視物昏花、畏寒無力等症狀,以及多種婦科、男科病症都非常有效。湧泉穴:失眠、頭痛、胃痙攣、乳汁不暢110
太溪穴:對男科病症療效好112
照海穴:咽喉腫痛、耳鳴、氣喘114
復溜穴:按揉祛水腫116
陰谷穴:婦科、男科病症均可選用117
大赫穴:對不孕不育症有效118
四滿穴:小腹痛、便秘、遺尿、痛經119
幽門穴:防治消化系統病症120
俞府穴:對呼吸系統病症作用好121
第十一章足陽明胃經穴位保健術/122
足陽明胃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陽、為土(胃與脾為表里關係,因此五行屬性也為土)。本經的循行路線上至頭面部、下至腳趾,其生理、病理改變時可以出現許多病症,並且症狀表現非常繁多。承泣穴:揉按可防治眼病124
四白穴:對眼病有很好的療效125
大迎穴:防治面部疾病126
頰車穴:治療面部病症效果好127
下關穴:耳聾耳鳴、牙關開合不利、口眼歪斜128
人迎穴:迅速止呃逆129
水突穴:咽喉腫痛、咳嗽、胸滿氣逆、中風130
天樞穴:解決消化不良和婦科疾病131
伏兔穴:疝氣、下肢麻木、腰膝痛、腹脹132
梁丘穴:腿疼、胃痛、腰膝腫痛133
足三里穴:養生大穴,消化系統病症要穴134
上巨虛穴:消化系統的保健穴136
豐隆穴:心悸、哮喘、呃逆、癲狂137
解溪穴: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眉棱骨痛138
第十二章足少陽膽經穴位保健術/140
足少陽膽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陽、為木(膽與肝為表里關係,因此五行屬性也為木)。本經出現生理、病理改變時可以導致五官科、骨科等多種病症,其症狀表現有頭痛、口苦、常嘆氣、腰胯不便、下肢骨疼等。瞳子髎穴:按摩防眼病142
聽會穴:防治耳病的要穴143
率谷穴:防治眩暈效果好143
目窗穴:可以治療多種眼病144
風池穴:頭面部疾病、落枕、失眠、高血壓145
肩井穴:肩周炎、手臂不舉、頸項強痛、牙痛146
環跳穴:可以治療下肢多種病症147
陽陵泉穴:防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落枕、耳鳴、耳聾148
懸鐘穴:頸項強痛、落枕、偏頭痛149
第十三章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保健術/150
足太陽膀胱經的陰陽、五行屬性,為陽、為水(膀胱與腎為表里關係,因此五行屬性也為水)。本經行走路線從頭到腳,且支脈較多,其出現生理、病理改變時可以導致眾多病症,因此重視本經穴位的按摩對身體的日常保健意義重大。睛明穴:治療眼疾首選152
攢竹穴:對眼睛有保健治療作用153
通天穴:快速緩解頭痛、鼻塞154
玉枕穴:頭痛、怕風、鼻塞155
天柱穴:立即緩解脖子僵硬156
大杼穴:對五官病症有效157
肺俞穴:可以治療心肺疾病158
心俞穴:失眠健忘、心痛心悸、肩背痛,夢遺盜汗159
膈俞穴:心痛心悸、胸悶胸痛、失眠、咳嗽160
肝俞穴:肝鬱氣滯首選穴161
膽俞穴:可以治療肝膽疾病162
脾俞穴:防治消化系統病症的要穴163
胃俞穴:按摩治胃痛164
腎俞穴:補腎氣,填腎精165
大腸俞穴:治療便秘的重要穴位166
膀胱俞穴: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陰部濕癢腫痛、便秘166
次髎穴:月經不調、帶下、陽痿、遺精、小便不利、腰骶痛167
承扶穴:按揉治腰痛168
委中穴:急性腰扭傷、腰腿痛、坐骨神經痛169
秩邊穴:治療下肢無力170
承山穴:對便秘有特效171
崑崙穴:可以治療多種疼痛172
申脈穴:失眠眩暈、落枕、眉棱骨痛、足脛寒173
第十四章任脈穴位保健術/174
任脈的陰陽屬性為陰,與奇經八脈中的沖脈關係密切,多數的婦產科病症與它有關。而任脈中的石門穴是人人皆知的“丹田”,為古代養生家極為重視的“生命之穴”。經常按摩本經穴位可以防治人體多個系統的疾病。曲骨穴:防治婦科、男科病效果好176
中極穴:補腎氣、固腎精177
關元穴:婦科、男科疾病要穴178
石門穴:按摩治療疝氣179
氣海穴: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不孕、
消化不良180神闕穴:養生要穴。主治腹瀉、腹痛、遺精、不孕181
下脘穴:治療消化系統病症182
中脘穴:治療消化系統病症183
上脘穴:防治消化系統病症的要穴184
膻中穴:防治心血管疾病185
天突穴:治療呼吸系統疾病186
承漿穴:對腦血管病有效187
第十五章督脈穴位保健術/188
督脈與任脈前後呼應,並與之相交於會陰。督脈又有“陽脈之海”的稱謂,對全身的陽脈有統領的作用。古時的養生學家以打通任督二脈為“百日築基”的功夫,是一切功法的入門課。本經的穴位也是日常保健治病經常用到的。命門穴:保健治療的重要穴位190
至陽穴:有效緩解心絞痛191
靈台穴:清熱解毒192
大椎穴:有效防治感冒193
風府穴:治療感冒療效好195
後頂穴:可以治療神經系統病症197
百會穴:頭痛、驚悸、眩暈、耳鳴、高血壓、遺尿198
索引:常見症狀、常見病穴位速查/2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