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顏港聖母玫瑰天主教堂

常熟市顏港聖母玫瑰天主教堂

正文

常熟市顏港聖母玫瑰天主教堂,顏港天主堂原名聖母玫瑰堂,於1981年4月18日耶穌復活節恢復對外開放。這是“文革”之後常熟首座開放的教堂。該堂座落於顏港河東側,靠近常熟市大東門及虞山方塔公園,如今已地處鬧市中心。

清同治十年(1871),法國傳教士雷譎俊(一作雷遹駿)請求發還禁教時所廢之教堂,清政府將顏港滿族人屋宇償還教會作為禮堂,該堂始得建立。“文革”期間,該堂曾被用作常熟第二棉紡廠的一個車間,因而得以保存。 由於該堂為民宅磚木結構,且幾經風雨滄桑,雖得以恢復但已是破舊不堪。

2004年7月,經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顏港原地重新翻建。2007年10月落成,重新對外開放。新建後的教堂仍為民居風格,但結構已大為不同,清新亮麗,樸素雅致,功能齊全。

常熟市顏港聖母玫瑰天主教堂,顏港天主堂原名聖母玫瑰堂,於1981年4月18日耶穌復活節恢復對外開放。這是“文革”之後常熟首座開放的教堂。該堂座落於顏港河東側,靠近常熟市大東門及虞山方塔公園,如今已地處鬧市中心。
清同治十年(1871),法國傳教士雷譎俊(一作雷遹駿)請求發還禁教時所廢之教堂,清政府將顏港滿族人屋宇償還教會作為禮堂,該堂始得建立。“文革”期間,該堂曾被用作常熟第二棉紡廠的一個車間,因而得以保存。 由於該堂為民宅磚木結構,且幾經風雨滄桑,雖得以恢復但已是破舊不堪。
2004年7月,經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顏港原地重新翻建。2007年10月落成,重新對外開放。新建後的教堂仍為民居風格,但結構已大為不同,清新亮麗,樸素雅致,功能齊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