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時微動就是地球表層任何地點,任何建築物的地基,都在以微小的振幅不停的振動著,其振幅通常不超過數微米,振動周期一般為0.5S至數秒,這種不停的微小震動。 常時微動的測量結果目前主要套用於地基土劃分、地震小區化、地震烈度增量計算、建築物抗震性能評價、滑坡的地質調查等方面,可為工程地質以及震害預測等提供基礎性資料。
地球表層任何地點,任何建築物的地基,都在以微小的振幅不停的振動著,其振幅通常不超過數微米,振動周期一般為0.5S至數秒,這種不停的微小震動被稱為常時微動。
一、 成因及影響因素
微動(Micro)的產生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兩大類。前者如風、雨、海浪、火山活動等,後者如工廠生產、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
地脈動觀測,主要測定自然振源(風、雨、海浪、火山、交通等)引起的振幅為0.01~1μm 、頻率為0.5—20Hz的微振動波群,又稱常時微動。 地基、地表和地下的微動可以反映出場地的狀況,這是因為由各種振動源所產生的波動都具有各自的頻率,其波動的傳播特徵包含了地基的固有特性。現在的研究表明,微動波是由面波和體波組合而成的,周期為1秒以下的常時微動,主要反映了場地結構的動力學特性,與震源的關係不大,體波形成的理論,把常時微動看成是由地下垂直入射的SH波和P波反射疊加而形成的。這種假設可以解釋很多實際觀測到的現象。而波動周期在一秒以上的中長周期微動,多數情況下,可以用面波理論說明。
二、常時微動的研究與套用現狀
微動研究是作為工程地震學的一個科研領域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是世界上微動研究最早和最富有成果的國家,早在1908年日本人大森就觀測到了周期在1秒以下的地基振動,並指出觀測到的地基振動的周期與地震時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931年日本科學工作者根據在東京、橫濱等地的觀測結果,指出了地基存在卓越周期,之後對地面微動與地基卓越周期之間關係的研究,就愈來愈受到更多科學家的關注。二戰以後,從五十年代開始,日本地震學家金井清教授,1957年在日本各地進行了大量常時微動的觀測工作,並且提出了根據微動觀測結果來劃分地基的分類方法,同時還弄清了地震發生時,地震動和常時微動均受到地基固有振動特性的支配。
日本人金井清,在1957年對微動的面波性質作了定量的分析和論述,中島在1967年又從體波的觀點研究分析了微動觀測的結果,其理論與觀測的結果也比較一致。從目前觀測與研究的成果來看,兩種理論均可對微動現象作出令人比較滿意的解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們的世界範圍內隨著高、超高層建築物的興建,建築物的抗震設計及其研究,更廣泛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很多領域內都開展了關於中長周期微動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來較大的進展。此外,從八十年代以來,日本廣田教授套用長周期資料研究來推斷深部地下構造的方法,也已經達到了實用階段。我國關於常時微動的研究起步時比較晚的,是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開始的。在1964年的抗震建築設計規範中,已將嘗試微動的卓越周期作為確定場地類別的一種參考指標,並為重大工程抗震設計所需要的場地烈度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工作。自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開始,到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和1976年(7月28)唐山大地震以來,在北京、天津、大連和長春等許多城市的地震小區劃中都進行地表常時微動的觀測,同時還結合地震災害的調查,開展了常時微動與場地關係的震害的研究。目前我國對微動的研究和套用,以短周期的常時微動為主。對於長周期微動的研究國內,很少有人涉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範》GB/T 50269-97 對地脈動測試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
三、常時微動的套用
常時微動的測量結果目前主要套用於地基土劃分、地震小區化、地震烈度增量計算、建築物抗震性能評價、滑坡的地質調查等方面,可為工程地質以及震害預測等提供基礎性資料。
參考資料:陳宏林等,工程地震勘察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