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大棗為靈寶著名的三大寶(大棗、蘋果、黃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集中產於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品種以圓棗為主,又稱疙瘩棗。果實大,多為短圓筒形,單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達33克。果皮深紅,肉厚核小,質韌汁少,味甘甜,肉質鬆軟,風味佳,帶有清香,含糖量高,適宜制乾棗和酸棗。製作成的乾棗富有彈性,壓扁可還原,適於長途運輸,因而馳名全國。魯迅先生曾稱讚說:“紅棗極佳,為南中所元法購得。”著名翻譯家曹靖華亦寫詩讚道:“頑猴探頭樹枝間,蟠桃哪有靈棗鮮。
地理分布:主產於河南靈寶、陝縣、新安和山西平陸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春源紅棗
- 產地:靈寶市境內沿黃河沙壤地帶
- 果實外觀:果實大,多為短圓筒形
- 栽培歷史:400多年
產品特點,產品功效,產品典故,
產品特點
常春源紅棗產於中國靈寶,靈寶的大棗栽培歷史悠久,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靈寶大棗又稱靈寶圓棗、屯棗,栽植歷史可上溯至東漢時期,主要分布在靈寶大王鎮、函谷關鎮和西閆鄉等黃河沿岸的沙壤土區。1930年《重修河南通志———靈寶縣採訪冊》曾這樣記載:“棗栽植面積約8000畝(約530公頃),畝產4斗,總產3200石,多數出境。”
靈寶大棗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靈寶市地處豫西丘陵山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的氣候特徵為靈寶大棗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最佳的適生環境。另外,靈寶大棗生產地域土壤多為褐土和風沙土,適宜大棗生產發展。特別是主栽區的沙土或沙壤土上生長的棗樹,由於土壤疏鬆深厚,透氣性好,土壤微生物活躍,因此棗樹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產量高,品質好,壽命長。正是由於氣候、光照、土質、雨水等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靈寶大棗的品種特性和質量特色。
靈寶大棗以其色艷果大,肉厚核小,味鮮香甜,極少蟲害,富有彈性著稱。人們常常談到靈寶大棗的彈性,因肉厚而有彈性,因有彈性而壓後極易復原,這是其他任何地區大棗不能相提並論的一大特色。“捏著軟,吃著甜,踏扁了能復原”便是對其獨特品質的形象寫照。
靈寶大棗也曾被做為歷代皇家貢品。早在1914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2001年在全國棗類鑒評會上獲得金獎,是國家確定的第一個紅棗地理標誌產品。
產品功效
常春源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據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複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較好療效;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
產品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現在的三交與陝西清澗方圓八百里,群山巍巍,奇峰險峻,古木參天,綠草如茵。有一天,觀音菩薩外出巡遊至此,發現這裡恰是一方仙家聖地,又見雲霧繞間似有點點紅珠,霞光隱約中放射著萬道紅光,“是何方聖物如此神奇?”觀音菩薩想探個究竟,變成了一個村姑化名(常春源)來到山中......
山巒環抱之間竟然有一戶人家,院前的山坡上一位老翁和一對青年男女正在開荒種地,男子生得濃眉大眼,方頭大耳,揮舞銀鋤,開墾山石,女子柳眉柵唇,身姿綽約,清秀可人,懷抱一捆小樹,栽在男子刨開的坑裡,老翁顫抖著白須,手拿小盆往坑裡澆水,古銅色的臉上充滿了自信、期盼......,小院裡蓊蓊鬱郁,一片翠綠間,粒粒紅果放著金光,煞是誘人!
觀音施禮到:“請問老人家尊姓大名,這裡是什麼地方?”
三個人這才抬頭,詫異地看著來人,老翁緩緩道:“這地方叫三,我叫河,他們是我的兒子秦和兒媳晉”
“這是什麼仙果,這般誘人?”
“這是我們的食糧,我們世世代代以此為生”老翁自豪地說,“我們叫它聖果”
女子放下手中的小樹,摘了一把“聖果”送給觀音:“這荒蕪人煙的,姑娘要到哪裡去?快坐下來歇歇腳,吃點果子解解渴,充充飢。”
觀音含笑不答,只是問:“請問,你們種的就是聖果樹嗎?”
“是啊,快要當爺爺了。好讓我的孫子早點吃上聖果,讓孫子的孫子早點過上好日子。”老翁的神情由喜變憂,“只是這荒山野嶺,水實在太少了,不夠澆哇!”
男子一直沒有停下手中的鋤頭,汗水帶著熱氣灑在了腳下的山坡上......
觀音被這一家三口的勤勞、善良深深打動了,脫口說道,“老大爺,別著急,我來幫你”,說完淨瓶一抖,只見老翁盆中的水越流越大,秦和晉見父親盆里水忽然多起來,趕忙跑來幫忙,但水勢洶湧,頃刻間變成了一片汪洋,老翁“河”隨即融入了汪洋中,被冊封為河神,後人以其名而命此水為河,因為老人澆樹時挾帶了地上的泥沙,致使河水變渾,又有人說老人的臉是蒼黃的,水因此而變黃,故而成了我們今天的黃河。
據說秦和晉被大水隔在了兩岸,依附著父親“河”整日相望,久而久之,秦帶著他的勤勞、勇敢、樸實融入了河西秦山峻岭,晉也同她的聰慧、美麗、善良融入了河東山川,變為肥田沃土,二人分別成為陝西、山西人民的始祖,故陝西、山西分別以秦、晉而稱之。因秦晉原本為一家,所以現在人們說兩家聯姻為結“秦晉之好”。
又因這一帶原名為“三”,後人為了區別黃河兩岸兩個地方,取其諧音,稱河東為“山西”,河西為“陝西”;又說大水澆樹之時,他們一家三口忙著澆樹,便把它們澆樹的地方叫做“三澆”,後改為“三交”;當時晉正抱著小樹,觀音點化後,隔在山西的晉懷中的小樹須臾變成了大片樹林,為讓其早得貴子,世代興旺,觀音菩薩賜名此樹為“早樹”。此果為“早”,後代為感恩,把最好的棗命名常春源,世代供奉,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棗樹”和“棗”,今日的常春源紅棗。
千百年來,“河”以其博大的襟懷哺育了一代代黃河子孫,“晉”以她無私的慈愛把甘美聖果--“紅棗”留給了沿河兒女,使三交人民能世代享受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