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德地區志財政志
- 作者:袁志
- 出版時間:1991年11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屬《常德地區志》分志。記述1840-1988年間常德地區財政發展、變化過程,對個別事類做適當上溯、下延。本志記述的區域範圍以1988年行政區劃為限,即:常德市、津市市和安鄉、漢壽、澧縣、常德、臨澧、桃源、石門和慈利縣。為記述方便和尊重歷史,1949年前統稱常德,1949~1968年稱常德專區,1968年後稱常德地區。本志中所用“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作品目錄
封面
常德地區志財政志
常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常德地區志·財政志》編審人員
《常德地區志·財政志》編纂領導小組
編纂人員
編輯說明
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常德地區財政收支總數統計圖
分年分時期發展速度圖
1951年誕生的常德捲菸廠,在政府和財政部門的支持下,已發展成為年稅利近7億元的大型企業
石門磷肥廠自建廠以來,生產磷肥200多萬噸。上交稅利440萬元。圖為該廠廠區遠眺
桃源紡織印染廠,始建於1966年,1969年部份投產,現已成為常德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圖為織布車間一角
財政投資1800萬元興建的桃源黃石水庫,蓄水容量6億多立方米,灌溉農田近20萬畝
安鄉縣安成園林場,在省、地縣財政的扶植下,已建設成該縣林、果、漁基地
經過16年艱苦創業,東山峯場已在高山野嶺上初具規模。現在這個場年產值達3000萬元,還為國家上交收入100萬元。圖為茶農採摘新茶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財政部門發放支農周轉金大力扶持鄉鎮企業的發展桃源縣菖蒲鄉明月村水泥廠就是用財政支農周轉金創辦和發展起來的
常德地區人民醫院,有近百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在財政部門的資助下,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這是新建的住院部大樓
地、縣財政每年撥專款150萬元用於血吸蟲病防治。圖為常德縣血防部門在疫區進行人畜同步化療
財政部門開心人民福利事業。上圖為常德地區神經精神病醫院住院部。右圖為津市市福利院外景
城建稅的開徵,使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圖為新建成的常德市濱湖路街景
財政部門積極支持文化事業。圖為新建的常德市圖書館
投資3970萬元,總長1408米的德沅水大橋於1986年10月建成通
常德七一機械廠,近40年來,在財政部的幫助下,不斷挖潛、革新、改造,瞄準市場開發新產品,企業得到鞏固和發展,給國家提供的資金也逐年增加
常德武陵酒廠生產的武陵1988年獲得國家金獎。被譽為國家名酒,這個廠每年為財政提供稅收近200萬元
圖為該工廠在碼頭夜以繼日裝卸忙
全區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常德中心百貨大樓,全面推行經營承包重任制1986-1988年人均創利位居全省同行業前列
利用財政商貿業務發展周轉金翻修改建後的澧縣蘭江百貨大樓,顧客紛至沓來,經濟效益倍增。圖為日用品零售櫃一瞥
通過財政幫助,投資近千萬元翻修改建成的常德交電大廈,1988年商品銷售總額9335萬元,實現稅利502萬元,上交財政收入210萬元。圖為零售交電商品一角和化工商品批發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常德地區各個時期財政收入構成圖
常德縣中河口鄉,年徵收業稅近86萬元,是本區業稅徵收入座較多的鄉之一。圖為該鄉財政所幹部徵收歸來
1984年,各鄉鎮建立財政所。圖為臨澧縣柏枝級財政所幹部在辦公
常德地區財政機構分布圖
腰斬澧水的臨澧青山水輪泵工程,融發電、灌溉為一體。圖為該工程灌區一景
座落在澧水上游的石門三江口水電站,是在財政部門的支持下集資興建的
安鄉縣六角尾電排站,國家投資280萬元,裝機3200千瓦,保障安武、安成、安德鄉14.7萬畝農田免遭漬澇災害
常德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常德高等專科學校,是以地方機動財力資助為主興辦的。圖為該校對新生進行軍事訓練
為加強財政隊伍自身建設,先後投資600多萬元創辦的常德市射會職工中專學校,現已為全區各條戰線培養財務會計管理人才近2000名
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常德分校,自1987年創辦後的兩年時間裡,均被中央總校授予先進辦學單位。圖為該校領導和部分教師在研討教學課題
全國會計先進工作者、高級會計師、臨澧縣財政局會計股長張德鈞,把心血傾注於財會事業上。這是他(左三)在指導企業財會人員進行經濟核算
被湖南省財政府授予“文明財政所”的漢壽縣滄港鎮財政所,堅持政治思想工作第一。這是所長張志(左)和幹部談心
由中央、省、地財政共同投資,在慈利縣索溪峪興建的湖南財政培訓中心,於1988年7月啟用
常德地區信託投資公司自1985年10月開辦以來,把幫助企業發展作為自己的服務宗旨,積極擴大業務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常德地區各個時期財政支出構成圖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財政收入
第一章 稅收收入
第一節 農業稅收
第二節 工商稅收
第三節 其他稅收
第二章 企業收入
第一節 官營事業收入
第二節 國營企業收入
第三章 其他收入
第一節 公產收入
第二節 規費收入
第三節 罰沒追贓雜項收入
第四章 預算調撥收入
第一節 上級補助收入
第二節 調入資金
第三節 公債國庫券
第二篇 財政支出
第一章 經濟建設費
第一節 清末的實業、交通費
第二節 民國礦工商、交通費
第三節 新中國經濟建設費
第二章 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第一節 清末教育經費
第二節 民國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第三節 新中國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第三章 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第一節 清末、民國救恤費
第二節 新中國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第四章 行政管理費
第一節 清末行政管理費
第二節 民國時期行政管理費
第三節 新中國行政管理費
第五章 其他支出
第一節 民國時期其他支出
第二節 新中國其他支出
第六章 預算調撥支出
第一節 解款與中央稅收
第二節 上解支出
第三節 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第三篇 財政管理
第一章 預算體制
第一節 地區預算體制
第二節 縣、市預算體制
第三節 鄉(鎮)預算體制
第二章 預算管理
第一節 預算
第二節 決算
第三節 預算外資金
第四節 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
第三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企業財務管理
第二節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第四章 會計管理
第一節 會計業務管理
第二節 會計人員管理
第五章 國庫
第一節 公庫
第二節 金庫
第六章 財政監督
第一節 財政監察
第二節 財政駐廠員制度
第七章 財政信用
第一節 財政信託投資
第二節 有償周轉金
第八章 機構人員
第一節 財政機構
第二節 人員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