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賦》是2011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褚邦慶、程廣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賦
- 作者:褚邦慶 程廣榮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1日
- 頁數:42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5095344, 7305095346
《常州賦》是2011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褚邦慶、程廣榮。
《常州賦》是2011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褚邦慶、程廣榮。內容簡介《常州賦》共分為重刊弁言、重刊常州賦序、常州賦序、常州賦、常州賦並序五部分內容。《常州賦》編輯推薦:常州,初名延陵,為季札封邑。展為縣,再則郡...
《常州賦:書法名家邀請展作品集》是2018年12月1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州博物館。內容簡介 《常州賦:書法名家邀請展作品集》以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先生40餘米行書巨作《常州賦》長卷為核心,共匯集展出18位全國知名書法家50餘件作品,皆是諸書家的精品力作,凝聚著深厚的人文氣息。詩書合璧是此次...
此柱石瀝紋起作冰梅狀,其色瑩白有光,清乾隆《常州賦》稱“甲於哥窯”,俗稱冰梅石,里中傳為奇觀。石柱為圓形,長2.5米,直徑0.40米。紅梅閣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傳說 紅梅閣原名飛霞樓,元朝至正年間,有個叫龔子彬的縣吏在紅梅閣內,編造獄冊,每天由家中婢女送飯給他吃。一天,他外出回來,已經十分...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常州方言“千”、“青”難辨,才有...
史志有唐朝的《常州府志·人物誌》、宋朝的《威淳毗陵志》明朝的《常州府志》、清朝的《常州賦》、《武進陽湖志》。革命歷史檔案104卷,形成於1928年至1949年間,主要包括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業績和建國前常武地區地下黨組織、人民政權、工人運動、新四軍革命鬥爭等活動的材料。建國後檔案共6131...
《江蘇省常州市地名錄》是常州市地名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介紹:本名錄收錄的地名包括常州市的行政區劃名稱,專業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名勝古蹟名稱,人工建築物名稱,自然地理實體名稱等。作品目錄 封面 江蘇省常州市地名錄 出版說明 題詞 目錄 一、地名圖 武進縣第一區(城區)地圖 全城圖 常州城垣變遷及...
柏花樓位於常州城西,南接茅司徒巷,北通荷花池,俗稱“陳家花園”。《武陽合志》記載:柏花樓為明兵部尚書陳洽所建,樓建園內,建在百花叢中。《常州賦》曾說:“登百花之樓,榴芍荷蓉枝枝可玩。”說明柏花樓所在的花園還是非常漂亮的。柏花樓據說高達數丈,故又稱“百尺樓”,系陳洽當年讀書處。巷名一直...
灣城 灣城是由街道辦事處報常州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3年7月,由灣城大隊改為灣城村委會至今。據“常州賦”:永豐東鄉有廢利城,相傳此處為歸城轉彎處,故名。歷史沿革 2001年與丁堰村委合併為丁堰村委。至2014年12月31日已消亡。
宮梳梳篦,是常州梳篦,是我國古代八大髮飾之一。常州梳篦 梳篦總稱曰“櫛”,諺云:“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晉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 《常州賦》有“削竹成篦,朝京門內比戶皆為”的記述,“文亨穿月,篦梁燈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歷史上常州梳篦生產...
白雲渡是由常州市民政局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名白雲溪,在後河白雲尖東。舊有渡船,故名。 歷史沿革 東起唐家灣,西至日新街。巷名來源於白雲渡河。白雲渡又名白雲溪,舊有橋,明末設有渡口,上有白雲禪院,即晏公祠。清褚邦慶撰《常州賦》有“過白雲之渡,短楫輕移”之句。原立“雲溪古渡”(後改...
戰國時,范蠡幫助越國滅了吳國,吳人對范蠡十分不滿,當吳人聞知范蠡和西施泛舟無錫溪河和五里湖時,不少人聚集在溪河兩岸大罵范蠡。據清代《常州賦》載:“仙蠡墩稍西有罵蠡港,謂吳人罵少伯於此,故名。”有詩日:“亡吳自問為誰治,罵蠡於今僅有村。”據此,這條河就取名為罵蠡港。可是這樣一來貶低...
常州梳篦形成於魏晉時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常州賦》中有“削竹成篦,朝京門內比戶皆為”的記述,“文亨穿月,篦梁燈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歷史上常州梳篦生產盛況由此可見。因為清代蘇州織造局每年都要來常定製一批高級梳篦,向朝廷進貢,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宮梳名篦”之美稱。李蓮英為西太后梳頭用...
。歷代題詠頗多,閣內外壁間猶存紫陽真人石刻像、著經處及建閣碑記等石刻。閣前冰梅石柱,為元代天慶觀牌坊石柱原物,今存其一。此柱石瀝紋起作冰梅狀,其色瑩白有光,清乾隆《常州賦》稱“甲於哥窯”,俗稱冰梅石,里中傳為奇觀。石柱為圓形,長2.5米,直徑0.40米。紅梅閣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又據《常州賦》記載:常州刺史孟簡在此受朝廷之命擴展老瀆河莊的河道,唐朝元和五年至元和八年(810年—813年),“引江水南濟京杭運河通漕工程,歷時四年多,有十五萬多人參加開浚,民工從外省外地招來之,河成48里灌溉良田四千多公傾。他的水利作用,不獨有利武進一縣,而有便於常、鎮兩郡,還影響到蘇州...
文物歷史 談宅所在的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年間,臨靠運河的青果巷成了南來北往各類果品的集散地,船舶雲集於此,人們在沿岸開設各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常州方言“千”、“青”難辨,才有了現在的“青果巷”。
尚書東西弄是以因地理位置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理位置命名。歷史沿革 兩弄均在西瀛里東段,原為明初尚書胡溁舊居的出入備弄。後舊居稱崇賢祠,胡氏子孫衍居周圍,均從備弄出入,在東者名尚書東弄,西者名尚書西弄。弄前越西瀛里有河碼頭,面臨市河,相傳當年胡尚書歸里,船泊於此。清《常州賦》註:“...
志書有說乾隆二十二年(1757)將顧塘橋東坡洗硯池移置於艤舟亭的,如乾隆年間的《常州賦》云:“孫氏館軒北有石漥渟泓,傳位文忠洗硯池,乾隆丁丑移置艤舟亭後。”但是年錢維城的繪圖題記明明說“今故宅中洗硯池猶存”,指硯池當時仍在孫氏宅中,所以圖上沒有繪出,如當時硯池已移建於此,他絕不會有此疏漏...
據《常州市志》所收“重修永慶寺碑”條考證:該碑為明萬曆三年(1575年)常州知府施觀民撰立,碑文記載了永慶寺初名正勤院,乃隋司徒陳杲仁舍宅所建,明嘉靖年間知府李幼滋於此增建寺宇,定期會集郡城諸生,討論文章,內容有溢出方誌史料者。清乾隆《常州賦》對該碑所涉兩位明代常州知府李幼滋、施觀民均有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