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2005年,常州機電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資公司歸口管理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24%;完成產品銷售收入89.91億元,增長13.41%;完成工業增加值11.9億元,增長20.8%;完成利稅總額3.19億元,增長14%;完成利潤1.45億元,下降5.38%;外貿出口完成1.1億美元;完成技改投入1.80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機電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 總產值:88.9億元
- 產品銷售收入:89.91億元
- 性質: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公司發展,
公司簡介
“三資”企業保持快速發展,重點“三資”企業發揮較大作用。2005年全部“三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3億元,增長16.24%,實現利稅8024萬元。其中,常州金源銅業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37.5億元、利稅總額5160萬元、利潤3550萬元,分別增長24.11%、31.97%、89.74%;常州東芝變壓器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10.9億元、利稅總額7534萬元、利潤4310萬元,分別增長87.7%、322.55%、270.24%;常州銀河電器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2.37億元(增長41.7%)、利稅總額1971萬元,利潤1965萬元。這3個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占機電行業產銷總量的57.1%和52.81%
公司發展
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企業經濟發展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對行業經濟起促進作用。2005年該類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6.91億元、銷售收入56.3億元,分別增長10.8%和11%呈現改制企業發展速度快,經濟運行質量高,在全市機電農機工業經濟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其中,江蘇常寶鋼管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8.4億元,增幅達70.28%,實現利潤7649萬元;常州變壓器廠完成工業總產值6億元,增長14.58%,實現利潤1549萬元;江蘇多棱數控工具機股份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2.29億元,增長18.94%,實現利潤960萬元;常州電站輔機總廠改制後連續幾年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和利稅總額分別增長21%和17.64%
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明顯,發揮穩定全行業經濟的作用。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均在1億元以上的常州金源銅業有限公司、常州東芝變壓器公司、常州絕緣材料總廠等13個重點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8.6億元,占全行業經濟總量的87.78%
機電產品外貿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外商投資企業發展較好。全年完成出口1.1億美元,外貿出口在10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企業有常銀電機電器有限公司、常州依索沃爾塔電氣公司、常州東芝變壓器公司、常州沖電氣國光通信機器有限公司、常州星球電子有限公司等11個企業。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含部省企業的合資企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5億元,增長20%
重點技改項目實施情況較好。全行業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80億元。其中常州金源銅業有限公司12萬噸光亮銅桿生產線擴產項目完成總投資1200萬元,並產生較好效益;江蘇常寶鋼管有限公司發展管端加厚油井管項目和油井管生產能力擴產技改項目完成投資4800萬元;寶鋼集團常州冶金機械廠的連軋機組成套設備國產化國債項目完成投資9507萬元;常州鈑焊廠、常州熱工儀表廠搬遷改造基本完成,常州電站輔機總廠新廠區開工建設。
解困脫困工作成效明顯。至2005年底,機電行業共完成國有集體企業改制46個,其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36個、股份公司2個、股份合作制5個、事業單位轉企3個。幫助企業脫困18個,其中破產7個、關門走人10個、託管歇業1個。同時,註銷企業1個,停產企業1個,撤銷事業單位2個。完成常州新耀電子有限公司的歇業、人員分流工作。
推動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與企業的改制。重點做好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多棱數控工具機股份公司、常州長江客車集團、常州變壓器廠、常州軌道車輛牽引傳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州二電儀光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常州電子器材公司等7個企業的改制工作。這幾個企業規模較大,存在問題多,改制難度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從企業實際出發,審時度勢,尋求最佳的改制方案和途徑,推進外部資本的參與。常州變壓器廠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方案和職工分流安置與勞動關係調整方案已經廠職代會審議通過,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等工作基本完成,有關方案報市政府審核批准;常州牽引電機廠通過引進民資,合資組建江蘇常牽電機有限公司,人員分流工作基本結束;常州市電子器材公司擬進行第二次改制,開始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等工作;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公司和江蘇多棱數控工具機股份公司形成改制思路,有關改制方案正在擬定中。
2005年,全市機電行業在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是:1.機電工業經濟的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推動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大企業、大項目偏少,列入全市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重點產品發展速度較慢。2.企業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幾個較大經濟規模的企業,發展基礎仍較脆弱,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制約了行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3.部分生產要素對企業經濟成長的制約加劇,年內相繼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燃料大幅漲價、資金壓力增大等諸多不利因素,使企業組織生產經營的困難和矛盾十分突出,企業產品的盈利空間大大縮水。4.職工增收、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不斷加大,勞動力成本提高,加上國有集體企業改制脫困過程中的一些遺留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使職工隊伍的不穩定因素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