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基督教堂

常州市基督教堂

常州市基督教堂,位於縣學街17號,原名“愷樂堂”,初建於1916年,系美國傳教士霍約翰牧師籌資興建。2001年拆除舊堂進行原地翻建。新教堂為仿哥德式建築,主體高24米,局部六層。十字架尖塔為鋼結構,外包紅色油氈瓦,於2004年3月竣工。新教堂占地822平方米,建築面積2880平方米,可容納1300多人同時禮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常州市基督教堂
  • 占地面積:822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教堂歷史,教會活動安排,獲得榮譽,地圖信息,

教堂歷史

基督教自1902年傳入常州,從此,基督的福音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1902年蘇州教會監理會派美國教士潘慎章(又名羅格思)率中國傳教士俞正齋來常州,租賃房屋作福音堂禮拜。事有變遷,羅格思被調往南翔教區,俞正齋調往上海,福音堂停止活動。兩年後,美國傳教士霍約翰(John Hawk)與中國傳教士楊奎章來到常州,他們不但租房禮拜,還開設夜校教授英語,信教人數增加較快,加上辛亥革命勝利,民風開放,教會日趨穩定。此時監理公會在常州已設立了兩個牧區,東牧區與北牧區,固定活動場所有四處,但缺少中心教堂。1912年,霍約翰回國募捐美金五萬元,從美國運來建材,在常州興建了這座禮拜堂。此建築為仿哥德式,造型別致,格調新穎,上下兩層,磚木結構,總建築面積778.94平方米,能容納五、六百人進行崇拜活動,1916年12月1日安置首石。從此,常州有了正式的禮拜堂。院內建有牧師住宅樓一座,約200平方米。因霍教士的妹夫為紀念去世的妻子(Carriger Hawk霍愷樂)對哥哥事業的支持,獨自捐資一萬八千美金,故名“愷樂堂”。堂內掛有金色匾額一塊,系信徒段錫臻捐贈,上書“萬有真源”,為原省立常州中學校長董斐手書,兩旁有張之江書楹聯一副:“愷悌是福,無論是社會、是家庭,起信仰心,定可與人同祿”;“眾育甄陶,不外為愛人、為救世,宣和平道,何難全地蒙恩”。“愷樂堂”在當時可謂規模宏大,是常州市內數一數二的建築!教堂前方鐘樓高聳,上方樹立一尊金色十字架,全城仰止!愷樂堂原為監理公會常東牧區主堂。1958年“並堂”後,愷樂堂是各宗派聯合禮拜的場所,大家在基督里合一,從此沒有宗派之分。1958年“並堂”後,更名為常州市基督教堂。隨著黨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貫徹落實,1982年收回了被占用的教堂,政府又撥款38000元把教堂修葺一新,1983年12月11日舉行復堂儀式及感恩禮拜。
老教堂照片老教堂照片
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的“愷樂堂”狹小、陳舊,且年久失修,與飛速發展的常州城市面貌極不相稱。經過多年籌劃、多方論證,終於在2001年確定原地翻建的方案,由市規劃設計院設計,市第三建築安裝公司施工。新教堂於2002年7月動工興建,2004年4月17日舉行竣工典禮。其建築面積288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0人,教堂內保存著原“愷樂堂”的石碑,又有新建教堂的碑記,它記載著教會的變遷,也記載著時代的步伐。
在愷樂堂先後擔任中國牧師的有:楊奎章、胡稼農、葉芳珪、蔣文淵、李良鼎等,女傳道有李信一,戴頌一、邵以嫻、楊品蓮、林竹君、高勤、高靜嫻、戴慧貞等。
在弟兄姊妹們的同心祈禱下,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01年,終於確定了原地翻建方案,圖紙由常州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常州市第三建築安裝公司中標施工,新教堂於2002年7月動工興建,2004年4月17日舉行竣工典禮,建築面積288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300人聚會。

教會活動安排

周日禮拜:
第一堂 08:30-09:30第二堂 10:00-11:30
常州市基督教堂
慕道班培訓:
周二晚上 18:30-20:30
禱告會:
周三下午 13:30-15:30
查經學習:
周四上午 7:30-9:00
青年團契:周五晚上 18:30-20:30
英語團契:
周六下午 14:00-16:00
具體時間會有調整,請諮詢教堂為準。

獲得榮譽

2013年被國家宗教局評為第二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2015年被評為江蘇省五星級宗教活動場所。
百年堂慶百年堂慶

地圖信息

地址:孟城東路與孟城街交叉口北1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