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好村位於樊村鎮東北1.5公里處,東與蘆莊村毗連,西與常好堡村相接,北有農田千畝,南至天塹長濠溝,村西有209國道南北延伸,北有稷西路橫亘、村北一條硬化公路與稷西路相交,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概況,鄉村建設,
地理位置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常好村
常好村位於樊村鎮東北1.5公里處,東與蘆莊村毗連,西與常好堡村相接,北有農田千畝,南至天塹長濠溝,村西有209國道南北延伸,北有稷西路橫亘、村北一條硬化公路與稷西路相交,交通十分便利。
概況
全村土地面積共1350畝,其中耕地面積810畝,土壤肥沃,黃水澆灌全覆蓋,有利農機作業。有引黃渠通過,加之古留長壕溝排水便利。全村共298戶,1075口人,勞力480人,黨員20人,一個居民組。
常好村明代叫西長鎮,當時村有3000餘人,但只有孫、王兩姓,直至現在還是兩姓為主體,僅有兩戶異姓。
聽老人們傳說,有一年遇到一次罕見的水患,鋪天蓋地都是水。村南更是洪水洶湧,徑直向西衝撞,勢不可擋,一直貫匯於黃河。幾天后,洪水消退,村南形成一條綿延幾十里的大壕溝,溝深30米,寬100米。東起西長鎮,西至黃河灘。
西長鎮出現的壕溝,震驚了方圓百里,從四面八方懷著好奇心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人人感嘆,天有不測,滄桑巨變。對天塹形成,人們奔走相告,當時名聲大震。隨之,村里人藉此奇觀,又將西長鎮改名為長壕鎮。於是長壕鎮這一村名便延續了近百年。
後來,因封建割據,戰亂頻繁,加之災荒年景,民不聊生,人口傷亡,連年劇減,一個3000餘人的大村鎮,成了廢墟到處是,人口只有三四百的小村。後來因村小了,人少了,人們又將長壕鎮改名為“長壕村”,這一村名就一直沿用到解放前。
1949年,常好村的孫秉康同志在樊村區委會工作,感覺“長壕”兩個字雖是歷史見證,但不雅觀,不如將“長壕”更名“常好”。便徵得幾個有學問人的同意,由他寫報告上報縣政府。很快縣政府作了批示同意將長壕村改為常好村,於是,常好村的村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除了以上長壕村與常好村的諧音外,常好在清明兩代,民殷村富,人文積厚,古有“東尹村、西常好”之美稱(指富裕與文化)。
名初至清末,常好村建有老爺廟、祖師、龍王廟、娘娘廟等十座廟宇,環村而繞,氣象壯觀。
建置沿革
明代—東長里長壕村。
清代—東光里長壕村。
民國8年(1919年)—第三區常好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第三區常好村
1953年全縣劃為41個鄉—蘆莊鄉常好村。
1956年3月,全縣合併為17個鄉—樊村鄉常好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樊村人民公社常好大隊。
1984年4月至今—樊村鎮常好村委會。
鄉村建設
村里沒有集體企業,只有國道旁門面出租,全村近年新硬化道路12公里,新蓋了村委會,建了活動廣場,有籃球場、健身器材等。有水泥防滲渠道1800米,主導產業是種糧,農民除種糧外還有部分農民外出打工,全部解決了溫暖問題,但收入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