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狗的女人

帶小狗的女人

《帶小狗的女人》是俄國小說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899年12月。小說以十分樸素感人的語言和形象,描繪了一對戀人——古羅夫和安娜,邂逅和相愛的情感歷程。

小說無論是題材的處理,人物的描寫,還是情節結構的安排,都滲透著契訶夫對這個愛情故事的理解:純真的愛情會使人變得美好和崇高;但在“監獄”似的沙皇俄國,純真的愛情同一切美好的健康的東西一樣。受到壓抑和摧殘。這樣,在契訶夫的筆下,一個以愛情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就具有了暴露黑暗社會的作用。同時,和他晚期的許多作品一樣,這個短篇充滿一種典型的社會批判情緒,就是:“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帶小狗的女人
  • 外文名稱:дама с собачкой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 發表時間:1899年12月
  • 字數:約8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帶小狗的女人》講述的是兩個普通人,在療養地度假時因為寂寞無聊而發生婚外情。這種關係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的、有條不紊的生活。他們雙方都不敢面對自己的感情,因為不願破壞固有的生活方式。但是這段戀情並沒有在兩人分別離開療養地後結束,而是逐漸地轉化成一種真正的情感。

創作背景

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是契訶夫創作的全盛時期。當時俄國的解放運動進入無產階級革命的新階段。在革命階級的激昂情緒激盪下,民主精神漸趨活躍。契訶夫也漸漸克服了不問政治的傾向,積極投入社會活動。《套中人》、《帶小狗的女人》等都是作者這一時期創作的。
《帶小狗的女人》最初發表在1899年12月的《俄羅斯思想》雜誌第十二期上,原有副標題《故事》。1903年,該小說經契訶夫大加壓縮,修改文字,並取消副標題後,收入他自編的文集第十二卷,1906年作者逝世後,收入第十一卷。

人物介紹

古羅夫
古羅夫本是一個卑視婦女、稱她們為“低級的人種”的情場老手,他喜新厭舊,一味追逐風流韻事。但在認識了安娜·塞爾蓋耶芙娜之後,他“生平第一次實實在在地、真心誠意地愛上了一個女人”。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帶小狗的女人》這個作品有兩個基調:純真的愛情會使人變得美好和崇高;但在“監獄”似的沙皇俄國,純真的愛情同一切美好和健康的東西一樣,受到壓抑和摧殘,相反種種虛偽和污穢的事物卻備受庇護和縱容。這樣,在契訶夫的筆下,一個以愛情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就具有了暴露黑暗社會的作用。這種借愛情來暴露社會黑暗的做法實際上是契訶夫在抒發他自己的情感。
純真的愛情使古羅夫變得美好和崇高起來。崇高的愛情打開了他的眼睛,使他認識到周圍的生活“庸庸碌碌”,“沒有創造,沒有朝氣”,而他們身處的現實好象是一個“瘋人院”,是一座“監獄”。古羅夫意識到,這個現實同純真的人的感情是水火不相容的,他和安娜“仿佛是一對季候鳥,一雌一雄,卻給人捉住,硬關在兩個籠子裡似的。”他發現,在他們身上戴著一種“不堪忍受的鐐銬”。他和安娜力圖要擺脫這種鐐銬,但不知道該怎么辦。對美好未來的渴望使他們覺得,“仿佛再過一忽兒,答案就會找到了,於是“燦爛的新生活就要開始了似的。”但無情的現實告訴他們:“結局還遠得很,那頂複雜、頂困難的一段路現在只不過剛剛走開頭呢。”在這裡,讀者和古羅夫一起清楚地感到,渴望的東西和現實的東西已經矛盾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但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契訶夫並不草率地解決這個在他是不可解決的矛盾,小說就在這裡結束。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但卻是一個藝術效果很好的結局。

藝術特色

古羅夫初次遇到安娜·塞爾蓋耶芙娜時,先逗弄安娜牽著的一條獅子狗。他引誘它,嚇唬它,然後才和藹地閥安娜:“您在雅爾達住得很久了嗎?”這一舉一動都反映出一個情場老手一心想同素不相識的女人搭訕的心情。在古羅夫和安娜相識以後,有一次他們在旅館裡相見,安娜向古羅夫吐露她的苦衷,而古羅夫卻“給自己切了一片西瓜,不慌不忙地吃了起來。”契訶夫描繪古羅夫舉動的這一筆是極妙的,它生動而又深刻地揭示出古羅夫的滿不在乎和逢場作戲的心情。他認為,他這次和安娜相識,只不過是他一生中的一個新插曲,一段很快就會忘記的韻事,大可不必當真。正是這種心情促使古羅夫在安娜痛苦韻時候吃起西瓜來。可是,後來他發現自己真正愛上了安娜,他們又一次在旅館相見,古羅夫耐心地傾聽安娜的哭訴,他不是漫不經心地啃西瓜,而是“走到她身邊,攀著她的肩膀,愛撫她……”他安慰安娜說:“別哭了……現在咱們來談一談,咱們來想個辦法吧。”古羅夫的這一舉動表明,他不再是風流艷事的追逐者了,他已經真心誠意地愛上了安娜,他也在為他們的共同生活操心了。讀到這裡,讀者就很容易理解古羅夫對周圍生活所持的新看法,認為這是一種“沒有刨造,沒有朝氣的生活,庸庸碌碌,要逃也逸不開,要擺脫也擺脫不掉——就好象關在瘋人院或在監獄裡一樣”。
契訶夫雖然不主張詳細地描繪人物的心理活動,但他的人物的思想變化卻是自然和細緻的,絲毫也不給人以簡單化和單線條的印象。例如,古羅夫發現自己在朝夕思念著安娜,就到C城去尋找安娜。他已經到了安娜的家門口,卻不敢進去。他失望地回到旅館,“在沙發上坐了很久,不知道該怎么辦好,然後他吃中飯,睡了一個很長的午覺。”他開始埋怨自己:“誰叫你認識這么一個帶叭兒狗的女人……誰州你幹這么一段風流韻事……現在看你怎么辦?”在這裡,讀者不難看到原先的古羅夫的影子,可是這又並非那個漫不經心地哨西瓜的古羅夫。果然,當古羅夫在戲院里見到安娜時,“他的心就緊縮了,他清清楚楚她體會到;對他來說,全世界再也沒有一個人象她那么親近、寶貴和重要了……”,“他猛的想起,當初他在車站送安娜·塞爾蓋耶芙娜走的時候,他本來認為他們的關係已經一刀兩斷,他們從此不會再見面了,可是他們離著結局還有多么遠喲!”讀到這裡,讀者可以深信,這個古羅夫已經是真誠地在戀愛的古羅夫了。
契訶夫並未詳盡描寫古羅夫的內心活動,只是十分樸素地勾勒他的舉止和行為,但讀者卻了解古羅夫的心情和思想,從他逗弄獅子狗,搭訕安娜,一心追逐風流韻事起,一直到他真誠愛戀並渴求衝破監獄似的生活牢籠為止。高爾基讚嘆說,《帶小狗的女人》具有異常的藝術魅力,這是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夠”象契訶夫“這樣把這種平凡的事情寫得這樣樸素”。樸素地描寫古羅夫的不同舉止以表達他的精神狀態和心情變化,也確使《帶小狗的女人》更加樸素,動人。契訶夫是善於在短篇小說內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的大師,他豐富和發展了現實主義文學描繪人物心理活動的藝術手段。

作品評價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看完契訶夫那篇最不引人注目的小說(《帶小狗的女人》)以後,一切其他作品好像都顯得粗糙,仿佛不是用鋼筆寫的,卻是用劈柴寫的一樣。主要的是,一切都顯得不樸素,也就是不真實。這是實在的。契訶夫用他的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說在做著一件意義巨大的事情——喚起人們對渾渾噩噩、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厭惡。
俄國女作家謝普金娜·庫珀爾尼克:“拿《帶小狗的女人》來說吧,屠格涅夫就會根據這個題材寫出整整一部長篇小說。契訶夫卻把它納入幾十頁的範圍里,而從這幾十頁當中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出和感覺到兩三個人的個人悲劇,而且可以看出當時‘知識界’的整個生活方式。當時的‘知識界’正在很深的偏見,關於體面的錯誤概念等等的壓制下喘不過氣來,而那些東西常常毀滅人們的生活和靈魂。”
俄國批評家斯卡比切夫斯基《祖國之子》:安娜·謝爾蓋耶萊娜和古羅夫是當代的典型代表,而這篇小說乃是寫“小人物毫無出路,忍受侮辱和痛苦的正劇”。
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羅斯文學講稿》:在這二十頁左右的精彩的短篇小說中,所有傳統的法則都被打破了。沒有問題,沒有常規的高潮,沒有結尾的點題。但它卻是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作者簡介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1904)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祖父是贖身農奴。父親曾開設雜貨鋪,1876年破產,全家遷居莫斯科。但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契訶夫契訶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