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師說:王元化卷

師道師說:王元化卷

《師道師說:王元化卷》收錄了《重返清華園日記》;《“達巷黨人”與海外評註》;《關於斯城之會及其他答問》;《我所認識的馮雪峰》;《記三次反思歷程》;《“扶桑”考辨》等文章。回顧中國文化書院二十多年的歷史,在它將進入“而立”之年時,編者從2010年起開始籌備編輯出版一套已故去的和現仍在世的九十歲以上導師每人一冊的“文集”。《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中收入他們有代表性的論文和他們的子女、學生的紀念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師道師說:王元化卷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391頁
  • 開本:16
  • 定價:45.00
  • 作者:王元化 蔣述卓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059862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師道師說:王元化卷》是“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其中一冊。《師道師說:王元化卷》不僅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和尊敬,而且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代中國文化走過的歷程

作者簡介

王元化(1920—2008年),祖籍江陵,生於湖北武昌。20世紀309—代開始寫作。曾任中共上海地下丈委委員、代書記,主編《奔流》文藝叢刊。抗戰勝利後,曾任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講師,50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學、復旦大學教授,上海新文藝出版社總編輯,上海文委文學處長。1955年受“胡風案”牽連,至1981年平反昭雪後,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過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杭州大學名譽教授、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大辭海》副主編。有《王元化集》十卷傳世。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弘揚中國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時刻要有一個觀照全球的眼光,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根據這樣的認識,中國文化書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一個更加有主體精神、更加開放、能容納多元趨向的有朝氣的學術團體。
——湯一介
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的作者,大多出生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近百年來他們用心血寫就了二十世紀學術史上最恢宏的篇章,他們的心路歷程是二十世紀的生活史中最讓人心痛的一頁。他們有過愉快,有過迷茫,有過痛苦,但他們矢志不渝愛著中國。他們用心用筆將世界文化迎進中國,又將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
——王守常

名人推薦

弘揚中國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時刻要有一個觀照全球的眼光,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根據這樣的認識,中國文化書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一個更加有主體精神、更加開放、能容納多元趨向的有朝氣的學術團體。
——湯一介
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的作者,大多出生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近百年來他們用心血寫就了二十世紀學術史上最恢宏的篇章,他們的心路歷程是二十世紀的生活史中最讓人心痛的一頁。他們有過愉快,有過迷茫,有過痛苦,但他們矢志不渝愛著中國。他們用心用筆將世界文化迎進中國,又將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
——王守常

圖書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第一部分王元化自述
自述
記三次反思歷程
第二部分家園深望
重返清華園日記
尋根江陵
荊州圖譜序
告別張可
我與滿濤
讀陳寅恪札記
《王國維全集》序
第三部分師友情深
記熊十力
再記熊十力
記韋卓民
記顧準
記湯用彤
記王瑤
記郭紹虞
記馮契一
記林毓生
記任銘善
我所認識的馮雪峰
第四部分學貫中西
“扶桑”考辨
“達巷黨人”與海外評註
魯迅與章太炎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略談
讀約翰·克里斯朵夫
讀黑格爾的思想歷程
讀莎劇時期的回顧
在中日學者《文心雕龍》討論會上的講話
答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問
關於斯城之會及其他答問
與德希達對話訪談錄
第五部分學林風語
賀麟《文化與人生》
陸丹林《革命史譚》
《人和書》跋
讀書札記(三則)
高調與低調
教育折騰
劉師培與《衡報》
《胡適的日記》
王元化談新啟蒙
《新啟蒙》編後語(節選)
《學術集林》編後語(節選)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譯序
《岡村繁全集》中譯本序
第六部分文論擷英
魯迅與尼采
讀黑格爾《美學》筆記(節選)
對文學與真實的思考
論知性的分析方法
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研究文學
《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
風格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關於京劇與文化傳統答問(節選)
第七部分思想精粹
韓非論
龔自珍論(節選)
對五四的思考
杜亞泉與東西文化問題論戰
談盧梭《社會契約論》
人文精神與21世紀的對話
附錄從學術史角度看王元化的意義
編後記
總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卓民先生逝世已有四年多了。他是我父親的同窗好友。少年時父親曾以卓民先生手不釋卷的好學精神勉勵我勤奮讀書。他說卓民先生每逢假期都定下閱讀計畫,讀書之多令他敬佩。30年代初,卓民先生在武昌華中大學主持校政,那時我剛進中學,適值長城抗戰,北平謠諑紛傳,局勢日緊,我們舉家南下暫避。整整一個暑假就寄居在武昌華中大學校舍中,這時我第一次見到卓民先生。當時他曾利用餘暇授我們幾個孩子《大學》和《中庸》。暑假後,北方局勢暫告緩和,我們全家回到北平。從此一別,就是三十多年。60年代初期,卓民先生利用暑假來滬探訪親友,重新見面時我已進入中年。那時我對黑格爾哲學興趣正濃,提出要向他請教,他慨然應允,並約定通信討論。他回武漢不久就按約定開始實行了。我們大約十天就通一次信,書札來往頗為頻繁,十年浩劫曾中斷,並將那些信件全部銷毀。直到1973年才又繼續通信,這次我把信設法保存下來。我從中選出幾封信以《關於黑格爾(小邏輯)一書的通信》為題,發表在《上海師範學院學報》上,以表示哀悼。
卓民先生素重康德。解放後,他的近三百萬字的譯著,其中有關康德的研究占據了絕大的比重。他陊譯的康德著作,不僅數量最多,而且在質量上也堪稱上乘。比如《判斷力批判》上卷原是由別人譯述的,後來商務改請他續譯下卷,就因為編者認為他更能勝任的緣故。他早年留學美國,在哈佛獲碩士學位。後又留英,在霍布豪斯門下就讀。其時他還遍歷歐洲幾家著名大學深造,達數年之久,得博士學位。他不僅精通英、法、德、俄諸語種,也精於拉丁文。他不是那種偏執一隅之解的學者,把自己的研究拘囿在狹窄的範圍內。他學貫中西,深知融會古今、觸類旁通的重要。他生前和我談話時,說起他留學英國時,曾打算鑽研佛學,曾向一位年老的英國女專家請教。當他得知欲通佛學,須懂巴利文,而學會這門古文字又非三五年不可,才廢然而止。儘管如此,他還是讀了不少漢譯梵典,並與我國佛學專家結交。我認識熊十力先生並向之請教,就是經卓民先生介紹的。卓民先生也精於黑格爾哲學,晚年撰《黑格爾(小邏輯)評註》,此書包括部分重譯、注釋、評論,約七十五萬言。逝世前大約已至少完成三十餘萬字,恐怕未能完稿。他逝世後,我曾向翰伯呼籲,收集遺稿付印出版,以嘉惠後學,深望此事得以實現。我和卓民先生通信中,曾就《小邏輯》中的一些領會和疑難,有時也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請他指正。他的覆信不僅對此書的體系、用語、體例以及讀法和參閱有關資料提出了有益的指導,而且也時或評論其中利弊,耐人尋思。因此,我覺得發表這些信對於和我一樣喜讀《小邏輯》的讀者可能不無幫助。

後記

《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從2010年5月份策劃、啟動,到現在已經兩年零七個月了。從開始的討論,到今天的編輯、出版,中國文化書院同仁以及導師家屬、學生、出版社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與艱辛,可以說,大家一路相伴,風風雨雨,因而今天能看到這十五卷觸手可及的《導師文集》,幸甚大焉!
最初,按湯一介先生的意見,計畫給九十歲以上的導師各出一卷文集,按年齡數下來就有二十多位,分別是梁漱溟(院務委員會主席)、馮友蘭(名譽院長)、袁曉園(導師)、鄧廣銘(導師)、張岱年(名譽院長)、虞愚(導師)、季羨林(院務委員會第二任主席)、何茲全(導師)、侯仁之(導師,1911年生)、啟功(導師)、金克木(導師)、周一良(導師)、吳曉鈴(導師)、楊憲益(導師)、陰法魯(導師)、任繼愈(導師)、石峻(導師)、牙含章(導師)、宮達非(導師)、吳江(導師,1918年生)、王元化(導師)、李慎之(導師)先生等。但最終因各種原因,如有些先生離世多年,親屬雖多方聯繫沒有音信,還有其他“原因”,因此有七位先生的文集無法出版,故而原計畫的二十二卷就成了今天大家能看到的十五卷文集。
當時我們在擬定策劃案上,寫了很多“豪言壯語”——“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處於偉大復興的前夜,中國文化書院應當繼承前賢,擔當起時代所賦予的‘反本開新’的歷史使命。為此,中國文化書院聯合出版社,意圖為中國文化書院的導師們編輯出版一套《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其目的是“為表彰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們為中國文化與社會所做出的貢獻,以表達我們深切的敬意與紀念”。編輯方法和要求,則是“選取導師們代表性文章或散文、隨筆,文字30萬字以內為宜,由這些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們的直系親屬或其學生擔任,文章多能體現導師們的真性情與人生本色,內容活潑,不限定內容的範圍,沒有固定規則,每本有一簡明的內容提要,選取導師們的自述文章作為代序前言,最後由編者寫編後記或者跋語。《文集》體現親情,反映導師們的人格風貌,也能反映後人對前人的認識”。
所以就這個問題回到最初,湯先生最早和我討論這件事的時候,我也是有顧慮的。因為導師們的學術地位很高,文集、選集出的並不少。當然,也有如研究藏學並護送“班禪”進藏的“特使”牙含章先生,研究佛教因明學的虞愚先生,今天學界亦少有人知。如此,我們中國文化書院再編一套學術文集,其意義和現實作用何在?最終我們決定,從“學術生活史”的概念,編輯一個含有學生、親屬的紀念文章、評論文章的親情感性文本。我以為,這樣的文本,更具有生命及其理由。
中國文化書院自1984年成立,到2014年就是三十年了。成立之初,中國文化書院“是推動八十年代中國‘文化熱’的北京三大學術團體之一;九十年代以來的‘國學熱’,中國文化書院同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分布在海內外的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們,在各個領域、各個學科、各個專業都做出了不同的努力,為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這次編輯出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自然成為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十五卷《導師文集》的出版面世,我特別感激湯一介先生、樂黛雲先生,是他們提出並促進完成這樣一個任務;還要感激書院副院長李中華教授、魏常海教授,是他們的熱情支持,使得編輯以及具體編輯環節都得以順利實現;書院秘書長苑天舒、院長助理江力,以及在書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辦公室“管家”劉若鄰,更是多年來的得力助手。沒有他們的參與以及支持,也不會有《導師文集》的及時出版,這是我要深深感謝的!
另外也要感謝老朋友張雲昌先生,我們在“大家文叢”、“四為書系”等文集出版方面有著良好愉快的合作,他也是這套文集的發起人之一,感謝他以及繼任耿明山社長和中國三峽出版社為了這套書初期付出辛勞的副總編肖玉平先生以及編輯們! 話說到這裡該謝幕了,我們要談談這套書的出版者東方出版社。中國文化書院與《新華月報》合作“文化中國”學術欄目,故因張傑先生結緣東方出版社,並把《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交付東方出版社出版。這是我要深深感謝的!同時我要感謝《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所有的導師、親友以及編輯者,沒有你們的支持、寬容與理解,是不可能有這套文集的出版。
最後說說書名,湯先生提出一個“師道·師說”,我覺得是神來之筆,突出了這套文集所給予的內容與含義,因此決定這套文集的名稱:《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九秩導師文集》。
僅以此書系,獻給2014年——“中國文化書院”建院三十周年!
王守常
2012年12月18日於北京大學治貝子園

序言

中國文化書院創辦於1984年,是一所在眾多老一代著名學者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鄧廣銘、周一良、任繼愈等先生的支持下,由一批中青年學者辦起來的民間學術文化團體。到今年(2011)已經有二十七年的歷史,一個純民間的學術團體在艱難的情況下,能堅持下來,而且對推動中國學術文化的建設多多少少出了點力,是可以感到欣慰的。
自1949年後,民辦的書院在中國大陸逐漸消失了,1984年中國文化書院的建立也可以算是一件新事物。據我所知,如果說中國文化書院不能算1949年後第一個頗有影響的純民間學術文化團體,大概也是最早辦起來的少數幾個中的一個了。自中國文化書院建立後,全國各地出現了眾多的新辦書院,並恢復了多所在歷史上有影響的書院。因此,說中國文化書院對民辦書院起了個帶頭作用,大概也不為過吧!
我認為,對中國文化書院來說,也許最為寶貴的是,書院集合了一批有志發展和創新中國文化的老中青三代學者。老一代學者如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鄧廣銘、周一良、任繼愈等,他們的學術風範,無疑是當時維繫書院的精神力量。1984年底,文化書院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開會,當時我們沒有院址,也沒有什麼經費。任繼愈先生說:“草棚大學可以辦,我們連草棚都沒有也要辦。”因此,1985年3月中國文化書院借青年幹部學院場地舉辦了第一期“中國傳統文化講習班”。這次講習班是梁漱溟先生自1953年後的第一次公開演講,當時梁先生已經88歲了。我們請他坐著講,而梁先生一定要站著講,他說這是一種規範。梁先生在演講中高聲地說:“我是一個拚命乾的人,我一生都是拚命乾。”這對在場二百多名聽眾是極大的鼓舞,也給了中國文化書院在風風雨雨艱難的環境中得以支持下去的一種精神力量。
一個希望在中國發生良好作用的學術團體,應該是一個“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開放型群體。中國文化書院在走過的二十多年中雖然存在過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卻是一個能容納不同學術觀點,無門戶之見,有良好學術風氣的團體。例如在中國文化書院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既有持激進批判態度的青年學者,也有被視為致力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師,還有努力尋求使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接軌的中堅力量。這些在文化問題上具有不同認識的學者集合在一起,雖然對中國文化發展路向的考慮有所不同,但他們所抱有的一種推動中國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走向世界的願望則是一致的。在這一時期,中國文化書院也和國內外的許多學術團體和非學術團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中國文化書院導師隊伍中不僅有眾多的我國第一流學者,而且還聘請了一批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以及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地區的著名學者作為導師。
中國文化書院的“宗旨”是:“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教學和研究,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通過對海外文化的研究、介紹和學術交流,提高對中國文化的研究水平,促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弘揚中國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時刻要有一個觀照全球的眼光,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性。根據這樣的認識,中國文化書院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一個更加有主體精神、更加開放、能容納多元趨向的有朝氣的學術團體。
回顧中國文化書院二十多年的歷史,在它將進入“而立”之年時,我們從2010年起開始籌備編輯出版一套已故去的和現仍在世的九十歲以上導師每人一冊的“文集”。在這套“文集”中,收入他們有代表性的論文和他們的子女、學生的紀念文章。這套“文集”不僅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和尊敬,而且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現代中國文化走過的歷程。
在我們編輯的過程中,江力同志出力頗多,東方出版社的同仁給予大力支持,並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特此致謝。 湯一介
2011年12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