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今福建省泉州市仙遊縣)人,生於公元783年2月2日,卒於公元863年7月18日,活動於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時期,曾深得武宗信賴。
基本介紹
- 本名:師全介
- 字號:立之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泉州清源
- 出生時間:783年2月2日
- 去世時間:863年7月18日
人物生平,墓志銘並序,
人物生平
師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今福建省泉州市仙遊縣)人,生於公元783年2月2日,卒於公元863年7月18日,活動於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時期,曾深得武宗信賴。
師全介一表人才,才智出眾,因學識廣博而遠近聞名,其忠孝之心是無人可比的表率。公元806年(元和初),參加殿試,被唐憲宗認為是奇才,任命為內侍省內仆局令(正八品下),授勳為最高等級的上柱國,負責掌中宮車乘。後來,又調他到樞密院任孔目,負責掌管軍政獄訟、帳目、遣發等事務。公元820年(元和十五年),唐憲宗認為他對禮學有獨到見解,辦事有法度,提拔他擔任了朝議郎(正六品上)。公元821年(長慶初),唐穆宗任命他為宮闈局令(從七品下),掌管宮內法紀、制度。唐敬宗進行獎勵時,晉升他為太中大夫(從四品上)。公元827年(大和元年),唐文宗對他進行獎勵,任命他為內寺伯,負責糾察宮內不法等事項。公元830年(至大和四年),唐文宗在宮廷宴請有功勳的舊臣後,派他到江西護送嶺南節度使李憲(字章武),被李憲用酬績效,勉勵其恭敬勤懇。會昌年間(公元841~846年),他再接再厲,為政清廉口碑極好,被唐武宗提拔為正議大夫,擔任內侍省內給事,在皇帝左右負責聯繫中宮以下眾事中宮以下眾事,封爵位為武昌縣(今安徽霍邱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穿五品以上官服(緋魚袋)。公元844年(會昌四年),被派往今河南三門峽一帶任陝府監軍,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將帥。公元852年(大中六年),在外巡撫期滿,退朝歸家,在長安縣(現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修德里私第承紹先業。
公元863年(鹹通四年)7月18日,師全介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1歲。公元864年(鹹通五年)正月九日,按照禮制,葬於京兆府長安縣承平鄉小楊村的原上。
現代歷史學者認為,師全介在唐武宗執政的會昌四年(公元844年)被派往陝府擔任監軍,直到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才得以歸朝,而且返朝後罷黜不用,是唐宣宗與宦官集團早有勾結,對外出監軍沒有參預擁立他為帝進行壓抑的力證。
師全介的先人師惠超曾在南朝擔任掌管皇帝膳食的知食使,穿五品以上官服。
師全介娶妻周氏,生有一兒一女。他的兒子師季彰,官至承奉郎(從八品上),在內侍省掖庭局擔任掌教習宮人書、算、眾藝的宮教博士(從九品下),授勳為上柱國。
墓志銘並序
公諱全介,字立之,泉州清源人也。歷承慶緒,譜籍存焉。其先惠超,皇任內外尚食知食使,隨駕南朝,賜紫金魚袋。公俊邁雄傑,該通群籍,以忠孝為心,獨步人表。元和初,為材應選。天子奇之。遂乃筮。嘗曰:挺乾坤,正日月,跨宇宙,致昇平。繇是風儀有節,恩澤遄加。至年,賜綠,加徵事郎,行內侍省內仆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充內樞密院孔目。至十五年,帝以禮學彌恪,本□有章,加朝議郎,官勛如故。長慶初,穆宗負,恩加宮闈局令,官勛如故。
敬宗新恩,加太中大夫,官勛如故。大和,文宗統極,新恩加內寺伯,官勛如故。
至四年,天子以在禁掖勛舊,差使江西送嶺南節度使李憲節,用酬績效以勸恪勤。
會昌,武宗馭宇。盡力彌縫,大稱上旨。在官之操,清白儉慎。人情翕然,以為績用無比。新恩加正議大大,攝內侍省內給事,判仗內宮闈局□,封武昌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仍賜緋魚袋。至四年,恩陝府監軍使,官勛如故。外撫四載,□民畏愛。恭行皇化,無黨無偏。所理正直,將騎有禮。內外瞻美,衢路欣然。
至大中六年,年滿歸朝。便退私室,承紹先業,儼然如初。道和而不雜,心俊而不疏,溫恭揖讓之間,自得輩流仰譽。親朋謂曰:能賢鄉黨,為之知命。何車之書滿腹而有斯見!何七步之才攸進而有斯知哉!退私一十七年,居家遇疾,時鹹通四年秋七月十八日,薨於長安縣修德里私第,享年八十有一。公建中四年二月二日生。夫人周氏,淑德貞諒,整肅居喪,以禮盡哀,毀不滅性。有男一人:季彰,能以器應世,今為承奉郎行內侍省掖庭局官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女一人,適劉氏。夫妻不幸,並早淪歿。男以喪禮,摧毀逾制。以鹹通五年正月九日窆於京兆府長安縣承平鄉小楊原,禮也。於戲!禁掖德風,藩維監護。內外稱美,來思去慕。恐陵谷變更,德音俱泯。故刻他山之石,以為不朽之銘。曰:
濟濟伊人,威儀在身,六朝恩澤,銀朱輪。蒞事忘勞,居家夕惕,忠孝恭謙,德行彌劇。知進知退,和而不同,績名未朽,璋隨風。親朋慟惜,嗚呼哀哉!音徽長在,日往月來。
(錄自《隋唐五代墓誌彙編》陝西卷第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