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益生昌”綢布店開業,在師傅鄧子英協助下,帥燦章自立門戶。極具開拓精神的他,數年間,在全國開設各類百貨店、公司、煙廠、鹽號、銀行、錢莊二十餘家。解放後,帥燦章遷居香港,賢弟帥劍章接管帥家留在安順的事業。儒林路31號,正是當年帥劍章修建的家宅。大院坐西向東,院門開口處為安順銅匠街面(今儒林路至三元橋段),原為一座典型的南方三進四合院。由於歷史原因,如今,四戶人家居於院內,好在帥劍章女兒和家人居住於此。幾代人的精心照料,讓這座百年老宅較完整地保留了原有風貌。縱然年華蹉跎,院子依舊泛著當年的光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順帥家大院
- 館藏地點:安順市西秀區儒林路31號
- 所屬年代:清末民初
宅院介紹,院落外圍,外院,堂屋,庭院,文物歷史,帥燦章,草繪圖,
宅院介紹
1917年,“益生昌”綢布店開業,在師傅鄧子英協助下,帥燦章自立門戶。
極具開拓精神的他,數年間,在全國開設各類百貨店、公司、煙廠、鹽號、銀行、錢莊二十餘家。
解放後,帥燦章遷居香港,賢弟帥劍章接管帥家留在安順的事業。帥劍章生有兩子一女,兩子在外從商研學,一女,照看家業。儒林路31號,正是當年帥劍章修建的家宅。
大院坐西向東,院門開口處為安順銅匠街面(今儒林路至三元橋段),原為一座典型的南方三進
四合院。由於歷史原因,如今,四戶人家居於院內,好在帥劍章女兒和家人居住於此。幾代人的精心照料,讓這座百年老宅較完整地保留了原有風貌。縱然年華蹉跎,院子依舊泛著當年的光彩。
與北方的四合院不同,這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院子除了後來增建的砌體建築外,其餘均為一樓一底式木結構樓房。
院落外圍
院落最外圍的建築今用作鋪面,樓房為一樓一底重檐式。正立面至今仍清晰地保存著大躍進時期的標語。院門如今已淪為一個顯得有些陰慘雜亂的過道。面朝儒林路街面,廊道右手邊是門鋪的貼面;左邊是套間正面;頭頂是連線兩個建築的騎廊;腳下是地面和門檻,整體形成一個四界面空間。
外院
跨過腳下的三道門欄,方進入第一進天井,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外院。第一進正房的明間用作堂屋,堂屋又稱“堂客”,是傳統中國民居的禮儀空間。主要用於供奉神榜,祖宗牌位。以堂屋的朝向為準,左手邊是傳統的套間,右手邊有一座後來改建的小型臨時建築。
兩邊院牆又以青磚按單丁斗子的砌法砌就。外院的地面很獨特,是以青石和白石交叉鋪就而成,知·青工作室的劉香介紹說,這種紋飾叫白果菱形紋,是傳統的紋飾。通往堂屋的有三踏階沿,每一沿均有三米多長,均以整塊料石打荒而成。堂屋的正門加有一扇小巧玲瓏的腰門,腰門又稱矮門,高度剛好到成人的腰際。過去主要用於防止家中小孩亂跑,有著濃郁的江南風情。
堂屋
明間和次間之間,又相對稱的開有兩道通往第二進天井的院門。第二進天井又稱為內院,內院在傳統社會一直是女眷活動的場所,內院很大,右側保留有廂房,院牆為白石打荒砌就。左右兩邊各有一對巨大的石缸,由整石掏空而成。如今庭院內仍倖存許多當年家族留下的名貴植株。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株從雲南帶來的九芯十八瓣的百年山茶花和一對百年羅漢松。幾日前院主人欣喜地傳了幾張照片跟我們,說,古茶花開了......
茶花的左邊是一套風化嚴重的石凳和石桌。每逢沒有蚊子的夏天(好像不大可能),能和一幫人坐在這裡乘涼喝茶嘮嗑大約是一件再愜意不過的事情罷。
庭院
古茶樹的後面原堆有一座假山,主人家向來對假山這種別具一格的庭院小品鐘情有加,每逢禮拜天安順花鳥市場開市的時候,若有緣遇上心儀的山石,常常不惜“血本”購之復堆其上,而今早已“亭亭如蓋矣”,著實惹人喜愛。由於歷史原因,解放後,內院被主人家用紅磚牆一分為二,因而多少顯得有些逼仄。假山背靠一片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原生竹林,竹林不大,呈橫排布置,有些像一道屏障,使得這座蒼老的帥家大院倒更有了幾分“閒庭深院資賢宅”的怨艾之美了。
竹林背後為院子的第三進,最後一排建築為八十年代修建的後罩房,砌體結構。
文物歷史
1917年,“益生昌”綢布店開業,在師傅鄧子英協助下,帥燦章自立門戶。
極具開拓精神的他,數年間,在全國開設各類百貨店、公司、煙廠、鹽號、銀行、錢莊二十餘家。
解放後,帥燦章遷居香港,賢弟帥劍章接管帥家留在安順的事業。帥劍章生有兩子一女,兩子在外從商研學,一女,照看家業。儒林路31號,正是當年帥劍章修建的家宅。
帥燦章
帥燦章(1889-1960):民國時期富商。貴州省安順人,民國6年(1917)與鄧子英合夥,在東街開設益生昌綢布店,成為安順“四大商號”之一。
1938年,參加安順“中英庚款促進會”,為國立黔江中學選址安順做出貢獻。1949年舉家遷香港,1960年病逝。
草繪圖
為了能讓讀者對帥劍章的家宅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我們特地精心製作了這幅草繪,之所以稱為草繪,一者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經過測繪,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製圖人是憑記憶完成的繪製,所以難免會有不少錯誤的地方,還望多多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