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這在文獻中屢有記載,如《左傳》昭公四年云:「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又如同書昭公十一年曰:「紂克東夷而隕其身」,把對東夷的戰爭,說成商紂王失國身亡的原因,足見商紂對東夷的戰爭,使商王朝的實力消耗很大。當周武王率師打到牧野時,商紂王才倉促調遣軍隊應戰。這些軍隊久困戰場,無心戰鬥,前徒倒戈,終於導致商王朝的滅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帝辛(商紂王)伐東夷
- 主要人物:帝辛(商紂王)
- 過程:商紂王討伐東夷
- 結果:商朝滅亡
人物概述,戰爭原因,戰爭過程,戰爭結果,人物爭論,
人物概述
朝歌(今淇縣)。
帝乙死,應立長子啟,因啟母賤不能立,而立少子辛為帝。帝辛自幼聰敏過人。 《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紀》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戰爭原因
帝辛在黎(今山東鄄城東)舉行軍事演習,要東夷派軍隊參加。東夷拒絕。帝辛便派商軍主力進攻東夷。
戰爭過程
付東夷的戰爭中,紂王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紂王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東夷人的反抗。夷人儘管善弓,但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古書上說:“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紂王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從山東西南部一直打到山東膠東半島沿海,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戰爭結果
由於東夷部族的頑強抵抗,使商軍長期陷於東部作戰,造成商朝內部空虛,消耗了商朝大量人力、物力。
這時,周武王看到了機會,在姜子牙的建議下,周國率舉國之力進攻朝歌,而商軍的主力正在東方跟東夷作戰,來不及回撤。沒辦法,商紂王只能組織奴隸和囚犯作戰,奴隸和囚犯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他們不僅沒有跟周軍作戰,反而倒戈了。這樣商朝滅亡了。
這時,周武王看到了機會,在姜子牙的建議下,周國率舉國之力進攻朝歌,而商軍的主力正在東方跟東夷作戰,來不及回撤。沒辦法,商紂王只能組織奴隸和囚犯作戰,奴隸和囚犯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他們不僅沒有跟周軍作戰,反而倒戈了。這樣商朝滅亡了。
人物爭論
一般人提到商紂王,都是來源於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描寫,即商紂王殘暴無能,驕奢淫逸,寵愛妲己,誅殺大臣,人心盡失。但是熟讀史書的毛主席是這樣評價商紂王的:" 商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當時微子是裡通外國。為什麼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干反對他。紂王去打東夷,把那個部族征服了。紂王是很有才幹的。後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不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