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級I型殲星艦

帝王級I型殲星艦

星球大戰中帝國級I型殲星艦(Imperal-class I Star Destroyer)(舊譯帝王級I型殲星艦)無疑是帝國艦隊最有力、最顯著象徵,也是造船工程科技的奇蹟。帝國級殲星艦縱橫銀河數十年,背負著代表皇帝力量象徵,重武器平台、星球攻擊、星球防禦、反艦作戰、輕型艦艇母艦,殲星艦在任何方面都表現出絕佳性能,一支由殲星艦組成的艦隊,作戰效能總勝過多種戰艦組成的特混編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帝國級I型殲星艦
  • 外文名:Imperial Star Destroyer
  • 類型:多用途殲星艦│指揮艦
  • 長度:1600米
  • 操縱性:4 DPF
  • 乘員:36810人
  • 感測:Com-Scan
  • 隸屬:銀河帝國、新共和國
艦船數據,設計過程,設計過程,地位,命名,艦船性能,載員,艦載機和機庫,護盾,能源供應系統,對地攻擊,武器,缺點,

艦船數據

名稱:萊拉‧華瑟克斯│夸特造船廠 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I型殲星艦
速度:超空間等級x2,備用x8,次空間速度9MGLT,加速4MGLT
動力:三具夸特造船廠毀滅者I型離子引擎[主引擎],四台天鵝座太空廠Gemon-4離子引擎[備用引擎],西納艦隊系統I-a2b太陽能電離反應器
炮手275 [軍官4520,服役人員32565],士兵9700[一個師],20架AT-AT,30架AT-ST,預備組裝基地1,鈦戰機中隊4[3],鈦攔截者中隊1[2],鈦轟炸機中隊1[1],登入艇12,Lambda級交通梭8,Delta級突擊士兵艇15,突擊炮艇5,Gamma級突擊艇,多組偵察機器人,數百架支援艦艇,36000噸貨物[戰機中隊第一個數字是雅文戰役前,後者是恩多戰役前,此外少數殲星艦擁有如鈦防禦者或鈦先進型中隊]
帝王級I型殲星艦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的引擎
通訊:Holonet全像網傳訊器,西納艦隊系統漫遊者次空間傳訊器[有效距離100光年,能夠同時監控多於300個不同次空間頻率,透過一秒十次改變頻率,在不到3小時掃描整個次空間光譜,強大的Com-Scan編碼器在數分鐘之內能夠破譯多數截收的資訊。]
武器:Taim & Bak XX-9重型增壓雷射炮x60[20前、左、右,有LeGrange瞄準戰機用電腦],布羅斯特NK-7離子炮x60[20前,15左、右,10後],費龍Q7牽引光束x10[6前,2左、右]
其他:西納艦隊系統Txs-431飛行控制操縱台[用來導引降落戰機及掌握船塢進出事宜,能識別接近機種型號並掃描艦船傷害、充能的護盾、武器和登艦生命體];為數眾多長程電子識別器和超過100部全光譜接收器,一部多頻率接收器會監視所有通訊和藏在自然背景X光中的其他訊號。
防護:兩具夸特造船廠ISD-72x護盾[4800 SBD],鈦合金增強外殼[2272 RU],主反應器周圍的圓頂型碳化增強外殼,每座重型增壓雷射炮周圍1公尺的鈦合金外殼。

設計過程

設計過程

帝國殲星艦三角形輪廓源於銀河共和國殲星艦設計,歷史悠久。翱翔銀河、解決爭端的絕地武士團飛船有一種自豪和安慰感,但帝國殲星艦的龐大尺寸則散發出敬畏和恐懼。
華勒克斯‧畢利賽克斯之女,殲星艦設計者萊拉‧華瑟克斯[Lira Wessex]向帝國提出建造殲星艦戰艦的提案時,在帝國軍事戰略家、帝國艦隊監督委員會和議會預算委員會[後來被跟議會一起廢除了]之間發生激烈爭執,差點引發帝國分裂。反對的理由包括本艦價格太貴、不易操作,甚至技術上不可達成等。帝國艦隊監督委員會採取了一些措施才能讓計畫繼續進行。
帝王級I型殲星艦
一年後,當第一艘殲星艦從船塢開出,帝國艦隊監督委員會就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殲星艦的價格並沒有想像中貴,皇帝下令以固定速率生產此艦,要使銀河帝國能不必再顧慮一些常規威脅。
這艘楔型殲星艦上武器密布。渦輪雷射炮和牽引波束投射器點綴在飛船表面。腹部機庫可以起降TIE戰鬥機、登入艇、陸地突擊單位、超空間探測器,或用來安置被俘飛船。其忙碌艦橋里配備了帝國星際艦隊最優秀的軍官指揮作戰。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側圖

地位

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無疑是帝國艦隊最有力、最顯著的象徵,也是造船工程科技的奇蹟。一個帝國艦隊中有一艘殲星艦而輔以其他艦船,一個特遣隊有三艘,區域中隊六艘,區域大隊24艘。有半數殲星艦保留在帝國核心區域,以保護重要的軍事和工業組織。一共有超過25000艘殲星艦在帝國服役。[註:原名是元首級Imperator-Class,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的簡寫ISD是義軍同盟取的稱呼。]帝王級殲星艦(Imperial Class Star Destoryer,ISD)是如此的著名,以至於單獨的"Star Destroyer"一詞都用來指代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
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縱橫銀河數十年,背負著代表帕爾帕廷皇帝力量的象徵,重武器平台、星球攻擊、星球防禦、反艦作戰、輕型艦艇母艦,殲星艦在任何方面都表現出絕佳的性能,一個支由殲星艦組成的艦隊,作戰效能總勝過多種戰艦組成的特混編隊。
殲星艦被認為是帝國艦隊的標誌性軍艦。它在一個星系中的出現表示帝國對這裡的事務極其關切。雖然是典型的帝國特色,但甚至連殲星艦都不足以實現帝國炫耀武力的願望。在超級殲星艦等更大的軍艦面前,甚至這些龐然大物都相形見絀。

命名

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是最後的Star Destroyer(殲星艦),被作為銀河帝國最重要的象徵之一。在設計之時,本型艦最初被命名為Imperator級,但是後來由於政治原因在絕地大清洗後(Great Jedi Purge)被改稱為Imperial級。

艦船性能

載員

帝國級(Imperial-class )殲星艦員至少為37000名。加上搭載的一個軍團的帝國衝鋒隊(one "division" or "legion",大約9700人),總計達到46700,包括了帝國衝鋒隊中的特遣隊及其部署基地,戰鬥機飛行員和輔助艦船飛行員。
機庫

艦載機和機庫

每艘帝國級(Imperial-class )搭載72架帝國TIE戰機,通常是48架TIE式星際戰鬥機,12架TIE式星際攔截機和12架TIE式星際轟炸機。數千突擊隊將戰艦作為前進基地以應付快速鎮壓反叛領土的需要。她還能攜帶大量步行機械,例如20個AT-AT,30個AT-ST。有時她們還會攜帶像Y85泰坦型運輸艦和哨兵級登入太空梭等輔助船艦船
本艦下方有個150公尺長的主要機庫,可以用來容納俘虜的小型船艦,或是發射偵察機器人、部署戰機升空,旁邊有登艦通道、控制室、磁性牽引器、懸吊裝置等。第二機庫則是負責較大梭艇升空和登入作戰用,或是作為備用機庫。
機庫內景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設計圖

護盾

偏導護盾產生器裝在艦橋上兩個裝甲圓球內,藉由其他裝置將護盾包圍整個艦身。反抗軍在雅文戰役前摧毀大膽號時發現其護盾產生器很容易摧毀,帝國在另一艘Kotiate號被摧毀後將殲星艦護盾升級為較貴的消耗性護盾,從此反抗軍就失去這項優勢。在護盾產生器中間是追蹤陣列。艦橋位於指揮塔上,指揮塔從艦身後方伸出,能看到整個艦身,艦橋內乘員坐在左右下凹位置。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設計圖

能源供應系統

有些星系的國內生產總值甚至還比不上單艘殲星艦成本。有些國家在歷史上消耗能量總和甚至比一艘殲星艦在一次超空間跳躍中消耗的能量還低。給這艘1.6千米長飛船提供動力的簡直是一小太陽——一座太陽能離子化反應堆凸出在腹部中線,利用其烈火給這艘巨大戰艦提供燃料。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具有3個主引擎和4個較小的輔助引擎。巨大的太陽能電離反應器供給超空間和次空間引擎,以及任何系統需要的能源。相互聯繫的系統是最令帝國工程人員驕傲之處,因為當某統故障時,其他系統會自動接手,或是系統需要更多能源時,其他系統的多餘能源也會馬上送到。殲星艦出現之前的超空間引擎都比不上本艦之大,其消耗的能源也高得驚人,做一次超空間跳躍所需能源甚至比許多星球有史以來耗費的能源還多。為了推動這艘巨艦,能源輸出更是不下於一顆小型恆星

對地攻擊

殲星艦可以裝載預備組裝的駐軍基地並在幾天內安裝到星球上,殲星艦也能用強大火力花幾小時將地面一切化為塵土。帝國級(Imperial-class )還能利用TIE戰鬥機和低軌道炮擊來支援地面進攻。

武器

帝國級(Imperial-class )I型殲星艦(也稱為Imperial-I型)擁有用以摧毀敵方戰艦的12門增壓鐳射炮和4門重型離子炮。這些重炮中4門以雙聯炮塔形式布置在塔式艦橋兩邊。舷側各有一個四聯炮塔。增壓鐳射炮和離子炮裝在五管炮座上,每個炮座有三個炮位,分別以2-2-1方式組成,可以鎖定單一目標或多重目標。不過因為炮座配置的問題,造成重疊的射界不夠多,因此當殲星艦在對抗靈活的小型目標時,總是很難將之擊落。增壓鐳射炮射擊造成的高溫要用三個獨立冷卻器保持其安全。殲星艦可用離子炮齊射造成敵機不能正常運作,再用牽引光束鎖住敵機並用增壓鐳射炮加以擊毀。

缺點

進行空間跳躍前,帝國級I型(Imperial-I)需要丟棄垃圾
很不幸的是,本艦沒有大多數船艦都有的資源回收系統,因此殲星艦在進入超空間前通常要拋棄垃圾。
殲星艦另一項缺點是如果失去護盾時無法把能源切到備用護盾上,不過可以藉由調整護盾比補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