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啄木鳥,又稱白嘴啄木鳥,產於墨西哥北部。羽毛黑色,翅膀和頸部有白色的斑點。雄鳥有紅色的羽冠,喙白色,是已知啄木鳥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成鳥的身長可達60cm。帝啄木鳥和特里斯丹啄木鳥屬瀕危動物。分布在中國四川、雲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雄性帝啄木鳥有鮮艷的紅色羽冠,雌性則為黑色。兩性的羽色主要為黑色和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尖端為白色,次級飛羽全白,肩部上的肩羽亦為白色,並延伸至頸後。鳥喙為象牙白色。
生活習性
帝啄木鳥生活在海拔1920~3050m的山區森林內,在海拔1600多m的山區也有紀錄。主要以死去的老松樹樹幹內的昆蟲幼蟲作食。一對帝啄木鳥夫妻需要至少26平方公里的廣闊林地才能繁殖後代。非繁殖季節時帝啄木鳥會視乎食物的情況而選擇單獨行動,或結為最多12隻個體的小組集體覓食。
棲息環境
常在杜蘭戈松、墨西哥白松、火炬松及孟特松等混合針葉林內生活。
種群現狀
目前帝啄木鳥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可能滅絕”),表示此物種除了極度瀕危外,實際上已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鳥仍然存活。對上一次可靠的紀錄已是在1956年,杜蘭戈州內有觀察紀錄。此後分別在1965年、1993年、1995年及1996年等斷斷續續出現當地的觀察紀錄,但每當研究人員根據情報而在發現地點進行詳細搜尋時,卻都空手而回。學者們雖然相信仍可能有個體存活,但其極少的數目及支離破碎的生境已不足以支撐這個物種繼續存活。
造成此鳥數目急劇下降的原因包括其棲息地被開發破壞,由於此啄木鳥依賴年老的松樹,而且需要較大的生活面積,因此森林砍伐等開發活動對它們造成的影響相當致命。此外當地的塔拉烏馬拉人視帝啄木鳥為民間藥材,幼鳥被視為美食等原因也導致過渡捕獵的出現。有研究指也有不少人只為了近距離觀賞這種美麗的鳥類而將它們射殺。
Lammertink et al.根據1956年後的多次觀察報告推斷此鳥在1990年代仍然存活,主要分布在其歷史上曾出現的分布區的中部,在這段期間沒有可靠的紀錄並缺乏有關的研究數據;在1990年代以後,由於種群數已出現災難性的減少,雖然其近親象牙喙啄木鳥能於2005年再現人世,但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要找到此鳥已幾近渺茫。
目前全球有約120具帝啄木鳥的博物館標本,但一張活生生的帝啄木鳥相片或錄影片段也沒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