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里幹道是指元朝腹里通嶺北行省的站赤,史籍明載有三條路線,即帖里幹道、木憐道和納憐道。《元史·地理志》記:“元貞元年,於六衛漢軍內撥一千人,赴稱海屯田,北方立站帖里乾、木憐、納憐等一百一十九處。”
帖里幹道是指元朝腹里通嶺北行省的站赤,史籍明載有三條路線,即帖里幹道、木憐道和納憐道。《元史·地理志》記:“元貞元年,於六衛漢軍內撥一千人,赴稱...
移相哥軍擊潰藥木忽兒和合剌察兒,阿里不哥難以繼續立足和林,匆匆退到由他繼承的拖雷分地吉里吉思。忽必烈大概是循帖里幹道,順利進至和林。其時約在當年初冬。...
木憐道、帖里幹道、納憐道 時代 元朝目錄 1 地理位置 2 馬政兼漁耕區 ▪ 馬政 ▪ 狩獵業 ▪ 漁業 ▪ 農業 ▪ 果樹 ▪ 開發嶺北...
洪武五年(1372)正月,新年伊始,朱兒璋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由木憐道出發,赴和林為中路軍;曹國公李文忠為副將軍,由帖里幹道出發為東路軍;宋國公馮勝為右...
元朝時在蒙古草原與漢地之間,辟有從和林至上都的驛路三條:帖里幹道(temgen,蒙語意為車),全程57站。木憐道(monn,意為馬),計38站。納憐道(narln,意為小)...
木憐道是指元朝腹里通嶺北行省的站赤,史籍明載有三條路線,即帖里幹道、木憐道和納憐道。《元史·地理志》記:“元貞元年,於六衛漢軍內撥一千人,赴稱海...
納憐道是指元朝腹里通嶺北行省的站赤,史籍明載有三條路線,即帖里幹道、木憐道和納憐道。《元史·地理志》記:“元貞元年,於六衛漢軍內撥一千人,赴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