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頭

帕頭

帕頭亦作“陌頭”、“帞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昔南陽張津為交州刺史……常著絳帕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頭
  • 條目: 帕頭(帕頭)
  • 文獻:《釋名·釋首飾》
  • 拼音: pà tóu
  • 注音:ㄆㄚˋ ㄊㄡˊ
相關注釋,現在套用,

相關注釋

1. 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釋名·釋首飾》:“綃頭,綃鈔也,鈔發使上從也。或謂之陌頭,言其從後橫陌而前也。” 王先謙 疏證補:“今時始喪者邪巾貊頭笄纚之存象也。《集韻》:‘邪巾、袙頭,始喪之服。’《類篇》:‘帕,邪巾也。’陌、貊、帕、袙義同。”
2. 路上;路旁。《宋書·劉穆之傳》:“時 穆之 聞京城有叫噪之聲,晨起出陌頭,屬與信會。” 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壻覓封侯。” 明 孫起都 《金落索·代妓》曲之三:“陌頭芳草憶王孫,縱春郊挑菜成羣。”
3. 帕,本是古代束額的頭巾或束髮的裹頭。束額又稱為抹額,一般男女都可以用,我們在陳老蓮的“水滸葉子”或是費丹旭、改琦的仕女畫里也能看到這種戴在頭上的巾子,到底是為了裝飾還是有禦寒作用,尚未可知。不過戲曲中大多以抹額形式表現人物在病中,如《群英會》中的周瑜、《洪洋洞》中的楊延昭等等。至於帕頭,則是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也是無冠時一種隨意性的裹頭。歷史上的“黃巾”、“紅巾”之軍,都是以不同顏色裹頭的標誌。陝西章懷太子墓壁畫中就能見到許多繫著紅抹額的士兵,是當時武人習用的一種裝束。這種裹頭之物,俗稱為“帕子”。

現在套用

目前,在四川山區,還有人在使用。一般選擇白色棉布。在下地勞作的時候會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