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埃米爾·帕拉德

帕拉迪一般指本詞條

喬治·埃米爾·帕拉德(George E. Palade, 1912年11月19日-2008年10月7日)是一位羅馬尼亞細胞生物學家。因為在細胞生物學方面的開拓性工作,他與比利時的克里斯汀·勒內·德·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和美國的艾伯特·克勞德(Albert Claude)共同獲得了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帕拉德的貢獻包括對電子顯微鏡方法的發展,發現了核糖體(ribosome),以及對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的研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埃米爾·帕拉德
  • 外文名:Palade,George Emil
  • 中文名:喬治·埃米爾·帕拉德
  • 英文名:Palade,George Emil
  • 籍貫:羅馬尼亞
  • 性別:男
  • 國籍美國
  • 出生年月:1912年
  • 職業:細胞生物學家
人物簡介,科研經歷,實驗,

人物簡介

帕拉德的父母分別是哲學教授和學校教師。1930年他成為布加勒斯特大學(Carol Davila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的一名醫學學生。在1940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前,帕拉德完成了他的臨床培訓和關於鯨類動物腎臟的顯微解剖的博士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帕拉德在羅馬尼亞軍醫隊服役。服役結束後,他於1946年移民到了美國,在紐約大學做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後來帕拉德加入了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的病理學部門,和一群具有開拓性的電子顯微鏡技術人員在一起工作。

科研經歷

1958年,帕拉德成為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一名細胞學教授。他對豚鼠胰腺的研究顯示:微粒體的功能是和內部的細胞傳輸有關的,而不是與新陳代謝有關。他在微粒體中發現了很高的RNA含量,從而產生了一個新詞——核糖體(ribosome)。他還指出,蛋白質的產生是發生在核糖體中的RNA鏈中的,而核糖體是依附於內質網上的;產生的蛋白質會隨著液泡移動到細胞外的液體中。
從1973年到1990年,帕拉德在耶魯大學醫學院指導細胞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後來他成為聖迭戈加利福尼亞大學細胞和分子醫學系的科學事物院長,還是聖迭戈加利福尼亞大學癌症中心糖生物學研究項目的一個成員。帕拉德德的研究主要是關於確定腫瘤血管和正常血管之間的不同之處的。帕拉德的研究貢獻在於它有助於識別和破壞那些能夠給腫瘤提供營養的血管。

實驗

喬治·埃米爾·帕拉德是克勞德的學生和助手.改進了電子顯微鏡樣品固定技術,並套用於動物細胞超微結構的研究,發現了核糖體和線粒體結構。不僅如此,帕拉德還將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靜態描述,引向動態研究,他通過大膽想像作出推測,再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加以證實的實驗,這個實驗後來成為生物學史上最精彩的實驗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