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上海1937)》,半月刊,文學刊物,1937年3月10日創刊於上海,編輯人為徐懋庸、王淑明,自第2期起由王淑明單獨編輯。該刊由希望半月刊社出版,發行者為希望出版社,社址位於上海福州路380號。主要撰稿人還有胡喬木、周揚、王淑明、何家槐、沙汀、周木齋、陳子展、郭沫若、舒群等。館藏1937年第1、2期。之所以定名為“希望”,編者在創刊號的《編後記》中稱:“‘希望’,‘希望’,民族解放的希望,社會改革的希望,文化發展的希望,一切希望,在中國青年的心頭最為豐富。本刊是想借從文藝作品,表達中國青年人的心情,所以定名為《希望》。”
《希望(上海1937)》集合了一大批政治上傾向於中國共產黨的作家,在當時的青年之中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該刊是研究抗戰前後知識分子思想狀況和文學史的重要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望(上海1937)
- 類別:文學刊物
- 創刊時間:1937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刊登內容
該刊主要發表各種短篇文藝作品和新鮮優美的譯文,文藝作品方面,有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比較重要的文章有喬木的《作家需要一個新運動》,郭沫若的《君子國》,周揚的《藝術與人生》,沙汀的《乾渣》,王淑明的《一個偉大作家的歷程》,何家槐的《晚間的來客》,戴平萬的《在裕興里》,柳林的《在通州》,喬木的《挑野菜呦》,梅雨的《真理的呼聲》等等。譯著方面,刊中載有廬濱斯坦著,未明譯的長篇連載《武士道》,Tretykov作,梅雨譯的《我的告白》,Gladekov,楊騷譯的《我的夢》Pitcairn作,林淡秋譯的《夜襲》等。此外,刊中有時也會刊登一些舊的經典文章,如《魯迅的第一篇小說:懷舊》。刊中有時也會在補白部分刊登一些有關國際文化界的文字,如《美國文化人對西班牙抗戰的態度》。《加泰羅尼亞智識階級的檄文》
刊中還載有不少文化類廣告,有中國圖書雜誌公司之類的出版機構的廣告,也有《讀書之友》、《高爾基選集》、《華僑革命史跡》、《東北巨變血淚大史畫》之類出版物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