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為引進度假村項目,一新建希望國小被強拆,裸露的鋼筋遍布銹跡。破碎的紅磚牆層層疊疊,堆成了小山。造型精美的門框、柱子倒在操場的四周。這個嶄新的廢墟。在被拆除以前,完全竣工僅一年。強拆事件經微博廣泛轉發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希望國小被強拆事件
- 發生時間:2013年10月31日
- 發生地點:湖南株洲希望國小
強拆事件,學校歷程,媒體評論,
強拆事件
2013年10月31日左右,一條配圖帖子在微博上被廣泛轉發,該微博稱:湖南株洲一新建希望國小被強拆,竣工僅一年,村民阻止強拆被打傷。
在海拔1350米的湖南省炎陵縣大院農場,一所新學校的建成,在竣工不到半年後,一個計畫投資百億元的項目被引入炎陵,希望國小所在地塊被劃入首批征地範圍。
之後,當地三次欲拆遷學校,但被村民及時阻攔。最終,希望國小被拆除,學生被轉移到了過渡板房內。在炎陵縣政府大廳顯示屏上,三句話被滾動播放:“項目先於一切,項目高於一切,項目重於一切”。
學校歷程
2008年,長沙PA20義工隊提出願意出資50萬元援建大院希望國小。他們在長沙辦了一場義賣活動,戴萬國帶著7名學生前往現場募款。據株洲市政府入口網站訊息,炎陵縣大院希望國小教學樓、師生食堂主體工程在2010年完工。2011年,株洲市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局及市政管理處捐資8萬元完善了該校的升旗台、浴室等設施,當年9月該校即投入使用。
2012年,大院農場又投入16萬餘元進一步完善國小籃球場、圍牆、校門等硬體。當年8月13日,大院希望國小附屬工程建設全面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炎陵縣教育局一名官員表示,慈善捐款只是小頭,教育局出了大頭。據此計算,大院希望國小建設費用應過百萬元。
就在大院希望國小完全竣工僅4個月後,2012年12月,炎陵縣引進的一個總投資約100億元的項目在長沙簽約,希望國小恰好位於炎陵縣新華聯·神農谷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建設紅線範圍內。於是,學校最終遭到強拆,學生被轉移到了過渡板房內。
媒體評論
對此長江網發表題為“為項目強拆希望國小,請別以發展之名”的評論: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一句古話。但如今發生在湖南株洲的一起強拆國小事件卻讓這句話多了幾份諷刺的味道:在當地被老百姓“像佛一樣供起來”的學校,卻不得不為了政府的“一號工程”而被強拆;孩子們也應為沒有了上課的地方而不得不在簡易甚至是危險的過渡性板房中上課。
上百億的工程對於一個縣城來講,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炎陵縣政府如此的重視。也許在有些人眼中看來,一個近百萬的學校對於過百億的工程來講實在是微不足道,為了引進這么大的項目,小小的學校又算什麼?可耗資百萬的學校,炎陵縣大院農場人盼望二十年的希望國小,義工志願者們的無私援助。在凝聚了這么多人的心血後,卻只因一句“項目先於一切,項目高於一切,項目重於一切”,學校就只能無奈讓步強拆。
縣政府的領導們看到了引進項目可以帶來的資金流入和就業機會,但沒看到或者是選擇性忽視了這一小小的凝心聚力的希望國小。如果說新華聯·神農谷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是炎陵縣引進的首個百億旅遊大項目,能為整個區域帶來的更多的機會和整體提升的素質。但項目可以帶來的利益是近期可以預見的,顯著的,而對於教育的忽視卻是讓人痛心的。
即便退一步來講,為了這個巨大的項目不得不拆除新建不到一年的學校是划算的決定,那么,至少在拆除學校之前,政府是完全可以做好相應的過渡措施的,而不是匆匆忙忙的搭建一個“水泥坪沒鋪好,廚房、圍牆、衛生間等都沒弄好,油漆味讓孩子們頭疼,頭頂有掉冰錐危險的高壓電線,地處地質災害區”的這樣一個所謂的“學校”。
一個地區的發展需要招商引資,無可厚非,可這種新建不久卻要面臨強拆的事件是否值得當政者們的反思,如此的浪費公共資源,政府的財力物力所新建的學校,卻使用僅僅幾月就面臨強拆,那教育局斥資修建的學校卻讓道項目建設。
為政者,如果是真的謀求一方發展,那么更加應當多思多想,而不是僅僅把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當作政績籌碼,為官之路的墊腳石。保守的業績觀卻也始終陰魂不散縈繞在不少官員的頭腦之中。或許只有在位之時GDP上面所創造輝煌的成績才是自己能力的表現,而對於一些默默無聲方面,比如教育,得過且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