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綜合症的介入治療》布加綜合徵(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主肝靜脈出口和(或)肝後段下腔靜脈血流受阻所引起的肝後型門脈高壓症和(或)下腔靜脈高壓綜合徵。
疾病
臨床表現
布加綜合症的治療分為兩種:
1、單純下腔靜脈隔膜、狹窄,首選介入治療。
2、下腔靜脈血栓、肝靜脈閉塞,首選布加根治術。
症狀:
臨床表現取決於阻塞的部位、程度以及側支循環的狀況。輕度阻塞可無明確的症狀或為原發病變的症狀所掩蓋;一旦完全阻塞,症狀和體徵可很典型。下腔靜脈下段的阻塞所引起的症狀,主要是下腔靜脈高壓狀態:
①下肢靜脈郁滯;兩下肢以至陰囊明顯腫脹,每於行走、運動後加劇,平臥休息後減輕。下肢淺靜脈曲張,皮膚出現營養性改變,如皮膚光薄、脫毛、搔癢、濕疹、色素沉著,甚至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尤以兩下肢足靴區最為明顯。
②胸腹壁靜脈曲張,大多是豎直長鏈狀,直徑可達10mm以上,有時也可盤曲成團,似靜脈瘤樣改變。曲張靜脈一般位於胸腹前壁,也可位於胸腹側壁和後背,血流方向均向上。
如果病變累及腎靜脈或以上平面,則導致腎靜脈高壓、腎血流量減少、腎功能障礙。表現為腰痛,腎臟腫大,並可有蛋白尿、血尿。如進入慢性期,則因長期蛋白尿、全身浮腫、血膽固醇增高等,可形成所謂腎變性綜合徵。
病變累及肝靜脈或以上平面,則可有下腔靜脈高壓、門靜脈高壓(包括肝脾腫大、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和心貯備功能不足(包括動則心悸、氣促)三組臨床表現。急性肝靜脈阻塞可因急劇進行性腹水、肝昏迷而死亡。
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徵多數病人肝功能較好,白、球蛋白倒置或肝功能異常者約占1/3,可能由於此症肝細胞病理改變為繼發性,且程度較輕之故。
倘若為腫瘤所致之下腔靜脈阻塞,則臨床上有腫瘤本身表現的腫塊和疼痛、臟器浸潤或轉移的肝腫大、黃疸、消化道功能障礙及咳血、胸痛等。
治療
由於下肢或盆腔深靜脈血栓繁衍擴展所造成的下腔靜脈阻塞,在急性期可採用抬高患肢,
套用溶栓、抗凝、祛聚藥物,如尿激酶、鏈激酶、肝素、雙香豆素衍化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潘生丁等。為消除腹水,可進低鹽飲食,並服用利尿藥物。
如出現肺栓塞症狀,可酌情考慮作下腔靜脈結紮或下腔靜脈濾網成形術,以防再栓塞。
對慢性期病人,經積極內科治療病情無明顯好轉,可考慮外科手術,以恢復下腔靜脈血流。
(一)手術適應證下腔靜脈阻塞的手術適應證應嚴格掌握。
1.下腔靜脈血栓形成慢性期病人,經積極內科治療病情無明顯好轉者。
2.下腔靜脈隔膜阻塞者。
3.惡性腫瘤引起,並可能切除原發病灶,保存或重建下腔靜脈者。
(二)手術禁忌證
1.肝功能衰竭者。
2.惡性腫瘤無法切除或已轉移。
3.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對症狀輕微且病程已較長,全身情況較佳者,手術應慎重考慮。特別是下腔靜脈-右心耳旁路移植術創傷大,可發生肝、腎功能衰竭;部分胸壁測支靜脈又遭破壞;凝血機制差可造成縱隔血腫;術後回心血量猛增還可導致急性心力衰竭等。因此需仔細權衡利弊得失,再決定手術問題。
併發症
術後護理
(2)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血氧飽和度:術後每30min測血壓、脈搏、呼吸、體溫、血氧飽和度並記錄,注意各項指標的變化。
(3)嚴密觀察穿刺側肢體:因筆者多採用的是下肢靜脈入路,在術後穿刺部位加壓包紮以防穿刺部位血腫形成或出血,故每30min觀察1次,注意患處有無出血、血腫,並注意下肢血供,有無腫脹。術後8h用束帶固定穿刺側下肢,以減少活動,減少出血,防止支架移位。
(4)術後48h臥床,對不習慣床上排便者,術前1周訓練。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圖書
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徐州醫學院
版本:2002-5-272002-5-2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ISBN:ISBN7899983312
定價:¥100.00
本CD-ROM為衛生部醫學CAI課件。本課件使用大量珍貴的臨床病例圖片、錄像、動畫和文字,配以解說,詳細介紹了布-加綜合徵(Budd-Chiarisyndrome)的臨床表現以及影像診斷,重點介紹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適應證和禁忌證、介入治療器械、介入治療方法、最新進展、介入術後處理、併發症及處理。課件中附有練習題。課件內容豐富,資料寶貴,是學習布-加綜合徵的不可多得的輔助教材。本CAI課件由徐州醫學院製作,適用於醫學院師生以及臨床醫師學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