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德爾,W.

德國作家。1901年5月2日生於漢堡一工人家庭,15歲國小畢業,進工廠當學徒,加入社會民主主義工人青年團。這時德國已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年,國內民窮財竭,工人生活艱苦,使他體驗到資本主義剝削和帝國主義戰爭的罪惡。1918年加入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領導的斯巴達克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雷德爾,W.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漢堡
  • 出生日期:1901年5月2日
  • 職業:作家
是年這個團改組為德國共產黨,他也是最早的黨員。1923年參加漢堡工人起義,被捕下獄,在獄中寫成(1924)。獲釋後,在一條航行地中海的船上當機匠助手,到過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北非等地。經過一年半海上生涯回到漢堡,進“N和K機器廠”當車工,並由台爾曼介紹在漢堡《人民日報》當工人通訊員。他在通訊中流露出的革命信念,觸怒了反動當局,於1930年因一次對製造防毒面具的報導,被魏瑪共和國法庭以“文藝叛國罪”叛處兩年監禁。他在獄中寫成反映無產階級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1931),深得著名的共產主義作家路德維希·雷恩的讚許,立即付印。因此他在監禁中又寫了一部表現漢堡工人的長篇小說(1931)。這兩部反映20年代德國工人革命鬥爭的作品使他進入了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爾夫等無產階級革命作家的行列。他的另一部譏嘲“納粹綱領”的小說,因為原文紙版落到納粹手裡,只有俄文和烏克蘭文譯本流傳。
1933年納粹沒收和焚毀他的作品,並把他關進集中營。13個月後獲釋,流亡到布拉格。他根據這段經歷寫了長篇小說《考驗》(1934),這是第一部反映集中營生活的作品,寫成後被譯成17種文字。1934年他和貝希爾到莫斯科,列席了作家大會,並見到高爾基。會後留居莫斯科,和貝希爾一同從事國際革命作家聯盟的工作。1936年, 他和布萊希特、 福伊希特萬格合編文藝月刊《發言》。1937年他以黨員地下活動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你的不認識的弟兄》出版。同年去馬德里出席反法西斯保衛文化代表大會,並參加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國際反法西斯志願軍,被任為台爾曼營的政委。在奪取埃布羅河上的昆托要塞的戰鬥中負傷。在巴黎治傷時寫成中篇小說(1938),並研究法國革命史,寫成供青年閱讀的歷史小說《萊茵河上的委員》(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已去蘇聯。他以自己的革命鬥爭和親友們的生活作素材,寫成三部曲的第一部《父親們》(1941)。第二部(1949~1952)脫稿前,他回到了解放了的祖國。《孫子們》發表於1953年。三部曲的故事從主人公華德於1901年誕生起到1945年柏林解放止,通過華德的外祖父哈特柯夫的回憶,又追溯到30年前普法戰爭末期,從一個家庭反映了這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而這些事件又直接影響到小說中人物的思想和行動。作者在這裡想說明德國工人階級這80年的鬥爭是有成果的,他們的血汗沒有白流。
1941年10月希特勒軍隊接近莫斯科時,布雷德爾和魏納特到前線去草擬傳單,用擴音器喊話。他把這時的經歷寫成中篇小說(1942)和《特派員》(1944)。
1945年 5月,他回祖國參加重建工作,寫成中篇小說(1949)和《五十天》(1950)。前者揭發一些村民想用沉默來忘掉助納粹為虐的罪行;後者是一部報告文學,記述勞動人民在50天內重建一個被洪水毀壞的村莊。
布雷德爾回國後,先後擔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家協會理事和主席,主編過、等刊物,同黑爾合寫電影腳本(1954)。1955年春,他來中國訪問,在延安毛澤東故居參加過一次宴會,他把聽到的中國人民革命鬥爭故事寫成(1956)。1959年發表《新的一章》,1964年續出它的二集和三集。1954年他被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和藝術科學院副院長,1962年為院長。他曾計畫寫一部自傳。1964年,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旅行歸來,參加東西德作家中心“筆會”在波茨坦舉行的年會,接著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訪問,返德不久,在藝術科學院 1月27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因突患心肌梗塞症去世。
布雷德爾在創作上力求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他們正面和反面的種種性格,描寫他們的“內心抽搐和鬥爭”。他的語言也同他的為人一樣地樸質而富有感情。他說:“只有樸素的文藝才能為人民所接受。”他是中國人民熟悉和歡迎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已有中譯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