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鯨

布氏鯨

布氏鯨(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長0.3米左右,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鰭相對較小,背鰭突出,呈鐮刀狀,下顎頂部有兩排鯨鬚板,數量約有300個。

布氏鯨與塞鯨極為相似,主要區別在於塞鯨由上領前端至噴水孔的中央脊線兩側各具一條脊線;布氏鯨由臍部到生殖孔處有一條褶溝;腰椎棘突均向後傾。

布氏鯨是一種不經常浮在水面上的鯨魚,它的體表常附著一些浮游生物,也是一種具有掠奪性的鯨魚。有關其活動細節、交配習慣等方面還沒有較準確的研究成果。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生物分類,

形態特徵

布氏鯨的體型比小布氏鯨大,性成熟體長在雄性至少達11.2m,雌性至少達11.7m。雄性最大體長14.6m,雌性15.6m。布氏鯨的外形與小布氏鯨相似。頭部背面有3條隆起的脊,自吻端向後至呼吸孔,中央1條,每側各1條。側脊位於頭背面中線與側緣之間,高約1~2cm,其後端變成淺溝。每條脊上有幾根毛,下頜前端有2列毛。體背面通常藍黑色,腹面白色或淡黃色。喉部附近有一暗藍灰色區域向側面,向後伸展至鰭肢。許多個體在腹部有1條灰色條帶橫過臍的正前方。在有些種群,身上有許多約3×7cm的白灰色橢圓形斑。背鰭高,呈鐮刀形,通常成陡角從背部升起。鰭肢窄而略尖,背面和腹面均暗藍灰色。腹褶40~70條,達到臍或臍後。上頜每側有鯨須板285~350塊。鯨鬚板大多暗灰色,寬約19cm,長約40cm(不含鬚毛)。鬚毛粗、硬,淺灰色或褐色。
頭骨很寬、很短,相對較短的吻突前端尖,背腹扁。2枚鼻骨向後漸窄,在後端被額骨的三角形突起隔開。鼻骨的前緣凹人或直。下頜骨粗,內側有1條顯著的深溝。多數頸椎分離。椎式:C7;T13;L12;Ca21~22 = 54~55(枚)。
注(C:頸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在熱帶溫帶海域,在水溫高於16.3攝氏度的熱帶和溫帶水域終年都可看到布氏鯨類。

生活習性

它們不集成大群,北太平洋的布氏鯨類通常單獨或2~3頭為一群,12頭是最大的群。它們的噴潮高約3~4m。通常呼吸4~5次後,做一次長潛水。有時在水下呼氣,然後出水,此時幾乎無噴潮。極少見到它們在潛水前舉起尾葉。平時的游泳速度約2~7km/h,快速時可達20~25km/h,可潛至300m的深度,常看到布氏鯨類躍水。
布氏鯨類主要食大洋性集群的魚類,如沙丁魚類、鰻科魚類、鯡科魚類和鯖科魚類。它們也攝食小型甲殼動物如磷蝦和橈足類,還攝食頭足類和大洋性的紅蟹

分布範圍

原產地(海域):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島、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巴林、孟加拉、巴貝多、貝里斯、貝寧、百慕達群島、波內赫、巴西、高棉、喀麥隆、維德角、開曼群島、智利、中國、可可島、哥倫比亞、剛果(金)、剛果(布)、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古巴、庫拉索島、吉布地、多米尼加島、厄瓜多、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斐濟、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加納、直布羅陀、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朝鮮、韓國、科威特、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克恩島、波多黎各、卡達、留尼旺、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島、法屬聖馬丁、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荷屬聖馬丁、索羅門群島、南非、斯里蘭卡、中國台灣、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聯、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布氏鯨分布布氏鯨分布

繁殖方式

日本高知縣沿岸的東海海域,春季有時看到與仔鯨相伴的雌鯨,但這並不能證明它們在此產仔。在大洋中的地方種群,交配和產仔的高峰在冬季。南非地方種群的妊娠期約11個月,新生仔鯨長約4m。哺乳期約6個月,仔鯨斷乳時體長約7m。西北太平洋地方種群雄性在11~11.4m達性成熟,雌性在11.6~11.8m。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有效亞種。

種群現狀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 1996)將北太平洋的布氏鯨活動海域分為三塊:北太平洋西部(西經150°以西,南緯2°以北)、熱帶太平洋東部(西經150°以東,南緯10°以北)、中國東海和加利福尼亞灣
南半球則被分為:南太平洋西部(西經150°以西,不包括索羅門群島海域)、南太平洋東部(西經150°以東,南緯10°以南)、南印度洋、北印度洋、南非沿海和南大西洋。
北太平洋西部約26,000(CV=24%)頭(基於1998~2002的調查數據估計)。
熱帶太平洋東部約13,000(CV=20%)頭 (Wade & Gerrodette 1993)。
國際捕鯨委員會1996年的數據:中國東海有137頭(未計算方差),加利福尼亞灣有235頭。
國際捕鯨委員會1981年的數據:南印度洋有13,854頭、南太平洋西部16,585頭、南太平洋東部13,194頭。
1983年,南非沿海有582(±184)頭(Bestet al.1984)。
南大西洋布氏鯨的有效數據尚缺。1948~1977年,巴西有捕獲5,000頭“塞鯨”的記錄,其中8%可能為布氏鯨(Omura 1962,Williamson 1975)。
北大西洋,僅有墨西哥灣南部40頭的記錄(Mullin & Fulling 2004)。

保護級別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生物分類

B. edeni是Anderson(1879年)對收集自緬甸的布氏鯨樣本的命名。
B. brydei是Olsen(1913年)對采自南非的布氏鯨樣本的命名。
1950年,Junge在印度尼西亞收集到長12米,屬於B. edeni的布氏鯨樣本。Junge推斷B. brydeiB. edeni為同一品種,直到1990年代,大多數鯨類學者和學術官方都接受這一推斷。
2003年,Wada等人等通過系統進化分析發現,B. edeni(Junge樣本)有一個線粒體DNA標記落在塞鯨和其他布氏鯨的分化枝之外,因此將B. edeni列為新鯨種。但該分類法的系統發生學的統計支撐依舊不足。
2006年,Sasaki等從全套線粒體基因組的分析判斷,Junge的B. edeni樣本屬於B. brydei的姊妹分支,建議將B. edeniB.brydei劃出。不同意見認為,兩種在系統發生樹上的分離相對較近,兩種仍可視作同一物種的不同亞種,若要彼此獨立成種,則需更多基因標記進行區分確認。
總之,只有對更多地點的B. edeni樣本進行形態學和遺傳學的分析後,才能將其正確分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