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布氏葦鶯雌雄羽色相似。上體灰褐色或灰皮黃色,腰帶有橄欖綠色。眉紋不明顯、皮黃白色通常僅眼前一段較顯著,很少延伸至眼後或眼後不明顯,
眼先較黑,眼周皮黃色,耳羽和頸側同背、但較淡。尾上
覆羽較背淡微帶草黃色,兩翅和尾褐色,
外翈羽緣橄欖褐色,下體淡皮黃白色,兩脅較暗。新鮮的繁殖羽上體褐色而綴橄欖色,尾上覆羽較淡,兩翅和尾較暗,下體土赭色,喉、腹中部和尾下覆羽較淡。繁殖期後的新鮮秋羽上體綴有棕色,下體沾赭色。幼鳥第一年新鮮秋羽上體較成鳥更鮮亮和更多草黃色。
虹膜黃褐色或暗褐色;上嘴角褐色,下嘴黃色;腳淡角黃色或淡褐色至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10-11g,♀12g;體長♂126-151mm,♀143-148mm;嘴峰15.5-17.5mm;翅♂57-65mm,♀57-65mm;尾52-60mm;
跗蹠21-23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布氏葦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生境中的水域附近灌叢、葦叢和草叢中,也棲息於泰加爾林帶和落葉松等
針葉林中的溪流、湖泊和水塘邊的灌叢、草叢中,有時也出現在毫米遠離水域的山邊灌叢和草叢中或幼樹上。冬季或遷徙期間也常出現於疏林、林緣、路邊、農田、庭院和城市公園的植物叢中。
生活習性
在中國新疆或許為夏候鳥,香港為迷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活潑而機敏,常在低矮的樹上跳來跳去,或者在小樹間飛躥,整天忙不停地覓尋食物,並不時地扇開尾羽和擺動。繁殖季節雄鳥多在晚間鳴叫,在繁殖高峰期白天和晚上都在不停鳴叫,鳴聲尖銳,快而急、富有變化,其聲似不斷重複的 "chip-chip-chip…” 聲。
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不丹、愛沙尼亞、芬蘭、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中亞區,東亞區,歐洲區)、斯里蘭卡、瑞典、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
旅鳥:巴林、比利時、保加利亞、賽普勒斯、丹麥、法國、德國、直布羅陀、香港、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科威特、馬爾他、荷蘭、奈及利亞、挪威、阿曼、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英國。
中國
新疆(天山、那拉提、新源、哈巴河、白哈巴、布爾津、阿爾泰、
額爾齊斯河流域、
福海、
布倫托海、富蘊、吐爾洪)(繁殖鳥)、香港(
旅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築巢於離水域較近的地方,距地面幾厘米至1米稠密的灌叢和草上。巢呈杯狀,由草葉、莖構成,內墊以更細草莖,有時有獸毛。巢的大小為:外徑9-13厘米、內徑5-6厘米、深3-4非禮。每築1個巢一般需3天時間。每窩產3-4枚卵。卵的顏色變化很大,可分為3種類型:①淡粉紅色,綴以淡紅褐色斑點和灰紫色塊斑;②乳白色,綴以橄欖褐色斑點和灰紫色塊斑;③污白色,綴以超大型的肉桂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19毫米×12.8-15毫米。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