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儒斯特角
- 外文名:Brewster’s angle
- 又稱:起偏振角
- 原因:自然光經電介質界面反射
- 發現者:布儒斯特
- 發現時間:1815 年
布儒斯特角,又稱起偏振角(Brewster’s angle),是自然光經電介質界面反射後,反射光為線偏振光所應滿足的條件。首先由英國物理學家D.布儒斯特於1815 年發現。....
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s law)是指自然光經電介質界面反射後,反射光為線偏振光所應滿足的條件。該定律由英國物理學家D.布儒斯特於 1815 年發現,適用於物理...
布儒斯特(David Brewster ,1781年—1868年),蘇格蘭物理學家,英國光學家。愛丁堡大學教授、校長。...
偏振角,又稱布儒斯特角(Brewster’s angle)。自然光經電介質界面反射後,反射光為線偏振光。自然光在電介質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時,一般情況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
需要經過多次反射,如雷射器共振腔的一端或二端,按布儒斯特角放置平行窗片,經窗片多次來回反射可獲得偏振平行入射面的偏振光。 內反射 上面討論的從光疏媒質到...
根據布儒斯特定律,反射光偏振的程度決定於入射角i,當i等於某一定值i0,反射光成為完全偏振光,即其振動方向與入射面垂直。此時的這個振動方向即為偏振方向。...
但是,光滑的非金屬表面在一定角度下(稱為布儒斯特角,與物質的折射率有關)反射形成的眩光是偏振光。偏離了這個角度,就會有部分非偏振光混雜在偏振光里。我們稱這種...
當入射角偏離布儒斯特角時,反射光將是部分偏振光。③橢圓偏振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空間每個點的電矢量均以光線為軸作旋轉運動,且電矢量端點描出一個橢圓軌跡,...
當入射角偏離布儒斯特角時,反射光將是部分偏振光。3、橢圓偏振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空間每個點的電矢量均以光線為軸作旋轉運動,且電矢量端點描出一個橢圓軌跡,...
以空氣與玻璃為例,根據菲涅耳公式(見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此偏化角(布儒斯特角)為 iP=arctgn。如n=1.5,iP=57°。最簡單產生與檢查偏振光的偏振鏡是...
且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時 ,反射光為完全偏振光 ,折射光也有最大的偏振度[2] 。在玻璃面上的單次反射 ,反射光有最高的偏振度 ,但光強僅為入射光強的 7. ...
當入射光以一特殊角度(θ B)射入時反射光線是極化光,這個角叫作起偏角或者布儒斯特角,此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互相垂直。三維電影院所配發的眼鏡也是極化片,...
李峻柏等人將布儒斯特角顯微鏡(BAM)和膜天平相結合,藉助氣/液界面上磷脂單分子膜的有序組裝,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直接跟蹤觀察膜的不同相態對酶活性的影響,記錄酶對...
+[53-1]=90時,=0;此時==53.3,稱為布儒斯特角。當漫射光投射于海面時,海面總反射係數為對各個方向反射係數的積分,約為5.2~6.6%。入射角和反射角...
四 布儒斯特角 五 反射比和透射比 六 反射光的位相變化 1.11斯托克斯關係式 1.12內反射 一 全反射 二 反射光的位相 三 平面平行透明板前後界面反射波的位相...
電光特性、精確測定了KTP晶體的相位匹配角;探討過CLBO晶體的開裂機理、大塊CLBO晶體的生長工藝;確定了雷射倍頻器的布儒斯特角切割原則;探索過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等。...
他用尼科爾稜鏡觀察沿布儒斯特角從海面反射的光線,即可消去來自天空的藍光。這樣看到的光應該就是海水自身的顏色。結果證明,由此看到的是比天空還更深的藍色。他...
稜鏡的頂角(在上圖中,上面的角)能夠影響到稜鏡色散時的特性。通常,要適當的選擇光線射入的角度和射出的角度,當角度接近布儒斯特角(Brewster angle)時,在折射時...
稜鏡型偏振膜利用布儒斯特角入射時界面的偏振效應(見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當光束總是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兩種材料界面時,則不論薄膜層數有多少,其水平...
偏振光實驗是為了掌握分光計的工作原理,熟悉偏振光的原理和性質。驗證馬呂斯定律,並根據布儒斯特定律測定介質的折射率所作的一系列實驗。需要光源、起偏器和檢偏器(...
9.3.1基於布儒斯特角的雙喇叭測試法 9.3.2單喇叭反射法 9.4天線罩厚度測試 9.5感應電流率測試 9.6天線罩性能測試 9.6.1遠場測試方法 9.6.2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