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潛能、經濟集聚與地區差距——來自中國地級數據的證據

市場潛能、經濟集聚與地區差距:來自中國地級數據的證據一般指本詞條

《市場潛能、經濟集聚與地區差距——來自中國地級數據的證據》是一本200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修岩。

基本介紹

  • 書名:市場潛能、經濟集聚與地區差距——來自中國地級數據的證據
  • 作者:劉修岩
  • ISBN:978-7-305-06113-4
  • 頁數:148
  • 定價:29
  • 出版時間:200906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當前中國的經濟活動和收入在空間上的分布都是極不平衡的,這種區域分異現象產生的內在機理是什麼?本書試圖基於新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對我國產業的不平衡分布模式及地區差距的產生機制提供一種新視角的解釋。我們在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活動和產業的空間分布狀況進行經驗描述的基礎上,通過理論研究和計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我國工業集聚的影響機制,以及經濟集聚所帶來的福利效應進行了考察。得出的基本結論是:經濟集聚是中國地區差距持續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種經濟集聚對我國當前整體的經濟成長卻是有利的。因此,經濟集聚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目前應採取繼續推進經濟活動空間集聚的政策措施。 讀者對象:本書適用於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等有關空間方面學科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另外,本書對於從事區域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專業人士和政府社會經濟管理部門人員也不無裨益。

目錄

1 導 論
1.1 研究動因
1.2 研究目標、方法和手段
1.2.1 研究目標和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和手段
1.3 結構安排
1.4 主要的創新點
2 文獻綜述
2.1 引言
2.2 經濟集聚機制:新經濟地理學的視角
2.2.1 新經濟地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2.2.2 新經濟地理學的經濟集聚機制
2.2.3 相關實證研究
2.3 經濟集聚與經濟成長:新經濟地理學動態框架
2.3.1 技術的本地化外溢
2.3.2 新經濟地理學動態模型
2.3.3 相關實證研究
2.4 結論
3 中國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數據描述
3.1 引言
3.2 中國經濟活動空間分布描述的數據來源介紹
3.3 中國總量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模式
3.3.1 收入的空間分布模式
3.3.2 人口和就業的空間分布模式
3.3.3 市場潛能的空間分布模式
3.4 中國部門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模式
3.4.1 基本概念辨析:集中、集聚和專業化
3.4.2 中國產業的地區分布模式
3.5 結論
4 自然稟賦、市場潛能與中國工業的空間集聚
4.1 引言
4.2 中國工業空間集聚的特徵性事實
4.3 新經濟地理學與工業空間集聚:一個理論模型
4.3.1 模型的基本假設
4.3.2 模型分析及求解
4.4 中國工業空間集聚的計量分析
4.4.1 計量模型的設定
4.4.2 數據來源、變數說明及描述性統計
4.5 計量方法及實證研究的發現
4.5.1 計量方法
4.5.2 實證結果及解釋
4.6 結論和建議
5 市場潛能、經濟集聚與勞動生產率的地區差距
5.1 引言
5.2 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
5.3 實證研究的檢驗
5.3.1 待檢驗假說與模型設定
5.3.2 數據來源、變數說明及統計描述
5.3.3 計量方法及實證結果分析
5.4 結論和建議
6 交通基礎設施、經濟集聚與地區增長差距
6.1 引言
6.2 計量模型設定、數據來源及變數統計描述
6.2.1 計量模型設定
6.2.2 數據來源
6.2.3 變數介紹
6.2.4 變數的統計描述
6.3 實證分析
6.4 總結
7 主要結論與研究展望
7.1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人名、專業術語雙語對照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