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鞲

巾鞲

巾鞲,讀音為jīn gōu,漢語詞語,意思為為古代士人之盛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巾鞲
  • 拼音:jīn gōu
  • 注音:ㄐㄧㄣ ㄍㄡ
  • 釋義:巾褠
解釋,出處,古人評論,

解釋

巾鞲(巾韝)
(1).巾褠。頭巾和單衣,為古代士人之盛服。
(2).借指士人。
(3).見“ 巾鞲 ”。
亦作“ 巾韝 ”。 頭巾和臂衣,古代武士所服。

出處

《宋書·毛脩之傳》:“吾昔在南, 殷 尚幼少。我得歸罪之日,便應巾韝到門邪!” 唐 劉禹錫 《連州刺史廳壁記》:“曩之騎竹馬北向相傒者,鹹任郡縣,巾韝來迎。”
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詩:“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飯隨粱饘。”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父母見 木蘭 ,喜極成悲傷。 木蘭 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鞲理絲簧。”按,此詩即 唐 韋元甫 所作《木蘭歌》,鞲,《全唐詩》本作“韝”。

古人評論

詩歌
本結兄弟交,死戰誓不渝。今也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驚愕不敢前,嘆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欲聞所慽慽,感激強其顏。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老父舊羸病,何以強自扶。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襲燕支虜。更攜于闐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鞲理絲簧。昔為烈士雄,今復嬌子容。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