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摩崖石刻

巾山摩崖石刻

巾山“遺巾處”摩崖,在臨海古城巾子山,位於巾山兩峰的山阿間及山阿以下10餘米和30餘米的南向山面間。 摩崖一共五處,分別為“佛”、“佛經、佛號”、“遺巾處”、“通幽”、“通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巾山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臨海古城巾子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早8:00-晚8:00
  • 著名景點:“佛”字摩崖
“佛”字摩崖,佛經、佛號摩崖,“遺巾處”摩崖,“通幽”摩崖一,“通幽”摩崖二,

“佛”字摩崖

“佛”字摩崖,座落在巾山兩峰山阿間,石壁西向,隸書。字徑104(橫)×80(豎)厘米,右上題“謝口口敬書,壬午夏明慶院”,左下款“住山僧了緣刊”。“佛”即佛陀之略稱。據《佛光大詞典》等記載,過去世所出現之佛(過去七佛、燃燈佛等),稱為過去佛或古佛。未來將出現於娑婆世界之佛(彌勒佛),則稱後佛或當來佛。現在佛系指歷史上之佛,亦即指釋迦牟尼(如來佛)而言。其後復產生過去七佛之思想,而後更有未來佛與彌勒佛之產生;今於釋尊與彌勒二佛之間,別有無佛之世。小乘認為現在世不可能二佛並存,至大乘佛教時期隨其世界觀之擴大,認為於一時中有多佛並存。例如,東方有阿閃佛及西方有阿彌陀佛,同時在現在他方世界,復有無數(如恆河沙之數)佛存在,即所謂十方恆沙諸佛。故一般以小乘為一佛說,而大乘為多佛說。明慶院即巾峰寺,初名“淨光塔院”,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賜額“明慶塔院”,了緣生平不詳,估計為當時明慶院的住持。則此刻亦當在宋時。

佛經、佛號摩崖

佛經、佛號摩崖,在“佛”字摩崖右側,為“南無大乘妙法蓮花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金剛波羅密多”等三句,分三行排列。款因風化嚴重,已不可辨。據項士元《巾子山志稿》,可知首句為“了壽”,後二句“張口道敬書”。按佛經,“南無”又作南牟、那謨、南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對象,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如稱南無三寶,即表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意。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妙法蓮華經等,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大乘”為佛教俗語,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又作上衍、上乘、勝乘、第一乘。為小乘之相反詞。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妙法蓮花經”為佛教經典,略稱《法華經》。是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經典,為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阿彌陀佛” 意譯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以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脅侍,在極樂淨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的偉大悲願。“金剛波羅密多”是菩薩名,為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大日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上首,與轉法輪菩薩異名同體。金剛者,金剛之寶輪,波羅蜜譯曰到彼岸。手持金剛輪,轉不退之法輪,以標令眾生到彼岸也。款之“了壽”,當為巾子山住山僧人,生平不詳。此刻年代亦不詳。

“遺巾處”摩崖


“遺巾處”摩崖,“佛”字摩崖右下方3米左右,字徑15(橫)×24(豎)厘米,草書。款識因風化嚴重,已無法辨認。相傳巾山西峰頂下西側有華胥洞,為華胥子所居。華胥子即皇華真人,其得道成仙時遺巾於此。此刻當為好事者為之,時代不明。

“通幽”摩崖一

“通幽”摩崖,在“佛”字摩崖以下東南方向約10米處,原巾峰寺前的石壁間。題刻為線刻,“通”字58×58厘米,“幽”字54(橫)×50(豎)厘米,行書。左有跋文:“辛酉夏初,積雨新霽。偶登巾子山訪翠微閣遺址,煙巒聳翠,松徑盤雲,古寺藏口,境絕幽邃。因思唐人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句,爰題斯石曰‘通幽’,蓋亦仿佛山寺禪院之勝境焉。題之者邑人屈映光,書之者同邑王弢。偕游諸子:則楊熨錦、楊毓琦、李惠人、周厥初也,口口附書。時中華民國十年浴佛前二日”。由跋而知,此刻為屈映光題、王弢書,刻於民國十年(1921年)。

“通幽”摩崖二

“通幽”摩崖,在前“通幽”摩崖之下東南方向約20餘米處,其字型、大小、刻工均同上“通幽”摩崖,無跋文。估計為當時附刻,或此後移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