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博物館座落於巴黎塞納河的左岸,由奧賽火車站改建成國家博物館,於1986年落成開放。該館展廳面積達4.5萬平方米,收藏近代藝術品4700多件,其中包括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攝影、家具設計等,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作品最多的地方。其中有梵谷、高更、塞尚、安格爾、莫奈等的作品。它還陳列從拿破它三世到立體主義興起之初近半個世紀的藝術作品(從1850年至1914年間),它是聯接古代藝術殿堂羅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的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完美補充。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一道被稱為三大藝術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座落於巴黎塞納河的左岸,由奧賽火車站改建成國家博物館,於1986年落成開放。該館展廳面積達4.5萬平方米,收藏近代藝術品4700多件,其中包括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攝影、家具設計等,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作品最多的地方。其中有梵谷、高更、塞尚、安格爾、莫奈等的作品。它還陳列從拿破它三世到立體主義興起之初近半個世紀的藝術作品(從1850年至1914年間),它是聯接古代藝術殿堂羅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的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完美補充。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一道被稱為三大藝術博物館。
巴黎奧賽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又名奧塞美術館,是巴黎的近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從1848年到1914年之間的繪畫、雕塑、家具和攝影作品。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和羅浮宮斜對,(直接隔河和羅浮宮門前的杜伊勒里公園相對)...
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從古代藝術到現代藝術之間的空白,使奧賽博物館成成為聯結古代...
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從古代藝術到現代藝術之間的空白,使奧賽博物館成成為聯結古代...
叢書《偉大的博物館》共31卷。本卷《偉大的博物館:巴黎奧賽美術館》講的是位於法國巴黎的奧賽美術館。這座曾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奧賽博物館座落於法國巴黎賽納河的左岸,與羅浮宮隔河相望。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主要收...
奧賽博物館,1986年,在塞納河左岸開設了。從19世紀中間到20世紀初的,超過4,000分(件)的西洋近代繪畫的名作被收藏。特別印象派的蒐集對質量都誇耀世界最高峰,「印象派的殿堂」被稱。以在巴黎旅遊里(上)不可缺的受歡迎地點,連日以多...
《馬利港的洪水》是英國畫家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於1876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畫作名稱 《馬利港的洪水 》作者簡介 姓名: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生卒年:1839年10月30日-1899年1月29日 國籍:法國 作品:《魯弗申的...
《奧賽博物館:館藏名畫》是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代小海。內容簡介 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涵蓋繪畫、雕塑、家具、手工藝...
本書是德國h.f.ullmann出版社的《藝術與建築》叢書的其中一本,介紹奧賽博物館的藝術作品和文化。本叢書對各國建築文化與藝術進行闡釋,文字生動流暢,圖片精美。目錄 博物館規劃 巴黎火車站是19世紀藝術的家園 奧賽博物館統計資料 一層...
Square Auguste Chabrières, 15. 凡爾賽門, 75015 巴黎 周圍景觀 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塞納河、巴黎凱旋門、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奧賽博物館、巴黎新橋、巴黎戰神廣場、艾菲爾鐵塔、西岱島 簡介 酒店提供免費wifi。交通信息 酒店交通...
巴黎聖母院:打車9分鐘,車程約4.5公里 巴黎新橋:打車10分鐘,車程約4.8公里 蓬皮杜中心:打車9分鐘,車程約4.7公里 西岱島:打車9分鐘,車程約4.5公里 奧賽博物館:打車14分鐘,車程約6.0公里 杜樂麗花園:打車10分鐘,車程約5.8...
《巴黎》共分傳統和文化、巴黎的方方面面以及專題三個部分。傳統和文化部分介紹了城市歷史、多元文化和美食等當代巴黎的城市生活。巴黎的方方面面則介紹了47個巴黎著名景點,全面覆蓋了巴黎的公園、街道和博物館等人文景觀。專題部分則從...
博物館也因而成為建築表達與城市象徵的作品,並探求博物館建築與博物館功能發揮之間的關係,這使得建築師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本書通過四十個博物館項目來探討這些不同的課題,從巴黎的奧賽博物館和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到里爾現代藝術博物...
奧賽碼頭(Quaid'Orsay)是巴黎第七區的一個碼頭(quai),位於塞納河左岸,旁邊是奧賽街。 法國外交部位於奧賽碼頭,法國人喜歡用地名稱呼政府機構,因此奧賽碼頭通常代表著外交部的意思。碼頭(巴克街,ruedeBac)在法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
巴黎高等文化藝術管理學院建於1985年,是在文化藝術管理領域中享有盛譽的院校之一,在歐洲文化藝術管理界聲譽斐然。學校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學習,藝術氛圍濃厚,讓學生有豐富的機會到羅浮宮、奧賽博物館、羅丹博物館和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
走近那些收藏——“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神秘的“地下城”,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地下快被掏空的城市”——四通八達的水道 厄熱·貝爾格朗的“傑作”在下水道里,流傳的離奇故事 天堂與地獄——地下墓穴,另一面是黑暗 令人嘆為觀止...
【存藏處】巴黎 奧賽博物館藏 作品賞析 這裡沒有外光的作用,諸多人物的頭像都處在一種自然狀態中,黑色的服裝襯托出他們演奏時的神情。台上演員的遠景把樂隊推向前景,造成一個特殊的角度,給人以不完整的局部印象。顯然,德加在這...
巴黎新橋:打車15分鐘,車程約6.2公里奧賽博物館:打車14分鐘,車程約5.8公里巴黎戰神廣場:打車11分鐘,車程約4.3公里杜樂麗花園:打車16分鐘,車程約7.0公里巴黎榮軍院:打車11分鐘,車程約4.6公里
巴黎歌劇院:打車12分鐘,車程約5.7公里 老佛爺百貨公司:打車14分鐘,車程約6.2公里 巴黎新橋:打車7分鐘,車程約3.8公里 蓬皮杜中心:打車7分鐘,車程約3.7公里 西岱島:打車7分鐘,車程約3.6公里 奧賽博物館:打車12分鐘,車程約5....
巴黎及周邊地區(路線圖)巴黎——現實與數字(附開放時間和其他博物館簡介)西堤島和塞納河碼頭 司法富和聖禮拜堂 巴黎聖母院 市政廳 奧賽火車站上的奧賽博物館 歷史軸線——從羅浮宮到拉德芳斯 羅浮宮 卡魯索凱旋門(小凱旋門)協和廣場和...
拉洛巴黎公寓位於巴黎。簡介 拉洛巴黎公寓位於巴黎。酒店提供免費wifi。周圍景觀 蒙馬特高地、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巴黎凱旋門、老佛爺百貨公司、羅浮宮、聖心大教堂、奧賽博物館、巴黎新橋、艾菲爾鐵塔、巴黎歌劇院 交通信息 酒店交通比較...
按照協定,巴黎羅浮宮一處中心以阿聯已故總統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命名。2017年11月11日,羅浮宮阿布達比博物館向公眾拉開帷幕。主要結構 羅浮宮阿布達比博物館占地約2.4萬平方米,由普里茨克建築獎得主、法國建築師讓·...
考斯杜誼藝術巴黎公寓酒店還會提供一項住宿的免費政策:不接待兒童 周圍景觀 蒙馬特高地、聖心大教堂、西岱島、塞納河、老佛爺百貨公司、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奧賽博物館、巴黎新橋、巴黎歌劇院、蓬皮杜中心 交通信息 酒店交通比較方便,以各...
《羅納河上的星夜》(作品別名:《滿天星斗下的羅納河》、《隆河的星夜》)(英文名: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於1888年9月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作品是梵谷繼《夜空》後...
”這正體現了巴黎人的精神及生活態度。奧塞美術館的收藏以印象派繪畫為主,其藏品部分來自羅浮宮,蓬皮杜文化中心,盧森堡博物館等所贈,及一些收藏家捐贈,除繪畫作品以外,還有家具、雕刻及平面藝術等。奧塞美術館現在擁有的油畫作品約...
現收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 畫中裸體的女人是一名風塵女子,她同潔白的床、黑奴的衣服還有手中的棒花一起,在深色的背中顯得明亮而突出。馬奈用了一種可以在平面上展現整個身體的角度來表現裸體,使得身體展露出的體積感不是真實所見,而是...
【現存藏處】巴黎 奧賽博物館藏 作品欣賞 1900年-1903年,畢沙羅把主要精力放在巴黎的這一歷史名勝上。可是,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並患有嚴重的眼疾,因此不可能到近處寫生。於是他在寓所三層的窗戶口創作了30多幅有關此名勝的作品...
《惠斯勒的母親》(Whistler's Mother)是由十九世紀的美國畫家詹姆斯·阿博特·麥克尼爾·惠斯勒在1871年創作的人像畫,畫身面積是162X144cm,被收藏在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他的繪畫理念是“人像畫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現的內容”...
巴黎歌劇院:打車14分鐘,車程約6.4公里 巴黎新橋:打車10分鐘,車程約5.0公里 蓬皮杜中心:打車11分鐘,車程約4.9公里 西岱島:打車11分鐘,車程約4.7公里 奧賽博物館:打車10分鐘,車程約4.6公里 設施與服務 無煙客房、攜帶寵物、...
據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菲永介紹,落成於1977年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就是根據前總統蓬皮杜而命名,這裡珍藏著法國乃至世界現代藝術的珍品,與羅浮宮、奧賽博物館並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蓬皮杜夫人常一個人來藝術中心,她曾這樣告訴媒體:“每當心情...
她期望的歐洲之旅一路是無窮無盡的博物館和大教堂,從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羅馬的玻格塞和梵蒂岡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巴塞隆納聖家族大教堂到巴黎羅浮宮和奧賽博物館……目錄 《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新知》雜誌主編苗煒作序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