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雅爾(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巴雅爾(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雅爾(1924-2005年),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教學成果,學術研究,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巴雅爾教授於1924年出生在內蒙古通遼市(原哲里木盟)科左中旗。
1952年入內蒙古師範學院蒙文科學習,成為該專業首批學生。1953年畢業留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蒙古語言文學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蒙古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副所長、蒙古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併兼任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1979年晉升為副教授,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3年晉升為教授。曾任國際蒙古學學會會員、中國蒙古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文翻譯專業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古代軍事思想研究會顧問、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經國務院批准,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離休。2005年7月26日逝世,享年81歲。

教學成果

巴雅爾教授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長達半個多世紀,志存高遠,勤勉奉公,作育人才,津逮學術,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和科研工作。
巴雅爾
《<蒙古秘史>標音本》(1980)
教書育人方面,他先後講授《文選與寫作》、《文學教學法》、《蒙古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等課程,教學效果卓著;他與校內同一專業專家學者聯合申報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被列為全國首批獲準的學科;他著力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幹,言傳身教,培養了一批年富力強,造詣彌深的學術帶頭人。

學術研究

科學研究方面,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古代文學、古蒙古語、文獻等方面,尤以《蒙古秘史》研究為最,是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之一。著有《羅藏丹津<黃金史綱>的寫作時間問題》、《<黃金史綱>的成書年代考證》、《金國的民族關係和成吉思汗的對金戰略》、《<蒙古秘史>標音本》(上、中、下三冊,共150萬字)等數十篇學術論文和專著。其代表作為1980年出版的《<蒙古秘史>標音本》。該著作內容除保留了原傳本中的漢字音譯蒙古語的正文、旁譯、總譯外,包括序言、前言、凡例、《蒙古秘史》正文的國際音標標音、對明人的漢字音譯所作的蒙古畏吾字還原、以現代蒙古語譯寫原著文字的今譯、注音字典。前言是一篇具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文,以確鑿的史料論證了《蒙古秘史》的作者、音譯者、譯者三個問題,已成一家之言。該成果問世後,在國際蒙古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反響,《中國日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相繼加以報導。香港《中報》稱:“在關於音韻學方面,巴雅爾的還原本提供了極其有價值的學術根據,特別是為研究古代蒙古語提供了準繩。” 次年6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執行委員會會議,決定將《蒙古秘史》列為世界名著,將其譯文收入《世界名著叢書》付之出版。1990年8月,在紀念《蒙古秘史》成書7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蒙古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蒙古學協會總秘書長舍•畢拉高度評價了巴雅爾教授的學術貢獻,指出《<蒙古秘史>標音本》是國際蒙古學界近年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1994年該成果榮獲首屆國家圖書獎。

人物評價

巴雅爾教授還積極投身於平台建設與國際交流,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了專職科研機構——蒙古語言文學研究所;他以知名學者的聲望兼任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職務,極力促成國內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同行專業之間的合作;為了充分發揮我校專業設定較為齊全的優勢,他首倡籌建內蒙師範大學蒙古學研究會(後更名為蒙古學國際研究中心),為各相關專業的教師從事蒙古學研究提供了平台;他率先拓展了蒙古學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協作,先後與蒙古國、日本、德國、英國、匈牙利等國家的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巴雅爾(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lt;蒙古秘史&gt;標音本》(2012)
巴雅爾教授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其本人蜚聲20世紀國際蒙古學界。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我校乃至我國蒙古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巴雅爾教授以其精攻美備的學術成果享譽國際蒙古學界,也為後人樹立了嚴謹求實的科學風範。他所留下的著述將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世代相傳,他所涉獵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其未竟之業亦化為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