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巴雅爾吐胡碩鎮位於扎魯特旗西北部,屬淺山
丘陵區,
土壤以粟鈣土為主。屬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有效積溫2400℃—2600℃,無霜期110天。距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
發展
從內蒙古自治區
通遼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國風電集團和大唐赤峰賽罕壩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擬在通遼市扎
魯特旗建設170萬千瓦風力發電廠。中國風電集團擬在扎魯特旗道老杜蘇木、巴雅爾吐胡碩鎮建設兩處風力發電廠,設計發電能力100萬千瓦。另外,大唐赤峰賽罕壩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擬在扎魯特旗阿日昆都楞鎮建設一處風力發電廠,設計發電能力70萬千瓦。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很大。重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導,現已探明總儲量為20多億噸,年生產原煤100萬噸。其中:塔拉營子煤礦開採的隱晶質石墨作增炭劑,用於煉鋼生產每噸可代替生鐵5—12噸,提高爐溫10—28℃。1990年通過部級科技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巴雅爾吐胡碩鎮歷史文化悠久,民族風情濃郁。這裡有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遺址,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時期的廟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稱“金長城”。還有烏蘭哈達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鎮金門山等68處天然景區星羅棋布在一望無際、景色絢麗的草原上,具備了發展旅遊事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叫吉儒乾格爾(意為六家子),解放後改為巴雅爾吐胡碩,編入第一區。1956年劃入第八區,1958年建巴雅爾吐胡碩人民公社,1984年改革時改為巴雅爾吐胡碩鎮。2006年5月,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巴雅爾吐胡碩鎮與烏蘭哈達蘇木合併,成立現在的巴雅爾吐胡碩鎮。
自然概況
巴雅爾吐胡碩鎮位於扎魯特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87公里。全鎮轄16個行政嘎查,土地總面積359萬畝,地處大興安嶺隆起帶和內蒙古高原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屬山地草原區。境內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水資源,有烏布日昆都冷河、阿日昆都冷河等7條河流。
人口狀況
全鎮總戶數2959戶,總人口11422人,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數民族地區,蒙古族占人口總數的99.5%。
資源特點
巴雅爾吐胡碩鎮土地肥沃,耕地面積9.25萬畝,草牧場面積312 .7萬畝,林地面積98萬畝。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銀、鉛、鋅、銅、稀有金屬等。旅遊資源豐富,現有山地草原旅遊區、梨樹溝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點。
經濟發展
2008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1282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財政收入410萬元,三次產業比為61:11:28,主導產業為畜牧業。
農牧業
主要作物是玉米,年播種面積在8萬畝以上,2008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1545萬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84410頭(只),主要牲畜有科爾沁黃牛、烏珠穆沁大尾羊、罕山絨山羊。其中黃牛良種比率超過75%。黃牛存欄44739頭,年出欄17886頭。設施農業有溫室20畝,暖棚30畝,特色農牧業有野豬、驢、山雞、烏雞、草原綠鳥雞等養殖業。土特產品有傳統手工製作的各種奶食品、民族用品等。
二三產業
重點企業有巴雅爾吐胡碩特金罕清真肉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額2000多萬元,建有育肥牛場和牛、羊肉加工冷藏庫,年銷售額5000多萬元。2008年全鎮勞動力轉移1467人次,職業技能培訓120人次。
生態建設
2008年對沙化草牧場進行圍封轉移,採取種植固沙生物措施23萬畝,有效控制了沙化面積的漫延,圍封草牧場100多萬畝。大力種灌種草,人工造林2萬畝,公益林補植3萬畝,林業生態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基礎設施
國道304線貫穿境內,全鎮16個行政嘎查村全部通電、通車、通電話,行動電話覆蓋率達99%,全部行政嘎查村都能收看電視。全鎮居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58%。
社會事業
有中學1所,國小2所,在校中小學生1168人,專任教師214人。有中心衛生院2所,建築面積1100平米,醫務人員36人,床位32個,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1079人,參合率達到97%,低保戶619戶、1927口人,五保戶58戶、61口人。有公安分局1所。巴雅爾吐胡碩鎮是著名民間藝人琶傑的故鄉,有悠久的蒙古族文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