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電影

巴西電影

1896年,電影傳入巴西。1898年,外國移民A.塞格雷托攝製了巴西第一部影片──《瓜納巴拉海灣風光》。1903年開始出現新聞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是A.萊亞爾在1906年拍攝的《勒死人的匪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西電影
  • 外文名:Brazilian movie
  • 時間:1986年
  • 第一部影片:《瓜納巴拉海灣風光》
  • 出現新聞電影:1903年
起源,歷史,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著名導演,優秀電影,

起源

1912年,巴西電影公司在聖保羅成立。1915年,在里約熱內盧又成立了古阿納巴拉公司。這時期的影片大多是根據真事拍攝的犯罪故事,或改編偵探故事小說,諸如F.桑托斯的《巴尼奧斯的犯罪》(1913)、巴洛斯的《年輕寡婦》(1914)、V.卡佩利亞羅的《瓜拉尼人》(1916)、J.梅迪納的《上帝的懲罰》(1919)等。20年代,在巴西的其它城市也出現一些電影公司,這時期的影片內容多是宗教故事,只有少數影片涉及國內生活問題,如A.阿拉維斯的《璜從林中來》(1923)、喬·羅伊斯的《海邊來的安塔列》(1925)等。當時最重要的導演是H.毛羅,他被認為是巴西第一個以自己的美學觀表現巴西民族現實的電影導演,作品有《瓦拉達奧火山口》(1925)、《在生命的春天》(1926)、《灰下火》(1928)、《礦工血》(1930)、《兇惡的人》(1933)、《我的情史》(1935)、《婦女城》(1935)等。1929年,A.克梅尼和R.盧斯梯格受歐洲先鋒派的影響,拍攝了《聖保羅,一個城市的交響樂》。1929年,18歲的M.佩紹托拍攝了影片《界限》,該片使用了多種敘事技巧,並在蒙太奇主觀鏡頭的運用上做了新的嘗試。

歷史

60年代

60年代初,由於政府對內實行一些維護民族利益的措施,一批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紛紛以獨立製片的形式發起一場振興巴西電影的新電影運動。評論家D.內維斯、S.奧古斯托以及導演羅查,G.、迭戈斯,C.等人以都市大學活動中心的刊物《都市》為陣地,發表他們的見解。他們反對商業化的巴西電影,反對好萊塢對巴西電影實行的殖民化,以面對現實為原則,主張創立植根於巴西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新巴西電影。
新電影運動一方面借鑑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使用非職業演員和採用實景拍攝的方法,另一方面借鑑了法國新浪潮的低成本獨立製片方針。新電影的導演們把目光投向巴西社會的陰暗角落(貧民窟和內地),揭露社會矛盾。這時期的重要影片除紀錄片《五訪貧民窟》(1960)、《海角遊藝會》(1960)等外,故事片有P.C.薩拉塞尼的《卡伊薩斯港》(1962)、A.杜亞爾特的《還願者》(1962)、葡萄牙電影導演R.格拉的《卑鄙的人》(1962)和《槍》(1964)、迭戈斯的《悠揚笛聲》(1964)、多斯-桑托斯的《乾涸的生命》(1963)、羅查的《太陽國里的上帝和魔鬼》(1964)等。1964年軍事政變後,新電影的導演們把視線從農村轉向城市,拍攝了一些針對反動當局的思想激進的影片。如羅查,G.的《苦惱的國度》(1967)、迭戈斯,C.的《大城市》(1960)、L.伊爾茨曼的《死者》(1965)、多斯-桑托斯的《愛的飢餓》(1968)等。這些影片反映了人民對時局變化的困惑、悲觀、憤懣與失望。影片的主人公多號召用暴力來擺脫困境。

70年代

1968年,政府對電影的審查更加嚴厲,新電影的導演差不多全部上了黑名單,被迫宣布自動解散,有些人被投進監獄,另外一些人則流亡國外。這時期電影形成了一種表現蠻荒題材的特點,大部分影片往往避免直接觸及政治,而採用寓言的形式。如安得拉德的《馬庫納依瑪》(1969),羅查,G.的《安東尼奧·達斯·穆爾特斯》(1968),多斯-桑托斯的《精神病醫生》(1970)和《我的小法國人真好吃》(1971),迭戈斯的《繼承人》(1969),A.雅博爾的《平多拉瑪》(1970)等。70年代初,一種粗俗低級的色情喜劇片應運興起,一度在市場泛濫。

80年代

80年代初,巴西電影不但產量可觀,而且不少影片在國際上獲得強烈反響。如G.薩爾諾的《德爾米羅·戈維亞上校》(1979)、L.伊爾茨曼的《他們不穿禮服》(1981)、若奧·巴蒂斯塔·德·安得拉德的《被榨乾的人》(1981)、日裔女導演山崎靜的《異鄉淚》(1980)、迭戈斯的《再見,巴西》(1980)和《逃奴堡》(1984)、巴本科,H.的《佩紹特》(1980)和《蜘蛛女之吻》(1985)等。
自1965年起,在不同城市舉辦本國電影節。1975年成立巴西電影工作者協會。

著名導演

在巴西早期電影工作者中,導演巴洛斯成就卓越,從影60餘年,共拍攝長短影片 260部;著名女演員C.桑托斯1919年從影,主演了H.毛羅的多部影片,1933年創建巴西維塔電影公司,1948年自編自導自演了《米那斯的密謀》。
巴西1927年開始嘗試有聲片的生產,但是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有聲片是美國人W.唐尼製作的《我們的事情》(1931)。1937年拍攝了一批有意義的有聲片,如勞爾·羅林的《青年的呼聲》、H.毛羅的《巴西的發現》等。
30年代中,出現了一種非常有巴西特色的電影樣式──土風歌舞片。C.米蘭達是當時這類影片最紅的女明星,她主演了《哈羅,哈羅,巴西》(1935)和《哈羅,哈羅,狂歡節》(1936)。30~50年代,這類歌舞片一直在巴西電影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
1949年,韋拉克魯斯電影公司成立。巴西出生的A.卡瓦爾坎蒂應邀從歐洲回來領導這家公司。該公司只生存5年,總共生產了18部影片,最成功的是V.L.巴雷托的《強盜》(1953),該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獲得兩項獎,在22個國家發行獲得成功。50年代湧現出一代新人,年輕的導演們立志捍衛巴西民族電影的利益,拍攝了一些紀錄片和故事片。從他們的作品裡,可以看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響,如:A.維亞尼的《乾草堆里的針》(1953)、多斯-桑托斯,N.P.的《里約四十度》(1955)和《里約北區》(1957)、R.桑托斯的《偉大的時刻》(1958)等。

優秀電影

隨著政局的變化,新電影的導演們紛紛返回巴西,促成了巴西電影的再次繁榮。羅查拍攝了《迪·卡瓦爾坎蒂》(1977,獲坎城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獎)、《大地的年齡》(1980);多斯-桑托斯拍攝了《奧古姆的護身符》(1974)、《奇蹟商店》(1977);迭戈斯拍攝了《若安娜·費朗塞薩》(1973)、《希卡·達·席爾瓦》(1976)、《夏天的雨》(1977);A.雅博爾拍攝了《全裸要受懲罰》(1973)、《結婚》(1975)、《一切都好》(1977);L.伊爾茨曼拍攝了《聖貝爾納多》(1973);J.安得拉德拍攝了《夫妻之戰》(1974)和《熱帶小路》(1977)。這一時期又出現了一些新導演,其中最著名的是B.巴雷托,他的《弗洛爾夫人和她的兩個丈夫》(1976)在國內票房收入位居第一,而且打入了美國市場。70年代還出現了女導演和黑人導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