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達摩鯊

巴西達摩鯊

巴西達摩鯊(學名:Isistius brasiliensis)是深海小型鯊,最長約50公分,圓柱形,細長,體背暗褐,腹部色淺。胸鰭前鰓裂處有一明顯的黑褐色帶。鰭褐,胸鰭、背鰭和腹鰭後緣有淡白色邊緣,尾鰭上下葉顯暗褐色。腹部有發光器官,能發綠光。頭寬扁,吻短,厚而肉質,具吸吮式嘴唇,可營外部寄生生活。能吸附在大魚或鯨豚身上,用剃刀狀下顎齒咬破皮膚和肉。亦捕食甲殼類及烏賊等軟體動物。晝夜垂直洄游,常在水深85~3500公尺處。卵胎生。分布於南、北緯30℃之間的世界各大洋,主要分布於中太平洋。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西達摩鯊
  • 拉丁學名:Isistius brasiliensis
  • 別稱:雪茄達摩鯊、雪茄鮫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亞綱板鰓亞綱
  • 角鯊目
  • 黑棘鮫科
  • :鯊魚屬
  • 命名者及年代:Quoy & Gaimard, 1824
  • 英文名:Cigar Shark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體正圓柱形,細長;頭稍寬扁,頭長稍小於吻端到尾鰭起點長的1/4;吻頗短,厚而肉質,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眼卵圓形,後端尖,眼徑約為口前吻長的1/2;鼻孔小,約為眼徑的1/3,甚近吻端,斜位,前鼻瓣小,三角形突出;噴水孔位頭背面,卵圓形,孔徑為眼徑的1/2,位於眼睛後上方;口裂橫平,上唇發達,口角具翼狀厚唇褶,下顎後方無下唇褶;口角外側具一頗長之斜行深溝;齒上下顎不同形;上顎有一較小而直立的正中齒,每側約15-16齒,稍外斜;下顎齒大而直立,正中齒與兩側齒等大,每側12-15齒,基底長方形,兩側互相重疊,齒冠呈側扁三角形,齒緣光滑;上顎齒3-4行在使用,下顎齒一行在使用;鰓裂較小,位於體側中央;盾鱗近方形,基板大,棘突方形而低平,各鱗間稍有縫隙。背鰭兩枚,無棘,後位而頗小;第一背鰭上角廣圓,后角尖,其長約等於基底長,基底末端與腹鰭起點相對或稍後;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同形,但基底稍長,面積亦稍大,其起點約在腹鰭后角上方;兩背鰭間距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的兩倍,第二背鰭基底末端到尾鰭起點距離超過第二背鰭基底長的兩倍;兩背鰭的高度幾乎相同;尾鰭近乎正形尾;上葉發達,具缺刻,後緣截形;腹鰭大於兩背鰭;胸鰭,長大於寬,胸鰭長約為頭長的2/5,外角和內角鈍圓。體背暗褐色,腹部淺色。胸鰭前方鰓裂處有一條明顯的黑褐色環帶。鰭褐色,胸鰭、背鰭和腹鰭後緣具淡白色邊緣,尾鰭上下葉呈暗褐色。身體腹部有發光器官,能發綠光。

棲息環境

大洋水域。常在水深85~3500公尺處。

生活習性

晝夜垂直洄游,白天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夜晚常到水體上層。可營外部寄生生活,像許多鯊魚一樣,該物種是一種食肉動物。它以吸吮式嘴唇附著於它的獵物上,然後旋轉,用尖銳的下齒撕去一塊肉,有時甚至可以是其直徑的兩倍。然後使用其鉤狀上牙齒來保持插入,而下齒將拔出。它捕食深水生物體,包括甲殼類動物,魷魚,大型骨魚類,鯨類動物,甚至大型鯊魚。可進行生物發光,能夠從其腹部發出綠色的光。它可能會利用這種光線吸引潛在獵物的注意力。在其死亡後三個小時內也會發光。經常吞咽並消化其牙齒,這被認為有助於骨骼鈣化。通常在產卵和不同進食區之間的海洋內遷徙,是具周期性和可預測的,覆蓋範圍超過100公里。

分布範圍

西大西洋:巴哈馬和巴西南部。
東大西洋:維德角,幾內亞至獅子山,安哥拉南部和南非,包括阿森松島。
印度太平洋:模里西斯到紐幾內亞,豪勳爵島和紐西蘭(編號26346),北到日本,東到夏威夷群島。
東太平洋:復活節島(編號9068)和加拉帕戈斯群島。
巴西達摩鯊

繁殖方式

通過體內受精來進行繁殖,每窩6-12個幼崽。雌性沒有卵黃囊胎盤,雄性有兩個位於背側的下部的“抱器”,授精通過將其生殖器插入女性的泄殖腔中完成。像其它小型鯊魚一樣,雌性將它們將它們的卵塗在角質腸衣中,附著在岩石和海草上,孵化可以在12至22個月後進行。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廣泛存在,但分布記錄不均勻。它的體積太小(總長約50厘米)不易被打撈。偶由延繩釣、流刺網或底拖網捕獲,但沒有對這個物種造成重大威脅。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