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
1971年,16歲的龍怡策考入遂寧縣川劇團藝訓班學藝。這樣的年齡已經錯過了學戲的最佳時機,龍怡策的前景並不被劇團老師看好。
劈叉、下腰、翻跟頭,因為身體沒有師弟們柔軟,龍怡策練功總比別人難。“就是一股不服輸的勁,我不相信自己不能下腰。”龍怡策說,為了下腰能摸到腳後跟,他強迫自己練不到位就不能吃飯。
就是這股特別能拼的勁,讓最不被看好的龍怡策成了同屆弟子中基本功最好的一名武生。後在全國著名導演謝平安、重慶市著名武生國家一級演員童志良的指導下,龍怡策的表演技藝愈發成熟,漸漸成為市川劇團的台柱。
人生歷程
傳統的川劇藝術如何才能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是巴蜀地區川劇藝人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南充川劇團的師弟周澤民對他說:“龍師兄,現在變臉很受歡迎,你這么好的功夫,不去變臉可惜了。”
苦練3年
帶著“變臉”闖市場
經過反覆的市場了解,龍怡策這才知道很多人都喜歡變臉這門藝術。
變臉就是打開市場的一把鑰匙!龍怡策開始製作戲服和臉譜,通過自學開始研究“變臉”這一神秘的川劇傳統藝術。
刻苦鑽研,勤學苦練。整整3年時間,龍怡策居然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思,無師自通地創出了獨具特色的手眼身法、精氣神韻。
當他將自己的一個變臉視頻傳到網上後,立即在網上受到熱烈追捧,戲迷網友好評如潮。“他的身法飄逸優美,動作新穎傳神,變臉技藝更是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
2005年,專門到遂寧來看了包括龍怡策節目在內的川劇後,成都武侯祠負責人當即和市川劇團簽約,讓遂寧川劇長期在蓉駐演。
遂寧川劇,自此走向市場
如今,遂寧川劇已先後出訪美國、泰國、韓國、多巴哥、蘇利南、圭亞拉等國,受到外國觀眾的高度讚賞,龍怡策等也受到各國領導的親切接見。
渴望傳承
川劇藝術走進校園
為了讓川劇得到更好的傳承,2002年市川劇團開始和長樂街國小聯姻創辦了遂寧市少兒業餘川劇藝術學校。“我們劇團的老師每周都抽時間到學校教學川劇。”
當年,龍怡策為學生們量身定做的《梨園長樂》劇本獲得讚譽一片,不僅在四川唱出了名氣,還在央視少兒頻道參賽獲得金獎。隨後龍怡策打造的《川劇娃娃》再獲金獎。截至2007年,川劇藝術學校學員已達300餘人,占長樂街國小全校總人數的40%以上。
川劇藝術在學生中的成功推廣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市川劇團和遂寧四中再次攜手創辦了遂寧市川劇教學基地,一些特色節目也相繼出台。
2011年,央視戲劇頻道的導演在網上看到遂寧學生川劇的視頻後,立即派人到遂了解拍攝。連續3天在央視《快樂戲園·走進遂寧》欄目中播出,全面介紹了遂寧川劇的發展及傳承,展現了遂寧文化特有的底蘊。
遂寧川劇基地也引起了北京市第七屆校園組委會的關注。2012年底,欄目組邀請他們打造一個精品節目來參演。“3天之後我就拿出了《盛世霓裳》這一劇本,節目包含了水袖、手帕、長裙以及川劇特有的變臉吐火技藝。”
北京參賽
遂寧川劇再獲金獎
給龍怡策打來電話,稱參加“校園時代”這一活動的大多是一些歌舞節目,沒有特色,希望他能參加。
龍怡策告訴記者,節目怎么來創新,他思考了很多,“女娃娃能夠‘變臉’,為什麼就不能‘吐火’?”最後獨創了由女孩子表演的“變臉”“吐火”絕技,這在全國還是第一次。
《盛世霓裳》的訓練並非一帆風順。吐火要求小女娃娃口含煤油,而參賽的3個女生都只有10多歲,一含煤油就發吐。練不好節目,小女孩就鬧情緒不學了。龍怡策又給她們做思想工作。“說句實話,有時她們鬧情緒我也很生氣,外面的人花錢找我學都不一定學得到,現在免費天天守到教,還要求著她們學。”龍怡策說,想著孩子們太小還不懂事,自己有時生生悶氣也就算了,有時還要買零食哄弟子。
精心編排數月後,《盛世霓裳》到北京參加“校園時代”第七屆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展演。在參演的81個節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金獎!
國家級演員、導演、遂寧市“五個一”工程獎、四川省“金鷹杯”電視大獎賽武生組最佳演員獎、全國第十一界“群芳杯”戲劇小品銀獎、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導演一等獎……如今盛名之下的龍怡策會接到很多戲迷的電話,請他教學川劇,更有人從香港和鄭州專門跑過來請他教“變臉”的。龍怡策說,他收弟子不看錢多錢少,關鍵是看有無品德和對川劇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