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盆地文化區

巴蜀盆地文化區,四川盆地歷史早期已為巴人和蜀人分布地區。巫山猿人、資陽人,是頭骨有矢狀脊、眉弓發達、大腦窩比小腦深而廣的一種蒙古種新人化石,和銅梁、漢溪等地的舊石器連成一起。在小河岸分布的眾多新石器文化中,都反映人類在很早時期已在巴、蜀地區生活著。接近純水稻的楚民的巫山至萬縣長江段遺址,已進入大溪文化區,出土石鏟、石鋤、蚌鐮,說明農業已經出現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蜀盆地文化區
  • 類型:文化區
  • 地方:巴蜀盆地
  • 屬於:巫山猿人、資陽人
與盆地北部白龍江(甘肅)、馬家窯文化不同。反映四川盆地的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即盆地四周環以山地和高原,又處在西部牧區與東南部農區的分界地帶上,故文化特徵既與長江下游的楚文化區不同,也與北方旱農區文化不同。地理環境因四周環山而成一局部封閉的盆地區,盆地內部海拔低至500米以下,為廣大紅色砂頁岩丘陵台地和成都陸上三角洲,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稱為“天府之國”。進入盆地的道路難行,有“蜀道難”之稱,古代以棧道險阻為著名。故有“天下未定蜀先定”的說法,即入蜀即可安定下來,休養生息之意。這裡生態環境優越,如冬季北風寒流不能侵入,氣候和暖,萬物俱生。如橘樹過淮河變成酸味的枳,不能食用,而這裡則是“蜀山千樹橘”,且味道甜。竹器亦多而便宜。秋日盆地保持水汽,多霧,有利冬作生長。盆地中四川並流,切蝕中生代紅色砂頁岩,風化成紫色土,具鈣、磷、鉀、鈉肥分,雖以畲田為多,但雨量平均,有如定期灑水,山坡雖急,但紫色土風化深,只要人力開挖即可在沖刷坡面上耕作。因此這種生態環境對農業非常有利,不用費大力而收成可觀。以往刀耕火種,對少數民族也特別合適。故四川盆地有如東北黑土地區,每成為各地民族、人口流入集中地點。作者在貴州高原習水縣山區,俯覽盆地,華鎣山(1581米)如在足下,成都平原(面積達9 000平方公里以上)和珠江三角洲相 ,更成為農牧民族集中遷入的目標地。如沿岷山東側南下的馬家窯文化,即為乾旱農業民族的南遷一支,學者認為即古羌語族人,以遊牧為生,故入川容易。其出土石器少見農具。據《蜀王本紀》①:“魚鳧由於湔山”,即指蜀王魚鳧畋獵於成都平原區,這支羌人為遊牧、狩獵階段的母系社會。該書再談蜀王杜宇事云:“一男子名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即為建立父系社會的國家。又《全漢文》卷53引《蜀王本紀》云:“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 、魚鳧、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衽,不曉文字,未有禮樂”。《華陽國志·蜀志》云:“蜀之為國,肇至人皇”(按“人皇”即《山海經·西次二經》所謂:“皇人之山,皇水出焉。”皇水即今青海省湟水)。即蜀國人源於湟水羌族②。年代可定為馬家窯期。杜宇記稱“從天墮”顯為外來種族,與當地土人為婚,即指濮人。因濮人早已存於巴蜀地區,有學者從廣漢三星堆遺址第三期發現已有濮文化影響,並有出土陶器動物,如水牛、豬、蛙等,表示有初期農業,與《華陽國志》記述:“杜宇教民務農”一語相合。從三星堆遺址第三、第四期出土工具有石刀、石斧、石杵、鋤形器、盤狀器、紡輪等農具,還在燒紅土中有禾本科植物莖葉印痕,一件陶豆圈足上有一圈麥穗(?)花紋(林向,1989),說明當時農業是中原的乾旱農業雛型。即漢族也早在商代已由漢中盆地入川,使商代甲骨文已有蜀的名稱,在相當於三星堆第四期的成都十二橋中期文化層中,更記有甲骨文系統文字元號(四川文管會,1987)。即杜宇王時代為商、周時期,因三星堆第三期末至第四期遺址,已有中原式尖底陶器、青銅器、金器、玉器、象牙器出土。其上為20~50厘米淤泥層覆蓋,表示洪水期沉積,與杜宇遷都高處或有關係①。自南入川有開明氏,此族有楚、巴人族源之爭。周末可由鄂入黔,下宜賓到青衣江,北上入蜀。故戰國時,楚蜀文化有相似之處。如新都戰國墓的木槨墓、葬制,出土文物等都似楚式(沈仲常,1981)。楚為水稻文化民族,故入川帶來水稻耕墾在青衣江一帶發展,正如《海內經》說:“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播琴”即楚語“播種”。此即與開明氏入川有關。開明治水傳說,亦說明楚族水稻水利文化的傳入。《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受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從東入川的有鄂西山區巴人的“廩君種”,他們征服濮人(板楯蠻)西到川江嘉陵江涪江,與蜀相鄰,成為晚期蜀文化的組成部分,敬奉蜀王杜宇。據《華陽國志·蜀志》載:“後有後曰杜宇,教民務農……巴亦化其教而力農務,迄今巴蜀民農時,先祀杜主君”。
總之,四川盆地在歷史初期接受外來遷入各族人民的記錄較多,而向外活動亦有少量記載,如為擺脫商王朝的勢力而蜀人曾協助周武王去滅商。後據《華陽國志·蜀志》云:“周失綱紀,蜀先稱王”。巴國立於春秋時期,因《後漢書·南蠻列傳》記“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巴氏子相務始爭雄成為“廩君”(即“相務”漢譯名)。後於前316年為秦惠王所滅,大量漢人由是遷入。《秦本紀》云:“十四年……丹、黎臣,蜀相壯殺蜀侯來降”。其先,“九年,司馬錯伐,滅之”。是指張儀為秦相時(八年)滅開明王事,《史記索隱》云:“《蜀王本紀》曰:‘張儀伐蜀,蜀王開戰不勝,為儀所滅也”。蜀國亦滅於前 316年①。
巴蜀由此成為秦王兵、糧屯集之地,沿江攻楚。以後歷代均為我國政治家用為屯糧聚兵之地。“天府之國”指成都平原而言。蜀孔明據此向南“七擒孟獲”,向北“六出祁山”。建成蜀漢王國。十六國建為“成國”;五代為“前蜀”。可見巴蜀對我國歷史上的影響重大。故巴蜀文化區,應該自成一區,與楚文化區、吳越文化區並列。
巴蜀文化區內,由於民族複雜,地理環境、生態環境亦有分化,又可再分出巴和蜀文化兩個小區。
(1)巴文化小區。以重慶為中心(即以巴郡)。因為巴人一支“廩君”沿江入川②,北至閬中,而《華陽國志》記:“巴子時雖都江州(今重慶),或治墊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豐都),後治閬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即以川東褶皺山地的平行嶺谷區為國境,北名巴山。生態環境以“夜雨”著名,因夜間低溫,霧凝結成雨所致,故山地多畲田,為物阜民豐半山區。《華陽國志·巴志》云:“其地,東至魚復(今奉節),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及涪陵”。這支古民族已有文字,與納西族同為象形文字(以圖畫代表文字表達心意)。人民以楚人為多,巴郡太守但望(154年)曾說:“江州以東,濱江山險,其人半楚,姿態敦重”。《華陽國志·巴志》亦記:“巴有將,蜀有相也”。其人飲食文化以“清酒”著,可見其農產五穀精良,秦昭襄王即喜“巴人清酒”,至今仍稱。巴人善歌,《楚辭》:“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之者數千人”。這些都與蜀文化相異。有謂其先為太昊氏,《海內經》云:“西南有巴國”,四代即為巴人。《路史》則以伏羲氏代太昊氏為巴人始祖。即與蜀不同其先祖所致。
(2)蜀文化小區。巴蜀區第二個文化小區即蜀文化小區。這個小區文化特徵是含楚文化和巴文化成分的文化小區。如巴文化的酒文化,亦可見於廣漢三星堆第四期出土的從釀造、貯藏、飲用多種酒具。楚文化影響更由楚蠻一支開明氏遷入,帶來水稻文化而顯出。其族源較多,又介於各族之間,吸收了羌、楚、中原人文化,以成都大平原及其廣大的紅層丘陵區為國土,故地勢開朗,但望(154年)即說:“墊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輕疾”。即文化水平較高,如音樂而有出名的“叟邪”、“東平”、“隴歸”等樂曲。有學者稱蜀文化與“道教”有起源關係,即講災祥、重律歷、喜占卜、求仙術等,對我國古代文化影響甚大。歷代帝王,由秦始皇漢文帝以來,重視道家蜀王亦曾禮重仙人葛由。《太平御覽》卷44引《列仙傳》云:“葛由者,蜀之羌人。周成王時(公元前11世紀)刻木為羊賣之。一旦乘木羊入蜀,蜀中王侯賓之”。今青城山仍為道教名山。蜀人還信人死後靈魂歸岷山,《蜀王本紀》亦記岷山為天彭門,雲“亡者悉過其中,‘鬼神’精靈數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