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道》是2015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伯特·哈格斯特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精彩書評,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在《巴菲特之道》第3版中,作者不僅更精彩地描述了巴菲特60載櫛風沐雨的投資之旅,還將其獲取億萬財富的方法分解為12個普通人都可以學習的投資準則。作者將巴菲特的方法放到更廣闊的歷史背景上,揭示了20世紀投資巨人們的主要觀點,從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費雪、查理·芒格,更涉獵投資數學、投資心理學等範疇。新版再現了巴菲特做出重要投資決策的全過程,包括近兩年的最新案例,如收購亨氏食品、投資IBM,這些決策令其投資表現無可匹敵。彼得·林奇評價本書包含了一個成功投資家的思考與哲學,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財務等級的人踐行
作者簡介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美盛投資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董事總經理。他是美國最知名的以善於寫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稱的作家,已出版九本投資圖書,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本書第1版即銷售120萬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芒格推薦書目)、《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以及《NASCAR:驅動體育的商業》、《偵探與投資者:來自傳奇特工的未曾揭示的投資技巧》 等。
譯者:楊天南
北京金石致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EO。美國聖地亞哥大學金融MBA,加拿大專業金融規劃師。
以69.74%的年度回報排名第三。
中國親見巴菲特的第一人,多年從事財務健康投資理念的研究、實踐與傳播,著有《規劃財富人生——天南話投資》一書。於多家媒體發表財經文章數百篇,自2007年4月起,連續在“中國投資理財第一刊”《錢經》、央行旗下《中國金融家》雜誌撰寫投資專欄,是迄今國內歷時最久的財經專欄作家,至2015年1月的93個月裡,其專欄白紙黑字記錄的投資組合累計回報425.67%(+425.67%),同期上證指數累計下跌10.78%(-10.78%)。
精彩書評
★這本書包含了一個成功投資家的思考與哲學,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財務等級的人踐行。
——彼得·林奇
★通過這本書去懂得巴菲特,將他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投資體系里,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成功。
——肯尼斯·費雪
菲利普·費雪之子
★巴菲特樸素的智慧與哲學都完美地呈現在這本《巴菲特之道》中。
——約翰·博格
先鋒基金創始人
——李劍
上證巴菲特研究會常務理事
★當天南先生翻譯《巴菲特之道》之時,伯克希爾的股票價格正上破20萬美元,而巴菲特的身價也飆升至630億美元以上。這些足以使之傲睨天下的奇蹟背後到底有什麼秘訣?哈格斯特朗的《巴菲特之道》將會告訴我們其中的奧秘。
——姚斌
著名價值投資人 一隻花蛤
★與《巴菲特之道》的緣分始於1997年,18年後的今天,再讀天南兄翻譯的第3版,愈加強烈地體會到,投資絕非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教條,巴菲特之路就是持續進化、持續提升投資境界之路。
——陳理
實力資產CEO
中道巴菲特俱樂部主席
★《巴菲特之道》是近20年來我閱讀最多、收穫最多、筆記最多、感悟最多、向股友推薦最多的一本研究巴菲特最好的書。它見證了我近20年來學習、研究、實踐、宣講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所走過的道路。
——楊寶忠
著名價值投資人
★作者對於巴菲特投資思想有著準確和深入的了解,遠超其他關於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書籍。所以,這本書我看了不止一遍,在碰到投資疑惑的時候,翻翻書中的投資案例,也會讓自己近距離地了解巴菲特每一次重大投資決策思考的全過程,受益匪淺……如果讀者朋友能夠仔細閱讀手中的這本書,我想其價值不亞於巴菲特的午餐。
——張可興
格雷資產總經理
目錄
譯者 序 :將巴菲特思想引進中國的第一本書(金石資產楊天南)
推薦序一:敢於偉大(橡樹資本霍華德·馬克斯)
推薦序三:巴菲特的思想與哲學(彼得·林奇)
推薦序四:成為最好的自己(肯尼斯·費雪)
推薦序五:投資是一項五環相扣的系統工程(上證巴菲特研究會李劍)
推薦序六:重讀經典(著名價值投資人一隻花蛤姚斌)
推薦序七:做一個高明的投資者(中道巴菲特俱樂部主席陳理)
推薦序八:遠離喧囂(著名價值投資人楊寶忠)
推薦序九:值得反覆翻閱的投資經典(格雷資產張可興)
前言
第1章五西格瑪事件: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
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捐助
個人經歷和投資緣起
巴菲特合夥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
保險業務運營
導師及其公司
五西格瑪事件
第2章沃倫·巴菲特的教育
多種知識的融合
第3章購買企業的12個堅定準則
企業準則
管理準則
財務準則
市場準則
第4章普通股投資9個案例
華盛頓郵報公司
蓋可保險公司
大都會/ABC公司
亨氏食品
第5章投資組合管理:投資數學
集中投資的數學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集中投資家
第6章投資心理學
心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匯
為何心理學會起作用
第7章耐心的價值
理性:重要的分野
慢速的觀點
系統1與系統2
心智工具間隙
時間與耐心
第8章最偉大的投資家
私下裡的巴菲特
巴菲特優勢
學會像巴菲特一樣思考
發現你自己的道路
附錄A■269
關於網站■288
致謝■289
注釋■293
前言
美盛是個價值商店,它的培訓活動強調經典的價值投資,包括班傑明·格雷厄姆和大衛·多德的《證券分析》,以及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每天,公司的老員工都過來分享他們對於股市的洞見,手把手地教我們看《價值線》期刊中他們心儀的股票。每個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低市盈率、低市淨率、高分紅。更常見的是,這些股票都不是市場追捧的熱點,並長期受到市場冷落。一次又一次,我們被告誡必須避開熱門的高增長股票,相反,要專注於那些備受冷落的股票,它們的風險收益比會更佳。
我明白價值投資的路徑邏輯,數學不難。《價值線》給我們提供了每家公司過去20年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通過這些圖表,你會看到股價走勢圖常常與年度的運營結果有關。但無論我看這些圖表多少遍,總是覺得缺少了些什麼。
一個周四的下午,在我們的培訓課即將下課時,老師遞給我一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1983年的年報,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家公司,寫作者是沃倫·巴菲特,我也從未聽說過這個人。老師讓大家閱讀其中董事長致辭部分,並為第二天的討論做好準備。
回到酒店房間的晚上,我迅速瀏覽了伯克希爾的年報,並有點失望地注意到整本年報中沒有照片和圖表,光是董事長致辭就占了幾乎20頁之長。喘了口氣,我坐定後閱讀起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用語言難以形容,一夜之間,我的整個投資觀被顛覆了。
接著,巴菲特討論了保險事業的運營情況,包括國民賠償保險公司和他持有1/3股權的蓋可保險。但他並不是泛泛而談那些數字,他教我理解保險業的細微之處,包括每年承銷保費、損失撥備、綜合比率,以及各種財務安排的稅務優勢。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巴菲特還給股東上了非常通俗易懂的一課:“神奇的商譽,它令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有可能超越其賬面價值。”
第二天,我再次出現在培訓課上,像是換了一個人。《價值線》提供的各種圖表、線條依然,但在我看來它們突然長出了肌肉、皮膚,活靈活現起來,不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我開始思考這些企業、運作管理企業的人們,以及填滿那些財務報表中數字的產品和服務。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充滿了目標感。毫無疑問,我心中知道了我要做什麼。
我會將我客戶的資金投資於伯克希爾和它所投資的公司。巴菲特每做一個投資,我都將跟隨。他每買一隻股票,我都會致電該公司索取年報並仔細閱讀,探索他看到了什麼以及他可能錯過了什麼。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你可以支付25美元向證券交易委員會索取任何上市公司的年報,我要來了所有伯克希爾投資的上市公司年報。此外,我蒐集所有有關巴菲特的報紙和雜誌,閱讀並存檔。我就像一個小孩追星一樣。
幾年後,卡羅爾·盧米斯在《財富》雜誌寫了篇題為“巴菲特的幕後故事”的文章(1998年4月11日)。該雜誌的主編馬歇爾·勒布認為是時候寫一部巴菲特的傳記了,他知道卡羅爾是個優秀的作家。在那之前,閱讀公司年報和參加奧馬哈股東年會是打探巴菲特信息的唯一途徑。當人們注意到卡羅爾也幫助巴菲特編輯製作年報時,你知道她肯定會了解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我趕緊去報攤上搶到了最後一本雜誌。
卡羅爾說,她打算寫一個不同的故事,強調巴菲特不僅僅是個投資家,還是個與眾不同的企業家。她沒有讓人失望,在這篇70?000字的文章里,它忠實地描述了奧馬哈先知更為親切真實的一面。卡羅爾知悉很多內情,但其中的三句尤其令我震撼。
“我們所做的沒有超越任何人的能力範圍。”巴菲特說,“我做投資與做管理沒什麼兩樣。沒有必要去做非同尋常的事以追求非同尋常的結果。”
我想讀到這些的人一定佩服巴菲特的這種來自中西部的謙虛,他不是一個吹牛的人,也不希望誤導他人。我相信如果不是他相信這些論點,他是不會做出這樣的論斷的。而且,如果這是真實的,我相信如此,這意味著有可能揭示一張藏寶圖,上載著巴菲特投資的指導原則和選股的特殊技能。這便是我寫這本《巴菲特之道》的動機所在。
閱讀伯克希爾公司過去20年的年報,以及每個他所投資的公司年報,和所有有關巴菲特的文章報導,我漸漸懂得了他對於普通股投資的思考。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知識,無論是投資普通股還是整個企業,每次交易他都走過同樣的路徑。無論他買公眾公司還是私人公司,他都走同樣的流程,不多不少。他總會考慮企業、什麼人運營企業、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的價值,並逐一將這些與自己心中的標尺準則進行對比。
我將這些準則分為四大類別:企業準則、管理準則、財務準則和市場準則。《巴菲特之道》這本書將以巴菲特公司所購買的企業為例,逐一剖析它們是否與巴菲特所言一致,這些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想和策略,哪些對於投資者有價值。這將是一個徹底的測試。我相信,最終我們會成功。
在寫本書第1版之前,我從未見過巴菲特本人,在寫作過程中,也沒有諮詢過他。直接的諮詢固然可以得到額外的益處,但能從他大量廣泛的談及投資的寫作中得到真諦,我已經足夠幸運了。這本書中,我引用了大量的伯克希爾年報中的原文,特別是董事長致辭部分。巴菲特授權我,在他審閱的情況下使用其著作權。當然,這授權並不意味著他合作了本書,或者他告訴了我其他人還不知道的秘密或策略。幾乎所有巴菲特的行為都是公開的,只是人們有沒有留心而已。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我主要的挑戰是證明或反證巴菲特的表述——“我所做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到。”有些批評者爭辯說,儘管他很成功,但沃倫·巴菲特的特質使得其他人無法採用他的方法。我不同意。我想說的是,巴菲特的特質確實是他成功的構成因素,但一旦懂得他的方法論,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均一樣可以套用。這本書就是幫助投資者運用那些我相信使得巴菲特成功的策略,這就是本書的目的。
多年以來,我們都會收到懷疑論者的觀點,他們說只是讀一本關於沃倫·巴菲特的書無法讓你取得像他一樣的投資業績。我想說的是:第一,我從未暗示,通過讀一本書,一個投資者就會像巴菲特一樣成功。第二,為什麼會有人這么想?這就像即使你買了一本《如何像老虎伍茲一樣打高爾夫》的書,你也不可能成為像他一樣的超級成功的高爾夫球明星。閱讀是因為你相信書中或有一些有用的東西能幫你在自己的道路上有所改進,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巴菲特之道》這本書。如果你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有益於你的投資,這本書就是成功的。想想大多數人在市場上的糟糕表現,取得一些改進應該不難實現。
巴菲特和他的智慧搭檔、副董事長查理·芒格曾經被問及他們兩個教育下一代投資者的可能性。當然,這正是他們在過去40年中所做的,伯克希爾的年報以其清晰、高超的教育價值聞名,任何有幸參與過伯克希爾年會的人都能感知其光芒。
獲得知識是一個過程。在巴菲特的成長過程中,他吸收了班傑明·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費雪的智慧,他還從他的搭檔查理·芒格那裡學到很多企業知識。這些經驗知識的學習塑造了巴菲特的投資風格,反之,他願意與那些擁有創新、活力和開放的心胸、願意自助的人們分享。
在1995年伯克希爾的年會上,芒格說:“讓一些人放棄學習是很難的。”巴菲特接著說:“當人們能從中獲益時,讓他們放棄學習是很難的。”然後,他用了一種相反的聲調繼續:“但是有一種巨大的障礙阻止人們去思考或改變,引用波特蘭·羅素(英國哲學家)的話:‘很多人寧可死也不願意思考。’在金融的範疇里,他說的也非常對。”
距離我寫作《巴菲特之道》第1版已經過去20年了,股市上的噪聲仍然在繼續。當你以為噪聲不會再大時,它們卻變得更加刺耳。電視評論員、財經作家、分析師、市場策略師一個比一個能侃,競相搶奪人們的眼球。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奇蹟,大家都認同,它給每個人都提供了免費的方式——應該說是免費的平台——去接觸財經信息,其結果是,我們都置身於信息泛濫的海洋里。
然而,儘管信息泛濫,投資者賺錢依舊困難,捉襟見肘的事情時有發生。小事件會令股價火箭般躥升,然後鉛墜般迅速下落。那些為了下一代教育或退休而投資的人常常陷入迷惘,他們既無法踏對節奏,也無法預測市場,有的僅僅是受愚弄。
在一個投機勝於投資的瘋狂市場中,沃倫·巴菲特的智慧和建議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是數以百萬計投資者的安全港灣。有時,錯位的投資者會大喊:“這次不一樣!”有時,他們能押對寶,政策放出驚喜、經濟會有反應、股市有些迴響,當有些公司衰退的時候,有新公司誕生,世界在進化、成熟,變化是永恆的,但這本書中提到的投資原則卻始終堅如磐石,如同巴菲特曾說過的:“這就是為何原則被稱為原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