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茅民族旅遊寨

巴茅民族旅遊寨位於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牛場村境內,地處三都縣縣城南面至荔波省道右側,距三都縣城 6公里 ,是一座始建於清朝中葉的水族自然古寨,現全寨共有78戶,人口325人,水族人口占全寨總人口的99%以上。儘管交通便利,受現代文明影響大,但該寨積澱千年的民風民情依然根深蒂固,全寨至今仍保持著用水書、說水語、穿水衣的古樸民風和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水族村落文化的一個重要縮影。透過寨內依山傍水,鱗次櫛比的水家桿欄式民居,聆聽著隨風飄來的古歌和水書的朗誦聲,更易讓人產生對這個民族遠古歲月的追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茅民族旅遊寨
  • 地理位置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牛場村
  • 民族特色:水族
  • 建造時間:清朝中期
  • 屬性:自然古寨
巴茅民族旅遊寨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樸實的民風和絢麗的民間文化,是一個集生態、人文、風情為一體的旅遊村寨。
水族地區居民建築,一般來說都建在依山傍水之地,較少建在山坡上。村寨四周喜植竹木,形成茂林修竹、蒼松翠柏環繞,魚塘滿寨的環境,在水族地方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要修房,先修塘;一能養魚吃,二能搞消防”。因此,被譽為“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村寨的大小規模要根據地勢地形以及周邊田土面積而定。它有大有小,少則幾戶多則幾十戶,甚至數百戶不等,住房的都是“桿欄”木質結構。在水族地區,瓦房居多,建築結實,一般底層飼養牲畜或安放石磨、石碓及堆放雜物等。二樓住人,中央一間為會客廳,堂屋板壁上設有方框式神龕,供祖宗牌位。牌位下面有張八仙桌。在水族地區幾乎家家都是如此。客廳面積都比較大,可以說是家庭的中心。家中辦理紅白喜事酒宴及逢年過節打銅鼓擊皮鼓娛樂等,都在這裡舉行。水族民居中樓梯是比較重要的工具,它是作為溝通上下層之間的通道,又是進門的標誌之一,因此比較重視樓梯修建。堂屋門口有一個走廊連線著陽台。陽台在水族民居是正房的附屬品,又是晾衣及曬糧之處,只要有條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陽台。第三層一般作為儲存糧食的蒼庫、臥室及親戚朋友來訪時的休息住所或雜物間通常都是三間、五件、七間不等,也有九間、十一間的,一般不會設偶數格式。九間以上的桿欄住房,在水族地區只是少數,況且過去都是富有人家才建的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縣塘州鄉楊昌學家還能看到祖上修了五六排間的“桿欄”式木質結構的四層樓。其二樓的周邊都修有吊腳樓,整棟樓房不用一顆鐵釘子,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還保存完好。
水族民居中的“桿欄”式吊腳樓,實際上,很多是因應地形地貌和生活這間的需要來定。水族人們大多生活在青山秀水、林茂糧豐之地。我縣是全省十大林區縣之一,生長著松、杉、柏、楓、銀杏、樟及銀杉樹等數百種,自然而然給水族地區人們建築桿欄住房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所以木質結構桿欄式建築在水家山鄉比比皆是。
新建房時,先請水書稱生擇定吉日,以便約定親朋好友、鄰居及叔伯弟兄前來幫忙。屆時,木匠師傅先在屋基的中柱前擺放折糯,一升米及酒肉之類,以祭祀民族文化始祖“六鐸公”,同時,在梁畫上畫太極八卦圖;後在一片鞭炮、嗩吶聲中,新房一排排立地而起並安裝完畢。當我們走進水家山寨的同時,細心地瀏覽民居建築的時候,就會驚奇的發現門、窗、梁、柱、神龕等處有形式各樣的淺浮雕、深浮雕的木雕部件,圖案大多是表現當地人民現實生活的畫卷,還有人們所熟悉的飛禽走獸,也有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水族人民大多是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多地區是幾個或幾十個村一姓,罕有雜姓同居,尤其是很少與其他民族雜居。由於同姓民族較為集中居住的傳統,使水族的居民即具有較為統一的特徵,又具有較明顯的地域差異特徵。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土”,就是水族民居最突出的表現,最真實的寫照。水族居民之所以重視風水,除了與傳統觀念有關外,也與人居環境的選擇有很大的關係。前者,祈求趨吉避凶,神靈保佑,大富大貴,人丁興旺,子孫發達。後者,是生產生活的客觀實際需要。水族地區最忌諱建偶數間的房子,這或許是人們認為偶數間不吉利。已建三間或五間正房的,不想再擴大,那么新擴建的這一間也不能和正房一樣高,必須“三高搭一矮”。至今在水族地區還保留著較早(三百年)以上的房屋,如五間的是六排柱子,兩頭四排柱子都落腳,唯獨中間的兩排柱子就不能落地,水語俗稱“倒壘”,如說木料沒有那么長,則不符合事實。這究竟是什麼?原來在封建王朝時代,比如老百姓的衣服就不能穿黃色,那是皇權的象徵,在住宅上,平民百姓的房子也不能跟皇宮建築一樣高,更不能一模一樣,其原因就在這裡。
可以說,水族建築直接反映了水族民俗文化,直接敏銳地表現出人們的生活需求,是思想情趣、風俗習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結合的產物。
銅鼓、鑼、蘆笙、大歌 、小歌、銀飾撞擊聲,伴著長衫青褲5斗角舞者的腳步,在巴茅古寨寬寂的廣場響起。於是,巴茅,這座青山綠水間的水族古寨,踏著三百年歷史的光陰,在歲末祭祖的這有刻鮮活起來。巴茅,坐落貴州省的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鏡內。距縣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於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著寫水書,說水語,著水衣的古樸民風,是水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縮影。
有78戶人家的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樓節磷次比,一氣連橫。寨前阡陌從橫,十里稻香,碧水河灘水牛嬉戲駿馬悠閒。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屋樑隨處可見的精雕花紋與象形水書一起,承載了水族悠久的文化歷史。而水族獨特的祭祖儀式,也為巴茅古寨三百餘年的歷史增添了一抹神秘。被譽為“不可知的天書”水書記載了這么一個傳說。
水族遠祖的四個兒子分別居於四個地區。在四兄弟齊聚一堂向遠祖敬獻豐收果實時,遠祖卻不幸得了急病,臨終之際,他命四子捉來一尾大草魚,砍成四節用韭菜包好煮熟,分給四子。因感慨一家人遷居至此,還沒有自己的節日,便以安葬那天為節。以四子所得魚的順序過節。於是四子以安葬日亥日為節,按魚的順序,分別紀念遠祖。此後水族從每年農曆八月中旬起,每隔12天的一個亥日,就有一個地區過節。這就是端節。而祭祖儀式作為祭祖先人的緬懷便成為端節最重要的一項活動。
祭祖儀式分別在除夕夜和大年清晨進行,忌葷食素,惟獨魚不在禁用之列。巴茅祭祖儀式最為完整的保留了水族傳統習俗。
巴茅的祭祖祠堂位於寨中一座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木樓二層。木牆因為年代久遠而有些班駁,一縷一 縷的陽光側從屋頂有些透的瓦礫間射進,給燭火縈繞的暗淡祠堂上肅穆而奢靡的光暈。古老的祭祀活動便在身著傳統藍染長袍的老祭祀主持下開始了。參與祭祀的人必須在淨身淨手之後方可進入祠堂,而祠堂門口則由寨中最年輕力壯的兩位男子守持長桿茅葦守護。整個過程是肅穆而莊嚴,水族人在向祖先供奉上豐收果實時,也一併祈求著來年的佐佑。魚則成為供奉物品中重要一員,祭祖的魚叫“魚包韭菜”,是將韭菜、栗仁等塞滿魚腹後,燉煮或清蒸而成。祭祖的過程由銅鼓聲界定,祭祀先將一杯水酒灑於地上,以祛除晦氣。而後用水語頌念祭祀詞。此後,族中長者一齊向供奉祖先的神龕上香。並與參與祭祀的遊人一起分享供奉祖先的魚與瓜果。
此外,祭祖儀式前的水寨水歌迎賓,銅鼓斗角舞,祭祖儀式後的賽馬大會都成為巴茅古寨端節必要的傳統節目項目。
而巴茅三百餘年的歷史,寨中保存至今的水族古墓,上百年歷史的水族木樓,水族獨特的文字,傳自清朝精工細琢馬尾繡工藝的水族服飾,依山傍水的桃源風光也是吸引世界各地旅遊者到來的另一原因。作為2007年新開發旅遊水族村寨截至“五一”黃金周,已接待中外遊客5000餘人。
巴茅祭祖,流淌的是,生生不息的水寨民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