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通體病

巴爾通體病由桿菌狀巴爾通體所致的感染,一般稱為人巴爾通體病。因1855年秘魯Daniel Carrion首先報導了此病的症狀和體徵,故又稱為卡里翁病。白蛉為其傳播媒介,臨床表現有兩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即以急性發熱與溶血性貧血為主的奧羅亞熱及以皮膚病變為主的秘魯疣。

基本介紹

  • 別稱:卡里翁病
  • 英文名稱:bartonellosis
  • 就診科室:傳染科
  • 常見病因:巴爾通體
  • 常見症狀:寒戰,高熱,大汗,極度乏力,貧血,淋巴結腫大;疣狀皮疹
  • 傳播途徑:白蛉為傳播媒介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巴爾通體是一類革蘭染色陰性、營養條件苛刻的寄生桿菌。人類可能因為與寄生巴爾通體的貓狗等動物較為親近的接觸或偶然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嚙齒類等野生動物而感染巴爾通體或致病。巴爾通體感染可引發炎症及各種併發症。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3周或更長些,起病前常有前驅症狀,如低熱、骨關節及肌肉酸痛等,此後疾病可發展成本病的兩種類型中的某一型。
1.奧羅亞熱
為急性血液疾病階段,進行性溶血性貧血。患者突然出現寒戰、高熱、大汗、極度乏力、臉色蒼白,並有嚴重肌肉、關節疼痛和頭痛,嚴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及周圍循環衰竭等表現。在此階段極可成為該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型未經治療的病死率常超過50%,多發生於起病後10天至4周內,經過抗菌藥物治療者,發熱消退,血液中細菌減少乃至消滅,體力逐漸獲得恢復,有些較輕病例也可自行恢復,但比較緩慢,常數月至半年。
2.秘魯疣
本型為皮膚損害階段,其特點是貧血後或無前驅症狀,皮膚出現許多疣狀皮疹,可呈粟粒狀,結節狀或大塊腐肉狀,其大小從2~10毫米至3~4厘米,上述三種疣狀皮損可在同一患者身上見到,以四肢兩側及顏面部較多,其次為生殖器,頭皮和口、咽部黏膜,疣狀皮疹色澤各異,由紅色至紫色,可持續存在1個月至2年,病原體可從病灶中檢出。

檢查

1.血液化驗
血液化驗可見紅細胞急速下降,常在4~5天內由正常值降至1.0×1012/L,為正常色素巨細胞型貧血,可見有核紅細胞,豪焦小體(Howell-Jolly小體),卡波環(Cabot環)和嗜鹼性點彩,白細胞計數可有輕度增加並伴核左移,血液中含有大量病原體,塗片染色可顯示90%紅細胞被侵犯。
2.病原體培養
帶菌者應作血液培養才能明確。對秘魯疣可取組織標本作吉姆薩染色,發現病原體即可診斷。
3.其他檢查
近來採用血清免疫學檢查,如螢光抗體、間接血凝及酶聯免疫試驗等對流行病學調查及診斷也有幫助。

診斷

流行區患者有白蛉叮咬史,出現典型臨床表現,如發熱、進行性溶血性貧血、淋巴結腫大、疣狀皮疹等就應疑及本病。血液塗片找到病原體或培養陽性就可確診。

治療

1.藥物治療
多種抗生素如氯黴素、四環素、青黴素及鏈黴素等對桿菌狀巴通體均有抗菌作用。對急性桿菌狀巴通體感染,氯黴素為首選藥物,因其對常見併發症沙門菌感染也有效。一般在服藥2天后發熱即可消退,病情也隨著迅速好轉。
雖然體外巴爾通體對很多抗菌藥物,如多西環素、紅黴素及其衍生物、氨基糖苷類、利福平、環丙沙星等敏感或高敏感,但一般病例尚無套用抗菌藥物的指征。
對重症病例如高熱者、伴發腦炎者及免疫缺陷者宜採用多西環素、環丙沙星、利福平或紅黴素與氨基糖甙類的聯合治療,療程7天或更長。
2.手術療法
淋巴結腫大1年以上未見縮小者可考慮進行手術摘除。淋巴結化膿時可穿刺吸膿以減輕症狀,必要時2~3天后重複進行,不宜切開引流。
3.其他療法
該病治療以對症療法為主。巴爾通體在體外對抗生素高度敏感,但僅氨基糖苷類對巴爾通體有殺滅作用。嚴重貧血者可輸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