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組,地質術語。地層名稱。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1912年命名巴東層。該組由“巴東層”演變而來。層型剖面厚1364米;區域厚度變化較大,從數十米-1400米。最大厚度見於桑植洪家關,為2118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東組
- 術語:地質學
- 原名:巴東層
- 時代:T2
- 命名人:李希霍芬
巴東組,地質術語。地層名稱。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1912年命名巴東層。該組由“巴東層”演變而來。層型剖面厚1364米;區域厚度變化較大,從數十米-1400米。最大厚度見於桑植洪家關,為2118米。
巴東組,地質術語。地層名稱。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1912年命名巴東層。該組由“巴東層”演變而來。層型剖面厚1364米;區域厚度變化較大,從數十米-1400米。最大厚度見於桑植洪家關,為2118米...
巴東組第一、三段以碳酸鹽礦物為主,不同程度地含泥質,第二、四段以泥質成分為主,在重力或構造應力作用下兩者的變形特徵是不同的,碳酸鹽礦物溶解作用、泥質礦物的微粒性、吸水性、膨脹性、可塑性等,是巴東組斜坡易滑性的內在...
《長江三峽及鄰區巴東組非海相生物群和沉積相之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孟繁松、張振來、徐安武、林金明、姚華舟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本研究報告系統描述了巴東組已發現的植物大...
認為黃土坡滑坡確實存在,為發育在三疊系中統巴東組砂、泥岩及灰岩中的大型岩質古滑坡,體積1344萬立方米,發生在距今約15萬年前。 2、根據巨觀地質分析和力學計算分析,對滑坡的穩定性進行了綜合評價,認為在正常降水、無地震的情況下,該...
3、2011年12月15日上午,宜巴23標在巴東組軟岩帶內率先實現雙幅貫通 這是繼12月9日第四業主代表處管段內宜巴20標石門埡隧道進口掘進到位之後,第一個全面實現橋、隧、路基全線雙幅貫通的土建施工單位,也是被稱為工程施工禁區的巴東組軟...
結合剖面岩性變化分析,研究團隊認為巴東組上部碳同位素值負偏主要是由降雨量的增加所引起,由此推斷出當時鄂西地區以海陸過渡相的溫暖濕潤氣候為主。 通過對該事件在東特提斯華南海陸過渡相中回響的認識,研究團隊認為巴東組三段的地質時代應...
李華亮,男,生於1981年,山東濰坊人。人物經歷 2007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造地質學專業,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構造地質學專業博士生。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2004.7-2004.12,三峽庫區巴東組斜坡變形特性...
望樂隧道,巫雲開高速中的隧道。總長2.9公里的望樂隧道需要從巴東組地質穿過,處於100%危岩地質地段。巫雲開高速是重慶市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2035)“三環十八射多聯線”中的第三十三聯線,途經巫溪、雲陽、開州。目前,望樂隧道已...
該年,405地質隊會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法奎、邱鑄鼎等專家,歷時3個月,於三疊系巴東組紫色岩層中發掘清理出三具芙蓉龍化石。1981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派人前往芙蓉橋,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為期兩月,修理裝架出三具芙蓉...
1975年,張法奎研究報導,並初步命名,認為化石時代是中三疊世拉丁期,化石層位(巴東組)為瀉湖相沉積。有關巴東組的地質年齡爭議頗大,後有學者研究認為其為安尼期。近年,在原產地繼續發掘,發現所有化石埋藏於約30厘米厚的岩層中,出...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畫項目、鐵道部科技研究開發計畫、交通部科技項目、麗香鐵路冰磧土項目、宜巴高速巴東組紅砂岩項目等。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2項,面上基金2...
特徵:香溪群原名為香溪含煤砂岩系,在秭歸盆地整合於下伏巴東組與上覆千佛崖組之間,分兩個組:九里崗組、桐竹園組。而在荊當盆地和鄂東南該群在巴東組或蒲圻組與花家湖組之間,則分三個組:九里崗組、王龍灘組和竹園組,見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