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烏爾龍是一種發現於羅馬尼亞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生存時間為晚白堊世。該屬下目前僅有一種,即模式種邦多克巴拉烏爾龍。與其它的馳龍類和傷齒龍類相比,巴拉烏爾龍的身體模式具有較大的差異:多數恐爪龍類的手部具有三個有功能的手指,而巴拉烏爾龍只有兩個;巴拉烏爾龍的腳部有兩個鐮刀狀的彎爪,而其它恐爪龍類只有一個。對於腳部鐮刀爪的功能,古生物學家還未有定論。巴拉烏爾龍的系統發育位置也存在一定爭議,一些研究認為它屬於馳龍類,而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它屬於鳥翼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拉烏爾龍
- 拉丁學名:Balaur
- 模式種:邦多克巴拉烏爾龍(Balaur bondoc)
- 分類位置:獸腳類,副鳥類,馳龍類,真馳龍類,伶盜龍亞科
- 產地:羅馬尼亞,阿爾巴縣。
- 時代: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
- 地層:塞貝什組 (Sebeș Formation)
- 命名人:佐爾坦·西斯基等人(Zoltán Csiki et al 2010)
命名由來,信息和形態學,系統發育位置,古生物地理學,島嶼效應,
命名由來
巴拉烏爾龍的屬名在古羅馬尼亞語中的含義為“巨大的蛇”或者“多頭龍”,而種加詞的含義為“矮壯的”。
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發現的巴拉烏爾龍骨骼化石大概屬於兩個個體,其中2009年發現的標本被定為正型標本,而1997年發現的個體體型要略大一些。
正型標本:EME PV.313,是一件關聯的頭後骨骼,包含背椎,薦椎,尾椎,以及主要的肩帶,腰帶,前後肢骨骼。
巴拉烏爾龍具有以下鑑定特徵組合與其它獸腳類恐龍相區分:具有高度發達的烏喙骨結節。肱骨遠端的外側面具有蜿蜒的脊,其長度大約為肱骨總長的三分之一。肱骨遠端的內側面具有一發達的脊。腕骨和掌骨癒合為腕掌骨。第三掌骨退化,呈細針狀。第三掌骨遠端與第二掌骨相接觸。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遠端關節面向腹面延伸的不多。第二指的爪的內外側溝槽呈“Y”形。第三指的指節骨退化,不具功能。恥骨強烈的向後彎曲,骨幹幾乎與坐骨骨幹平行,且呈水平走向。卡彭氏窩很寬,朝向背外側面。恥骨的外側面朝向腹面,恥骨柄位於髖臼的下方。坐骨的閉孔結節呈擴大的脊狀。跗跖骨相對於脛跗骨遠端有所加寬。第二三四枚跖骨癒合。第二三四跖骨的掌面具有發達的脊。第二和第三跖骨沒有滑車。腳部第一趾具有功能,且末端爪特化為很大的鐮刀爪。第五跖骨退化,且呈小鉤狀。
歸入標本:FGGUB R. 1580,左側肱骨。
歸入標本:FGGUB R. 1581,左側尺骨。
歸入標本:FGGUB R. 1582–1584,左手指節骨。
歸入標本:FGGUB R. 1585,左側第二掌骨。
系統發育位置
巴拉烏爾龍的系統發育位置存在一定的爭議,使用不同的大矩陣進行分析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多數研究將其歸入馳龍類中的伶盜龍亞科,與伶盜龍,恐爪龍等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另一些研究將其歸入鳥翼類。
古生物地理學
巴拉烏爾龍是一種生活在歐洲島嶼上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它的發現使得古生物學家對於歐洲島嶼上的古動物群的生物地理變遷有了新的認識。傳統的觀點認為,晚白堊世歐洲島嶼上的古動物群由晚侏羅世時期的本地種發展而來。這些本地種由於白堊紀時期的海平面上升被滯留,最終演化為晚白堊世歐洲島嶼動物群的主要成員。對於植食性恐龍的系統發育顯示晚白堊世歐洲島嶼的物種更傾向聚成一個單系,而與其親緣關係最近的非歐洲物種的地質年代則更為古老,為上述觀點提供了證據。對於其它類群的分析,如哺乳類的系統發育分析也得到了類似模式,支持了這一觀點。然而,巴拉烏爾龍的近親都是與其地質年代很接近的亞洲和北美洲物種。這一發現暗示歐洲島嶼在白堊紀時期與勞亞古陸的各大板塊都有一定程度的物種交換,導致了晚白堊世歐洲島嶼動物群的成員不全是由早期的本地種演化而來的,也有近期交換而來的成員。
島嶼效應
儘管巴拉烏爾龍與伶盜龍亞科的成員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它依然具有很多其它同類所不具有的特徵。如手部癒合的腕骨和掌骨,不適合抓握,腳部的雙鐮刀爪。巴拉烏爾龍的後肢較短但是很粗壯。綜合來看,這樣的特徵組合在其它馳龍類中是不曾見到的。造成這些奇特形態結構的原因可能是島嶼效應。雖然在化石記錄中確認島嶼效應的發生非常不易,但巴拉烏爾龍所處環境中的其它動物也都能夠體現島嶼效應的作用,如存在侏儒化的現象,或是其它奇特的形態結構。考慮到巴拉烏爾龍與其它馳龍類之間的巨大差異,用島嶼效應來解釋這些差異的產生機制是一種較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