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巴托洛若鰺最初由法國分類學家喬治·庫維爾(Georges Cuvier)在1833年描述為Caranx bartholomaei。正模標本是從西印度群島的聖巴托洛繆島(St. Batholomew Island)採集的,種名也是由此島而來。此名稱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Carangoides bartholomaei Cuvier 1833。
形態特徵
巴托洛若鰺作為一條大魚,一般體長為50厘米,最大長度不到100厘米。最大重量為14千克。具有中等深度的壓縮細長體,這是若鰺屬的典型特徵。頭部從鼻子到頸背略微彎曲。眼睛有發達的脂肪眼瞼。上頜骨未達到眼前緣。
上顎和
下顎都包含狹窄的絨毛狀牙齒帶,並且這些帶向前方變寬。背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7根刺,第二部分包含1根脊柱,其後是25-28條軟射線。肛門鰭與第二個背鰭相似,因為它們的裂片稍微突出。胸鰭是鐮狀,長於頭部。
尾鰭分叉,尾柄有雙側成對龍骨。
魚背顏色為淡黃色至綠藍色,在腹側逐漸褪色為銀色。幼魚有5條垂直條帶,這些條帶逐漸褪色,最終隨著魚的成熟而消失。
魚鰭常有金棕色的光澤。年齡較大的魚往往顏色較黃,最大的標本有鮮艷的黃色鰭。
棲息環境
巴托洛若鰺棲息於近海珊瑚礁和加勒比海島嶼的沙淺處以及大陸架上的開闊水域中,在美洲大陸附近的淺水區中很少見到。它的生存深度為0-50米。幼魚經常在近海的海草床上發現,或在水母、漂浮的馬尾藻草中。
生活習性
巴托洛若鰺通常單獨的活動,但有時也可能以小的群體活動。主要以小魚為食,包括藍胸煙管䲁(
Chaenopsis ocellata)、斑鰭海豬魚(
Halichoeres maculipinna)、
黃敏尾笛鯛(
Ocyurus chrysurus)和
鸚嘴魚(
Amphilophus)。它們也被觀察到“跟隨”較大的物種,以便有機會覓食,並清除這些較大魚類在攝食活動中留下的殘渣。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從麻薩諸塞州到百慕達的西大西洋,再經過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包括西印度群島,再到巴西聖保羅,一直到南部。在大西洋中部的東部,在聖保羅岩石上也有分布。
國家: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特林達德)、維德角、喀麥隆、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剛果、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赤道幾內亞、法屬蓋亞那、加彭、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巴托洛繆島、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馬丁(荷蘭部分)、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
繁殖方式
在古巴附近水域,雄性的性成熟長度為30厘米,雌性為32厘米。相比之下,在牙買加海岸,雄性達到性成熟的長度為23厘米。繁殖產卵活動發生在2-10月的近海水域。它形成約300條魚的集會,產卵發生在日出之前。當受精的遠洋卵孵化時,幼魚生活在海面附近的馬尾藻草叢或水母中,以防被捕食。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巴托洛若鰺被認為是分布範圍內的次要商業物種,被圍網、拖網和鉤線釣取。游釣者在拖釣時還帶有誘餌誘捕。肉可以食用,並以新鮮和鹽醃形式出售。
物種危害
由於巴托洛若鰺含有
雪卡毒素,它被歸類為高風險物種。事實上,它是印支-西太平洋以外第一個被證實攜帶雪卡毒素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