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高勒鎮(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巴彥高勒鎮)

巴彥高勒鎮(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巴彥高勒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彥高勒鎮是磴口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處巴彥淖爾市西南部,東臨黃河與鄂爾多斯市隔河相望,西至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南與阿拉善盟相接,北靠杭錦後旗,轄地面積5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045畝),居住著漢、回、蒙等16個少數民族,總人口52300人。巴彥高勒鎮歷史悠久,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京蘭鐵路、110國道京藏高速、拉丹高速公路穿鎮而過,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三盛公天主教堂、黃河大鐵橋坐落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農畜產品有華萊士瓜、蕃茄、蘋果梨葡萄、葵花籽、油葵、綠色無公害蔬菜、甘草肉蓯蓉奶牛、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彥高勒鎮
  • 外文名稱:Bayangol
  • 別名:三盛公
  • 行政區類別:縣級
  • 所屬地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
  • 下轄地區:渡口鎮,烏蘭布和農場,補隆淖鎮
  • 政府駐地:巴彥高勒鎮
  • 電話區號:0478
  • 郵政區碼:015200
  • 地理位置:銀川220km,烏海60km,鄂爾多斯巴拉貢7km,阿拉善敖倫布拉格59km
  • 面積:506平方公里
  • 人口:52300
  • 方言:晉語四台片
  • 氣候條件: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人根峰,三盛公大教堂,三盛公水利樞紐,納林湖,烏蘭布和沙漠
  • 火車站:巴彥高勒站
  • 車牌代碼:蒙L
  • 發展前景:區位優勢,物產豐富,工業污染少
行政區劃,自然條件,氣候,生態,地方特產,華萊士瓜,王爺地肉蓯蓉,風景名勝,烏蘭布和沙漠,冬青湖,納林湖,陰山岩畫,三盛公大教堂,三盛公水利樞紐,乳業工業游景區,

行政區劃

巴彥高勒鎮:轄 東升、水建、車站、紅衛、建築、東風、新建、和平、永進、鋼鐵、幸福、黃河、團結、賀蘭14個居委會;城關、北糧台、北灘、舊地、南糧台5個村委會;沙拉毛道嘎查。

自然條件

氣候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徵是冬季寒冷漫長,春秋短暫,夏季炎熱,降雨量少,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積溫高,無霜期短。全年日照時數3300小時以上,全年無霜期在136-205天之間,年平均氣溫為7.6℃,植物生長期的5-9月份光合有效輻射40.19千卡/cm2,植物生長期的積溫約為3100℃,生長期晝夜溫差14.5℃。年平均降雨量144.5mm,年均蒸發量2397.6mm。這種獨特氣候特徵有利於乾物質糖分積累,適宜北方農作物生長。

生態

東瀕臨黃河,西依烏蘭布和沙漠,北靠陰山,獨特地理優勢和氣候特徵,使這裡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油葵、甜菜、番茄等農作物。名優特產華萊士瓜、王爺地甘草、蓯蓉、南瓜、山羊絨等在國內外久負盛名;野生植物主要有山榆、胡楊、梭梭林、中藥材等;動物主要有天鵝、灰鶴、野鴨、野雞、黃羊、野兔、各種魚類等,其中尤以黃河鯉魚、鯰魚最為出名。境內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發現的有20多種,其中金屬礦有金、銀、銅、鐵,非金屬礦有紅柱石、白瓷石、大理石、矽石、鉀長石、雲母、建築用砂石、粘土及礦泉水,此外,還有放射性礦產鈾。

地方特產

華萊士瓜

華萊士瓜產於河套地區,系建國初期由蘭州引入,後經多年雜交培育而成的地方品種。產區地處烏蘭布和、庫布齊按漠邊緣,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含有大量有機礦物質。呈圓形或檸檬形,表皮光滑,間有裂紋,瓜瓤呈純白、綠白和翠綠色。肉厚,其味獨特。其之所以被稱之為華萊士瓜,是因為是由美國人亨利·阿加德·華萊士幫助中國引進而得名。

王爺地肉蓯蓉

王爺地肉蓯蓉基地已投資4000萬元,開發耕地4800畝,各類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栽植梭梭林20000畝,新疆楊大桿1955畝、合13.68萬株,蓯蓉人工接種6000畝,育苗面積300畝,渠路林水電基本配套。架子灘基地被列為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示範基地、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北京大學現代中醫藥研究中心肉蓯蓉研究基地、自治區防沙治沙協會磴口人工接種蓯蓉示範基地、磴口縣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

風景名勝

烏蘭布和沙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烏蘭布和蒙語為"紅色公牛",總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東北部伸入巴彥淖爾市境內3370多平方公里,由巴彥高勒鎮西行數里便可觀賞到浩瀚的烏蘭布和沙漠,它在磴口縣境內面積達2846平方公里。烏蘭布和沙漠主要生長有甘草、花棒、麻黃、肉蓯蓉、鎖陽、沙棘、梭梭等多種名貴藥材和稀有植物,並有大小湖泊200多處。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沙漠裡辦起了農場、林場,開渠引水、植樹種草,已形成一條長150多公里、寬30~50米的防風固沙林帶和封沙育草灌木植被帶,面積約10萬畝,如一道天然屏障,有效地阻擋了風沙的東侵。隨著國家生態工程的實施,往日的“黃沙漫天”將被今日的“沙海綠洲”所湮沒。

冬青湖

冬青湖景區地處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距磴口縣城55公里。湖水面積5000畝,由主湖、東湖和南湖組成。豐水時水深5米,枯水時水深3米,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草魚、鯉魚等魚類,有蘆葦、水草等植物。春暖花開湖面飛來成群的野鴨,天鵝等各種鳥類。岸邊有冬青,長年青綠,每年4月開花。東岸和南岸是烏蘭布和沙漠,自然形成的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
景區內建有450平方米的碼頭一座,1000平方米停車場以及占地1畝的仿古建築的四合院生活區 , 配套有遊艇、快艇和自划船;建有供遊人散步、觀賞的3800平方米的廣場。採用國際最先進的遮陽保溫和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建設的1296平方米純綠色生態餐廳,餐廳內裝飾假山、瀑布,種植各種吸音吸味的花草樹木,使餐廳內溫度濕度適中,四季如春。 1.3萬平方米的生態林,種植有國槐、垂柳等植物。還將陸續種植樟子松、沙地柏等植物,愛好垂釣的遊客從停車場穿過生態林可到達南湖垂釣場。生態林西側南湖建有垂釣場,木製結構,設遮陽設施,可容納20人同時垂釣。

納林湖

納林湖是巴彥淖爾市著名景區,經過大力開發,形成自己獨特特色,遊玩項目包括水上項目、沙灘項目、越野項目,同時景區西側可以欣賞田園風光,吃農家柴火燉菜,如果沒有盡興還可以住宿。

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部的巴彥淖爾農墾納林套海農場,有一處原始形成的處女湖,這裡煙波浩淼,歐鳥盤旋,快艇飛馳,翠葦擺盪,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讓人仿佛置身於大自然的美輪美奐之境,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稱的納林湖。納林湖距磴口縣城40公里,距烏海市機場120公里,距巴彥淖爾市區95公里。她是巴彥淖爾農墾繼烏梁素海之後又一個極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內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濕地,湖泊呈不規則半月形,總面積,淨水面積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處可達6米。是主要的鳥類繁殖地和遷徙地。湖中有大小島嶼十餘處,其中最大的面積約150畝;八個遊樂灣風光亮麗,景色誘人,百餘種候鳥在這裡生長繁殖,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有:白天鵝、黑天鵝、灰鶴、白鷺、灰鷺、鴻雁、雉雞、野鴨等數十種。黃河鯉魚、草魚、鯽魚、鰱魚、鯰魚、武昌魚及河蟹、河蝦等水產品在周邊地區享有盛名。湖裡長有茂密的蘆葦,年產量可達2000噸。

陰山岩畫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著名的《敕勒歌》再形象不過地成為頌揚陰山地區的千古絕唱。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陰山,則大多是荒涼的禿嶺,稀疏的牧草,有誰能證實這時曾經牧草茂密,牛羊遍地呢?陰山岩畫,將為我們解開這千古之謎。
位於磴口縣陰山格爾敖包溝和默里赫圖溝的近萬幅岩畫組成了綿延千里的藝術畫廊,鐫刻著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珍品。早在公元六世紀初,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並記錄在著名的《水經注》中。根據專家們考證,陰山岩畫始於青銅器時代,大量出現則在秦漢時期,一直延續到清代。岩畫多鑿刻或磨刻峭壁、溝壑岸邊的巨石之上或在突兀而起的黝黑色石叢之中。岩畫的形成大多是採用堅硬的石料或金屬器具在岩石上打擊成麻點,再將麻點連線成線,組成栩栩如生的畫面。陰山岩畫題材十分豐富,它從各個方面,真實地記錄了古代陰山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和思想意識。從岩畫的內容看,動物岩畫所占比例很大,有山羊、綿羊、羚羊、鹿馬、牛、豬、狗、虎、豹等20多種動物圖,此外還有狩獵、舞蹈、車輛、騎士、穹廬氈帳、文字等遊牧民族的社會生活概況。陰山岩畫作為古代北方摹、山地文化的一顆燦爛明珠,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價值。這些浩如煙海的藝術作品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岩畫藝術叢中一塊瑰寶。

三盛公大教堂

從縣政府所在地巴彥高勒鎮向西南行1.5公里,便來到了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三盛公天主教堂,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現為巴彥淖爾市教區主教座堂。1891年破土動工,1893年竣工落成,如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教堂吸取了西洋建築的特點,造型富麗堂皇。主要建築為聖堂,面積達675平方米,布置得莊雅肅穆。附屬建築有修道院、修女院、明正女校、果樹林園等,風格獨特,自成一體。每逢重大教務活動,不僅本地區的教徒聚集教堂,銀川、平羅、定邊、包頭及巴市各旗、縣的信徒也蜂擁而至,場面極為壯觀,令人感嘆。三盛公

三盛公水利樞紐

三盛公水利樞紐位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2公里處,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上唯一的以灌溉為主的一首制大型平原閘壩工程,堪稱“萬里黃河第一閘”。同時兼有發電、交通、旅遊等多項功能。工程始建於1959年,竣工於1961年。樞紐工程的建成結束了河套灌區自古以來無壩自流、多口引水的歷史,使灌區近900萬畝農田的灌溉水源有了保障,形成了萬頃良田,歷史性把黃河水災害變成了寶貴的水資源,成就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經典,從而河套平原被譽為“塞外江南、塞上糧倉”。樞紐工程曾受到了親臨考察的江澤民、喬石、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致好評。工程主要由2100米長的攔河土壩、18孔攔河閘、9孔北岸乾渠進水閘及裝有四台機組的北岸總乾渠水電站等工程組成。閘身總長325.85米,縱貫黃河兩岸,其勢如虎踞龍盤。正中的分水閘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塔式小樓,共四層,一層是操縱室,控制著閘門的升合啟閉;二層、三層是展覽廳,四層是參觀廳。由參觀廳極目遠眺,偉岸的建築將奔騰的黃河攔腰斬斷,一橋飛架東西,天險變通途。閘下河水翻騰咆哮,堤上楊柳輕拂;閘右鄂爾多斯高原雲蒸霞蔚,閘上鐵路大橋氣貫長虹;閘下公路大橋如黃龍臥波;閘左水利發電站氣勢雄渾,蔚為壯觀。造型別致的沙灘鬆軟可人,人流如潮,泳者如織。建築的磅礴氣勢與其周圍恬靜的情韻構成一幅別具一格的黃河大寫意,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該工程是巴彥淖爾市唯一的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水利部評定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據內蒙古三盛公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裴建偉介紹,這座“同心鎖”雕塑高27米、重240噸,由三盛公水利樞紐除險加固工程中拆卸下來的攔河閘“退役”閘門製作而成。“我們變廢為寶,製作環保雕塑,就是想讓這些曾為我國水利事業作出貢獻的閘門等金屬構件獲得新生,發揮‘餘熱’。”裴建偉說。
另一處引人注目的廢舊金屬雕塑應屬巨型鋼製古箏。這座古箏雕塑長27.5米、寬6.5米,重56噸,有21根鋼絲琴弦,箏頭以褐色為底紋,並寫有行草字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詩句,古箏面板為淡黃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此外,景區道路兩旁還排列著30件形態各異的小型金屬雕塑。竊竊私語的金屬人由排氣筒製成,唯唯諾諾的金屬蝸牛由引風機蝸殼做成,而面帶微笑的金屬豬由汽油桶製成。
裴建偉說,中央美術學院已在景區內設立了教學實習基地,並創作了不少藝術作品,同時,由5名工作人員組成的景區“金屬雕塑創作小組”,也將利用每年的冬閒時間繼續創作,不斷豐富金屬雕塑園的內容。
據了解,三盛公水利樞紐興建於1959年,196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2002年至2008年實施除險加固工程,拆除近萬件形狀各異的廢舊金屬構件,重達千噸。

乳業工業游景區

磴口縣蒙牛乳業工業游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景。至此,磴口縣國家級3A旅遊景區增至3家。
2014年是磴口縣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突破的一年,在將旅遊產業定為立縣產業重點推進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升級,使得景區接待水平和服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磴口縣國家級景區數量和質量的不斷增加,磴口縣的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將不斷增強,旅遊綜合吸引力將持續提升,“百湖之鄉·魅力磴口”的城市品牌形象的影響力將不斷擴大。
此次,蒙牛乳業工業游的成功升級為磴口縣2015年旅遊工作開好頭、起好步,樹立了再創佳績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