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巴彥”意為富饒,“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巴彥鄂溫克民族鄉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當地人稱“滿都”,地理坐標為東經124°19′23〞~125°02′38〞,北緯49°13′52〞~49°41′00〞。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莫旗東北部。東以嫩林鐵路與紅彥鎮比鄰,東南以石頭溝和查勒巴奇勾與哈達陽鎮接壤,西南與騰克鎮相鄰,西、西北與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鎮山水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0公里,全鄉總面積421.88平方公里。是一個以鄂溫克民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由達斡爾、蒙古族等十幾個民族雜居組成的民族鄉,總人口12167人(20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 外文名稱:Bayan Ewenki Nationality Township
  • 別名:巴彥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下轄地區:滿都村,巴彥街村,薩瑪街等
  • 政府駐地:滿都胡淺
  • 電話區號:0470
  • 郵政區碼:162894 
  • 地理位置大興安嶺東南麓
  • 面積:421.88平方公里 
  • 人口:12167人(2017) 
  • 氣候條件:中溫帶半濕潤型大陸性氣候 
  • 車牌代碼:蒙E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水文,自然資源,農業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農林業,財政金融,社會事業,教育,社會保障,

建置沿革

1643年,巴彥鄉的薩瑪街和巴彥街兩個村就是在這一時期由鄂溫克族人建立起來的。他們是巴彥鄉地區最早的居民,也是最早的開發和建設者。
巴彥濕地巴彥濕地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康熙初年,清政府在嫩江中游西岸齊齊哈爾屯設“布特哈打牲處”當時巴彥地區歸“布特哈打牲處”管理。
1933年巴彥鄉的巴彥街村成立了巴彥努圖克。
1946年6月7日在額爾和成立了臨時巴彥旗,同時本鄉的巴彥和葛根也相應的成立了巴彥和葛根兩個努圖克。
1947年冬至1948年初,通過幾個月的土地改革,巴彥鄉才有了真正的人民政權,成立了葛根努圖克人民政府。同年10月1日,撤銷了葛根努圖克建制,成立巴彥鄂溫克人民公社。
1980年3月,撤銷巴彥鄂溫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建制,成立了巴彥鄂溫克族人們公社管委會。
1984年7月17日,撤銷了撤銷巴彥鄂溫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了巴彥鄂溫克民族鄉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2012年末轄滿都村、巴彥街村、薩瑪街、達爾濱村、三合發村、石頭溝村、同心村、友良村、達拉濱村、良田村、烏塔村、平安村、訥莫爾村、清泉村、葛根台村、興農村、龍泉村,共1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3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24°19′23〞~125°02′38〞,北緯49°13′52〞~49°41′00〞。地處莫力達瓦達翰爾族自治旗東北部,東以嫩林鐵路與紅彥鎮比鄰,東南以石頭溝和查勒巴奇勾與哈達陽鎮接壤,西南與騰克鎮相鄰,西、西北與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鎮山水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0公里,全鄉總面積421.88平方公里,人民政府駐滿都胡淺村。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氣候特徵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屬中溫帶半濕潤型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熱而短促,季節變化顯著。多年平均氣溫2℃。1月份平均氣溫-22.5℃,極端最低氣溫-40.1℃(1990年1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4.1℃,極端最高氣溫40.1℃(2001年6月25日)。最低月平均氣溫-30.8℃(1990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30.4℃(2004年6月)。平均氣溫較差為52.7℃,最大日較差6.5℃(2006年7月26日)。生長期年平均143天,無霜期年平均105天,最長達110天,最短為1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54.8小時,年總輻射116.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07.6天(一般為4月18日~10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89.8天。最多達108天(1984年),最少為70天(200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838.9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99.8毫米(200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7月最多。

水文

境內河道屬嫩江流域,其中甘河流域面積2470.00平方千米;沓勒巴斯哈力溝流域面積86.06平方千米,境內還有巴格列河、卡布塔那河、烏魯其河、奇如木台河、達爾濱河、葛根台河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甘河。境內較大湖泊有達拉濱水庫,位於莫旗巴彥鄉達拉濱村境內,達拉濱水庫占地面積49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86平方公里(正常水位281米),水庫等級為四級,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全鄉共有耕地39萬畝,林地面積32萬畝,草場面積45萬畝,水域面積3萬畝。適宜種植各種農作和蔬菜,是個發展農業和其它各業生產的地區。

植物資源

樹木主要有:楊樹柳樹、山丁子樹、樺樹等。草木植物主要有:大葉章、豬棕草、三棱草。藥村類主要有:黃花赤勺柴胡桔梗等。

人口民族

巴彥鄉轄17個村共4131戶,總人口1776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18人。是一個以鄂溫克民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由達斡爾、蒙古族等十幾個民族雜居組成的民族鄉。

經濟

農林業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2012年末,耕地面積49.39萬畝,人均29.44畝,草地面積66萬畝,林地面積4664.2畝。2012年農業總產值2.1億元,比上年增長 6%,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0.000038%。糧食作物以大豆、小麥為主,2012年,生產糧食146074.2噸,人均8700千克,其中小麥17196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1995萬畝,產量399噸,;蔬菜種植面積0.0495萬畝,產量742.5噸。畜牧業以牛、羊為主,2012年生豬飼養量2.51萬頭,年末存欄0.21萬頭;羊飼養量9.15萬隻,年末存欄1.62萬隻,收購山羊板皮2.33萬張;牛飼養量3.61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家禽飼養量3.75萬羽,上市家禽3.14萬羽。2012年生產肉類156.97噸,其中豬肉14.95噸,牛肉25.65噸,羊肉15.06噸;禽蛋48.81噸,鮮奶52.5噸;畜牧業總產值1.35億元。
截至2012年末,累計造林3.5萬畝,其中防護林5000畝,經濟林32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0萬株,林木覆蓋率18.05%,活立木蓄積量9.4萬立方米。

財政金融

2012年財政總收入737.6萬元,比上年增加24.05%。農民人均純收入5270元 。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末有幼稚園(所)1所,在園幼兒47人,專任教師8人;國小1所,在校生238人,專任教師56人,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1人,專任教師1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7%。
鄂溫克教師敖會明傳承皮剪藝術鄂溫克教師敖會明傳承皮剪藝術

社會保障

巴彥鄂溫克民族鄉
2012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3戶,人數303人,支出110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300元,比上年增長13.9%;城市醫療救助7人次,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4人次,支出2.4萬元,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78戶,比上年增長5%,人數2059人,支出350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1人,支出22.175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29人次;農村臨時救濟22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17人,比上年末增加51人。
巴彥鄂溫克民族館巴彥鄂溫克民族館
巴彥街戍邊廣場巴彥街戍邊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