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小麥及糧食作物研究所

巴彥淖爾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小麥及糧食作物研究所1955年建立。小麥及糧食作物研究所歷史悠久,綜合研究開發能力強。目前主要從事春小麥、冬小麥新品種的選育和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小麥品種的示範、推廣、諮詢和科技開發;小麥產業化開發和原、良種繁育、推廣;同時積極開展麥後複種研究及推廣工作。

學術隊伍,科研理念,科研成果,求識精神,學術交流,

學術隊伍

現有科技人員6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4名,高級農技師1名,碩士研究生1名。

科研理念

依託以往的科研基礎和優勢,我們積極追蹤新的科技創新理念,以高產、優質為目標,組織專題科技攻關行動,套用常規育種結合生物工程技術,加快選育更高產、優質專用、多抗性和廣適性的新品種的步伐,同時進一步開展新品種高產、超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力爭使新品種良種配良法,儘快實現產業化,提升巴彥淖爾特色優勢農產品資源,帶動地區農業經濟持續發展。

科研成果

多年來,小麥及糧食作物研究所贏得了廣大農民朋友的信賴和企業的讚譽。建所以來共選育小麥新品種24個,占到全區小麥新品種選育的1/3。其中,2002年通過自治區審定的強筋麥品種巴優1號,在同年農業部組織的全國優質小麥品質鑒評中評為優質強筋一等品種。2002、2003年被全國農技中心定為重點示範品種,該品種2004年通過了國家級審定,成為巴彥淖爾市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個強筋麥新品種。巴優1號具有優質和豐產雙重優點,受到麵粉加工企業和農民的認可和歡迎,累計推廣70-80萬畝;2005年自治區審定通過巴豐5號,2009年又經國家審定命名,成為內蒙古河套地區第二個強筋麥新品種;2008年選育成高產超高產新品種巴豐6號,該品種一般畝產450-500kg/畝,高產潛力為600kg/畝;2011年經自治區審定新品種巴麥11號,巴麥11號與當前主栽品種永良4號同屬優質中筋麥、中熟品種,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突出特點是優質、豐產、穩產性好且適應能力更強。到目前為止,小麥及糧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內麥17號、巴優1號等一批新品種先後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1等獎1項、3等獎2項,巴彥淖爾市科技進步獎勵10項。

求識精神

多年來我所人員在單位支持下,4人經過自學、函授方式完成了大學本科課程的學習,同時積極引進碩士以上學歷人才,2011年成功引進碩士研究生1名。

學術交流

為了加深、拓寬科研領域,提高學術水平,我所一向注重廣泛的學術交流、合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科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寧夏農科院、寧夏永寧育繁所等多所院校建立了長期交流合作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