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狀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臨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8月,是經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開發區,是以吸引國內外客商,發展現代新型工業為主的開發區,享有地區級審批許可權和省級開發區及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總規劃面積為40平方公里,由萬豐、章嘉廟、宏興及八一工業園區四片組成,其中萬豐區面積為4平方公里,八一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
園區共引進企業100多家,引進資金17億元,從業人員近2萬人,形成固定資產16.5億元,累計實現產值90億元,實現利稅11.7億元,上繳稅金2億元,每年平均出口額達2500萬美元。
2012年,園區入駐企業178戶,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43億元,工業增加值79億元,銷售收入228.4億元,企業上繳稅金3.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9億元。
歷史沿革
巴彥淖爾經濟開發區走過了創業、發展、加快發展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92年8月批建至2001年11月,名稱為“臨河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原臨河市人民政府,管委會為科級建制。批建區域為臨河城郊萬豐、章嘉廟、宏興三區,構成了開發區的雛形。
第二階段從2001年11月至2004年4月,原
臨河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劃,隸屬原巴彥淖爾盟行署,同時經自治區政府批准“臨河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管委會升為處級建制,屬行署派出機構。原盟行署重新調整了開發區的管轄區域,即萬豐區歸開發區管理,獨立行使規劃、建設、管理權,實行封閉運行,章嘉廟、宏興區劃歸原臨河市管理。
第三階段從2004年4月至今。2004年4月原盟行署召開會議研究整合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河工業園區,解決臨河地區產業集中度不高、布局分散和重複建設的問題。按照“建設一個園區,發揮兩個積極性”的整合思路,開發區和臨河工業園區合二為一統稱“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實行“雙重領導、屬地管理、封閉運行、財政獨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06年國家發改委重新核准更名為“巴彥淖爾經濟開發區”。
開發區建區的第一階段,基礎設施,入區企業從零積累,增速慢、總量小。到2001年,原盟行署為加快工業發展進程,賦予開發區特殊政策,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2001至2003年經濟年均增速25%,2003年經濟總量達到14億元。2004年園區整合後,開發區創新發展理念,重新予以定位,科學規劃、完善政策、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最佳化投資軟硬環境。開發區生產總值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2007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4.5億元,是2003年的4.6倍,工業增加值達到24億元。絨紡、食品、冶化、醫藥產業中一批經濟實力強,投資規模大的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有
維信、
魯花兩家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
秋林、浩森、雙河、恆豐、全得妙、金雪麵粉、萬野、科河公司八家自治區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興、雙河、浩森三戶絨紡企業進入自治區百強工業企業行列。先後引進了四川天河、香港聯邦製藥、北方聯合電力等大型項目,成為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引擎。2007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9%,占臨河地區工業總產值的56%。
基礎設施
2012年2月經自治區政府批准開發區現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四至界限為:西至朔方路、南至
包蘭鐵路、北至正陽街、東至長豐路;2012年1月份,自治區住建廳批准同意實施《巴彥淖爾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2012—2030)》,近建設用地規模為33.2平方公里,遠期建設用地規模為47平方公里。按照適度超前的方針,開發區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加強基礎配套建設,建成了道路、供水、供天然氣、排水、電力、通訊等“六配套”區域18平方公里,具備了服務企業、承載項目的功能和條件。
發展戰略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藥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無毛絨加工集散地,國家高端綠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國家級重要的進出口資源綜合加工利用基地,千萬噸級精細煤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和大型銅金屬冶煉及深加工基地。
發展理念
巴彥淖爾經濟開發區依託“生態休閒帶”和章嘉廟景觀濕地,最佳化區域功能分劃,強化基礎設施跟進,形成以點築線、以線築面的綠化、亮化、美化立體景觀布局,構建休閒舒適的綜合生活區,建設環境優、功能全、品質高的休閒區、商業區和居住區。
發展定位
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函[2012]207號檔案批覆同意巴彥淖爾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園區發展的總體定位是建成“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主的生產基地”。園區依託資源、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以玉米、小麥、葵花等農畜產品加工為主,以生物製藥、食品、紡織等加工業為輔,同時發展裝備製造、雲計算等高端產業,初步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生物製藥、化工、冶金和裝備製造、電力、建材六大主導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