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岳名茶,產於重慶銅梁巴岳山。四川名茶,綠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岳名茶
- 產地:重慶銅梁巴岳山
- 產史:960—1126
- 類別:綠茶
- 海拔:778米
簡介,巴岳茶的歷史,
簡介
巴岳名茶,產於重慶銅梁巴岳山。這裡峰巒峻秀,澗壑幽美,海拔778米,終年雲霧繚繞,年均氣溫在14.6℃左右,晝夜溫差大,相對濕度90%以上,土壤肥沃,PH值約5.3,茶園四周林木蒼翠,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環境。
工藝與茶品:銅梁縣巴岳茶場生產的巴岳名茶系列,採用中小葉群體品種,採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手工製作,工藝各具特色。所制系列高級名茶玉露、盤毫、玉葉,以其葉嫩、香高、味醇,被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譽為綠茶中的上上品。
巴岳名茶,在近年來參加食品節與國際茶文化節上多次榮獲獎勵:玉露1991年獲四川省首屆“峨眉杯”評比第一名;盤毫1992年獲四川省首屆“巴蜀食品節”銀獎;玉露、玉葉在1994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上,雙雙被評為優質名茶。
巴岳茶歷史悠久。據《銅梁縣誌》記載,北宋時期(960—1126),巴岳山即產名茶,為蜀茶四大珍品之一,因地處涪江以南,故名“水南茶”。明代永樂中(1408),蜀定王游巴岳,陶醉於該茶的醇香,因定為蜀王府之貢品。
產地: 四川省銅梁巴岳山
類別: 綠茶
巴岳茶的歷史
巴岳茶一直為上品佳茗,盛名久遠,殊譽滿載。
巴岳茶產自銅梁縣城南郊海拔888米的巴岳山。山上土質砂壤,日照長,溫差大,雨量充沛,雲纏霧繞,乃產茶之佳地。千百年來,即漫山遍野,茶樹青翠,茶香裊裊。北宋時,巴岳“水南茶”便與廣漢“趙坡”、峨眉“白牙”、雅安“蒙頂”並稱蜀茶四大珍品而香飄八方。
明永樂年間蜀定王游巴岳,寺廟住持捧“水南茶”敬獻。定王揭開茶蓋,頓覺清香撲鼻,呷一口,神清氣爽,甘馨盈肺。他讚不絕口,詳加問詢,並殷殷囑告:再加精製,敬獻給永樂皇帝。從此,“水南茶”定為貢品,香飄紫禁宮殿,名聲大噪。
1939年,現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當代茶聖、茶界泰斗吳覺農先生曾率中國第一個茶葉系(科)學生登臨巴岳實習制茶,先後制出“玉露”、“玉葉”和“巴岳春”等綠茶,為巴岳茶的科學研製奠定了基石。
解放後,銅梁縣成立了巴岳茶場,主產紅、綠茶。1975年,即生產出高香紅碎茶,茶界權威稱譽可與印度阿薩姆紅茶媲美。1978年四川省委授予巴岳茶場“研製高香紅碎茶重大科技成果獎”。1982年國家外經部授予“高香紅碎茶工藝及高香形成機理研究”三等獎;1983年,參加四川省出口茶質量評比,高香紅碎茶榮獲一等獎;1984年重市人民政府授予“巴蘭牌”高香紅碎茶優質產品稱號。
巴岳茶場還將恢復“玉露”茶製作列為主攻項目,得到吳覺農、張志澄、何耀曾等老專家悉心指導,當年制過“玉露”、“巴岳春”的老茶師
再度出山,傳授工藝,培養新手。經過一番琢磨創新,新一代“玉露”錦上添花:其外形條索緊細,勻稱挺直,形似松針,光澤滋潤,色韻鮮綠;內質茶湯清綠明亮,杯底葉翠勻整,品之清新鮮爽,醇香甘美。
由此,1990年“玉露”、“玉葉”高級綠茶,雙雙獲得四川省“甘露杯”名茶獎,1991年“玉露”在四川省“峨眉”杯名茶評獎賽中獲得金牌,1992年“玉葉”獲四川省巴蜀食品節銀獎,同年在雲、貴、川、鄂、陝五省舉行的“陸羽杯”賽中,“玉露”、“玉葉”獲優質名茶獎,1994年又雙雙獲得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優質名茶獎。1996年,巴岳茶收入《中國茶文化大觀》第一章《中國名茶》,該書收錄了59種名茶,巴岳茶名居前列。
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悠久的產茶歷史鑄就了巴岳香茗,有詩禮讚:
天燈石立九重天,茶山新綠吐崔舌。
砂手焙出雲霧質,不獨天然鳳月韻。
茗香必滿數百年,雲中仙女采明前。
靈芬玉露溥芳鮮,醒腦健身尤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