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2009年新發現於陝西的高原鰍屬新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山高原鰍
- 拉丁學名:Triplophysa bashanensis sp. nov.
- 二名法:Triplophysa bashanens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輻鰭魚綱
- 亞綱:新鰭魚亞綱
- 目:鯉形目
- 科:爬鰍科
- 亞科:條鰍亞科
- 屬:高原鰍屬
- 種:巴山高原鰍
- 分布區域:陝西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為2009年發現的新種。
形態特徵
背鰭III-7~ 8; 臀鰭II-5; 腹鰭I-6; 胸鰭I-9~ 10; 尾鰭分枝鰭條16~ 17。第 1 鰓弓內側鰓耙 10~ 11。脊椎骨 4+ 35~ 37。 體長為體高的 5.1~ 6.3 倍, 為頭長的 4.0~ 4.8 倍, 為尾柄長的 4.1~ 5.3倍, 為尾柄高的8.9~ 11.3 倍。頭長為吻長的 2.0~ 2.4 倍, 為眼徑的 4.7~ 7.6 倍, 為眼間距的3.4~ 4.6 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 1.8~ 2.4 倍。
體長, 前軀近圓筒形, 尾柄長而側扁。體全裸無鱗。吻端鈍, 吻長稍大於或等於眼後頭長。口下位, 口裂呈弧形, 口裂後端達鼻孔前緣下方。唇厚, 其上有許多乳突, 下唇具皺褶, 中央間斷, 唇後溝 不連續, 口角須後伸達眼中央下方。上頜弧形, 下 頜匙狀, 邊緣均銳利。眼較大, 側上位; 眼間較寬。 前後鼻孔近鄰, 後鼻孔大, 前鼻孔在瓣膜中。鰓孔較小。背鰭前距為體長的 45.8% ~ 52.6% , 背鰭長 短於頭長, 背鰭外緣平截或微凹。胸鰭長, 末端鈍 或稍尖, 後伸明顯超過胸、腹鰭基的 1/2。腹鰭起點 在背鰭起點之後, 一般與背鰭第 2、3 根分枝鰭條相 對, 其末端達到或超過肛門。肛門不緊靠臀鰭起點, 其距離約為腹、臀鰭起點距離的 1/6。尾柄起點處, 高約是寬的 1~2.5 倍; 尾柄高度向尾鰭方向不降低。 尾鰭內凹, 其最凹處長度約占最長處鰭長的 62.8%, 上下葉等大, 末端圓或稍尖。側線完全、平直。鰾 前室包於骨囊內, 鰾後室退化。腸短, 自 % U& 字 形的胃發出向後, 在胃的後方前折, 至胃的 % U& 型底部後面再後折, 呈 % Z& 字形。 體背灰黑色或灰黃色; 背部有 6~ 7 個黑色橫 斑, 橫斑向兩側延伸到達或超過側線, 背鰭前 3 個, 背鰭後 3~ 4 個 ∋3個的有 22尾, 4 個的 15 尾; 二者 之間 ( 除 3 個從背部延伸至側線以下的黑斑外, 另 在兩側對稱各有 1黑斑, 即沒有背脊的連續) 的有 2 尾(。體側淺黃色, 腹部黃色, 尤其頰部下部、頦部 及胸、腹鰭基部周圍黃色尤著。背鰭灰白色, 有數 列或無黑點。胸、腹、臀鰭幾呈白色, 接近基部呈 黃色; 分枝鰭條有黑色斑點, 以胸、腹鰭為著。尾鰭灰白色, 一般至少在尾鰭基和尾鰭近末端沿尾鰭叉的走向有兩列黑斑, 並且尾鰭基的黑斑一般下伸接近, 但不到達腹面。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約700m,水面相對較開闊, 流速較緩, 水深約 40~ 50 cm,河床底質為礫石的河流中。
生活習性
底棲,食水生昆蟲,藻類等。
分布範圍
嘉陵江流域。
繁殖方式
卵生。
種群現狀
分布可能較為狹窄,種群數目應不大。
保護級別
未保護,但筆者認為很可能因為環境變化和認為捕撈影響該物種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