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浣熊

巴哈馬浣熊

巴哈馬浣熊,原產自北美洲,現為無危物種。浣熊特徵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cm。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讓人誤以為它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分布於巴哈馬群島(中美東方)。

基本介紹

巴哈馬浣熊來源,簡介,中文學名,中文目名,中文科名,中文屬名,中文俗名,拉丁文名,英文名,命名人及年代,物種信息,

巴哈馬浣熊來源

巴哈馬浣熊原產自北美洲,因其進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在北美老家被稱為“raccoon”,印地安語意思是“用手抓撓”的動物。其顯著特點為帶有斑紋的尾巴和黑色的面孔,體長約40到70cm。屬雜食動物,以漿果、昆蟲、鳥卵和其它小動物為食,交配季節為1或2月,4或5月產下幼仔(受天氣影響),一胎4~5仔。一般只能生活幾年,野生的已知最長壽命為12年。有一段時間曾被大量捕殺,現為無危物種。
因為生活在都市近郊,常潛入人類住處偷竊食物,加上眼睛周遭的黑色條紋,被稱為“食物小偷”,在中國又稱為“乾脆面君”。
分布於巴哈馬群島(中美東方)。

簡介

中文學名

巴哈馬浣熊

中文目名

食肉目 

中文科名

浣熊科

中文屬名

浣熊屬

中文俗名

梅氏浣熊

拉丁文名

Procyon maynardi

英文名

Bahaman Racoon 

命名人及年代

Bangs,1898  

物種信息

原產自北美洲,現為無危物種。浣熊特徵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cm。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讓人誤以為它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